谷歌IO大会:Android Wear,智能穿戴一切随行

发布时间:2014-06-26 阅读量:77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随着可穿戴设备持续火热,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急需一款适合的操作平台。在业界人士看来,谷歌Android Wear平台将带给可穿戴设备的革新。昨晚的谷歌IO大会上面,公布了新的Android Wear的平台,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昨晚谷歌IO大会。

谷歌IO大会上面,公布了新的Android Wear的平台,各类的详细信息,新的API,新的产品,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Singleton通过LG G Watch智能手表展示Android Wear系统,智能手表通过振动提醒穿戴者有消息、来电。用户可上下滑动屏幕来翻页通知内容。

在现场Singleton展示了几个应用场景,比如可对智能手表说:“OK,Google,等我到家后提醒我查收信件。”Android Wear将会自动创建提示通知信息。也可对智能手表说:“take a note……”然后以语音输入的方式记录笔记。

 






用户还可以按住屏幕来更换手表桌面主题。有来电时,可向上滑动手表屏幕,选择接电话或拒绝接听并反馈短信。这款手表还具有免扰模式只要轻轻向下一划,就可以拒绝打扰。

同时智能手表可以在登机时用来显示2D条形码登机牌。

 



这款手表还具有计步功能和心率监测功能,当然,智能手表也可监控心率等健康数据。

总的来说,Android Wear没有为智能手表带来飞跃性的功能改变,至少现在没有。

完整的Android Wear SDK将会发布。API与标准版Android API基本一致。开发人员移植应用不存在难度。Android wear SDK会自动同步通知到Android。开发者可以开发语音回复和页面回复的应用程序。

确实谷歌这次做到了智联穿戴,一切随行啊。各位怎么看呢?

扩展阅读:

Android5.0的期待!2014谷歌I/O大会8大看点
谷歌Android Wear构建可穿戴市场生态圈
终于找到元凶了!盘点Android手机10大耗电应用
相关资讯
低至3μA功耗!PIC16F17576如何赋能电池供电场景?

在物联网与工业4.0浪潮驱动下,高精度、低功耗的模拟信号采集已成为传感器设计的核心挑战。Microchip最新推出的PIC16F17576系列MCU,凭借休眠模式3.0 µA超低功耗、多增益可编程运放及12位差分ADC等创新设计,直击瞬态信号捕捉与系统复杂度的痛点,为环境监测、工业传感及智能家居领域提供“高集成+低功耗”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该产品不仅突破传统MCU在实时性与能效上的矛盾,更以高度集成化特性推动国产替代向高端模拟场景迈进,成为电池供电设备优化设计的标杆级选择。

联电12nm工艺突破在即:与英特尔深度合作剑指2027量产节点

全球半导体产业在技术迭代与地缘政治双重压力下,联华电子(UMC)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根据最新披露的2024年度营运报告,公司不仅在先进制程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在第三代半导体及先进封装领域建立起差异化竞争优势。

TCL电子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场表现深度解析

2025年第一季度,TCL电子在全球电视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根据公司最新发布的未经审计数据,该季度全球TV出货量达到651万台,同比增长11.4%;受益于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销售额实现22.3%的同比增幅,成功实现年度"开门红"。这一增长态势背后,是TCL在技术创新、产品结构优化及全球化战略上的多维突破。

产业深度:2025深圳国际半导体展(SEMI-e)的战略布局与技术前瞻

2025年9月10-12日,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将携手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构建覆盖32万平方米的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平台。本届展会由集成电路创新联盟与CIOE联合主办,预计吸引超1000家国际头部企业参展,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先进封装、核心设备及材料等全产业链环节。展区规划聚焦六大核心领域——IC设计与应用、半导体制造、化合物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设备与材料、AI算力基础设施,集中展示第三代半导体、Chiplet封装、车规芯片等前沿技术成果,推动半导体与光电、汽车、通信等产业的交叉创新。

全球晶圆厂陷投产僵局:技术迭代与成本压力下的战略调整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经历深度结构性调整,龙头企业集体陷入"投产困局"与"亏损漩涡"的双重考验。三星电子美国泰勒工厂设备进口延期、台积电海外基地运营成本失控等标志性事件,暴露出行业面临市场需求周期性下行、地缘政治扰动加剧、技术迭代成本陡增等系统性压力。贝恩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晶圆代工板块平均毛利率下降8.2个百分点,而3nm以下先进制程研发支出激增42%,印证产业步入"高投入、低回报"的战略转型深水区。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联盟重构、区域产能优化等创新策略,试图在行业洗牌中重塑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