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30 阅读量:90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飞思卡尔推出的 28 nm QorIQ T2080和T2081通信处理器就可以帮助数据中心应对这些问题,并解决数据剧增给通信业带来的一系列挑战。T2系列带8个虚拟内核,性能跨度大,从每核1.2 GHz~1.8 GHz不等。T2081目标应用包括移动回程设备、LTE / WCDMA信道卡、控制卡和网卡,以及测试和测量产品。
剖析T2系列处理器
28 nm QorIQ T2080和T2081通信处理器具备T系列旗舰产品T4240的架构创新特点,如1.8 GHz双线程e6500内核,并以更低的功耗和价格应用于8个虚拟内核的中端平台中。T2080处理器是继飞思卡尔成功推出P3041和P2041中端4核处理器后的又一力作,主要用作控制层面或集成的控制和数据层面处理器。它是出色的升级产品,将内核处理能力、缓存大小、SerDes带宽和以太网连接性能提高了2倍以上,同时功耗处于相近的水平。它还为P4080用户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机遇,因为T2080在提供同等性能的同时,价格和功耗更低。T2081是T2080的小尺寸版本,与4核的T1042引脚兼容。这就使T1042用户能够在处理需求增加的时候轻松升级产品性能。同时,用户还可以在两种不同性能水平的产品中使用相同的电路板。
新T2081器件集成了4个双线程电源架构e6500内核,每核运行速度高达1.8 GHz(每核6.0 DMIPS/MHz),主要功能包括先进的虚拟化技术、广泛的I/O选项、数据路径加速度架构(DPAA)和强大的安全功能。 e6500内核的双线程技术是单线程性能的1.7倍,提供128位AltiVec单指令多数据向量处理器,执行原来由DSP执行的计算操作,如媒体加速和雷达信号处理,但比DSP的功耗低很多。
DPAA使工程师能够开发适合一种QorIQ处理器的代码,并在QorIQ系列中轻松向上、向下扩展,从而大大缩短开发周期。它还允许工程师创建十分灵活的最终产品,提供广泛的成本和性能点。DPAA包含加速特性,适用于数据包解析、分类和分发,队列管理(QMAN),硬件缓冲管理,集成安全加速(SEC),签名检测(PME)以及RapidIO消息传递(RMAN)等功能。
图1 T2081内部架构图
让设计变得简单
来看QorIQ T2系列能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要让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变得更加智能,需要多核处理器去优化数据内部网络,降低每个叶片的功耗并增加性能,以增加整体效率,此外还要扩展带宽以应对物联网所带来的巨大数据量。虚拟8核QorIQ T2系列处理器性能高、功耗相对较低;其具有的硬件加速功能让CPU可以从事更高价值的工作;而且它的SoC架构具有先进虚拟化技术和网络融合服务质量,因此,T2系列在建立数据中心网络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图2所示为采用QorIQ T2系列前后,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变化。
图2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演进前后的对比
应用交付控制器是应用服务器与数据中心对外接口之间的网络中间层。它能够跨服务器实现HTTP终接、安全套接字处理、深层数据包检测DPI威胁管理、压缩、缓存,应用卸载、负载均衡和流量调整,从而优化服务器效率。凭借QorIQ T系列T2080/T2081虚拟8核通信处理器,并配合C29x加密处理器系列,飞思卡尔向应用交付控制器市场提供了一个高性价比、低功耗的解决方案,如图3所示。
图3 应用交付控制器模块框图
软件定义网络(SDN)交换机/路由器提供了一种开放的标准化编程模型,将互操作性、灵活性和效率提升到了新的水平。在这种模式中,数据流量控制将从交换机转移到控制器。控制器可对交换机实施全网范围的自适应控制,更适合应对网络流量的爆炸性增长。飞思卡尔的SDN技术摆脱了当前OpenFlow L3的局限,扩展到了L4~L7 OSI层,支持将防火墙和深度数据包检测(DPI)等网络服务嵌入到数据转发平面中。这些前沿的SDN解决方案已借助VortiQa网络软件在广泛的QorIQ多核SoC产品组合中进行了优化,而T2080/T2081虚拟8核通信处理器更是能让用户在平衡性能、价格、功耗时有更好的选择。
图4 SDN交换机/路由器模块框图
性能不误节能使命
之前提到了QorIQ T2系列的一大优势就是保证性能的同时保持较低功耗,现在就来解释一下原因。为满足最严苛的OEM功率要求,T2系列产品采用高级电源管理方法,通过使用一种可变模式的电源开关降低能耗,允许客户分别对内核和其他处理单元精确地调节功耗。这种方法还包括深度睡眠模式和待机模式,使创建的产品的休眠功耗低于0.5 W,同时保持了快速、高响应性的联网,满足按需处理的需求。为符合能耗标准欧洲行为准则(ECC)和能源之星(SNE),T2系列器件架构和28 nm制造技术支持无风扇、对流冷却系统设计。
以上所述的只是QorIQ T2080和T2081通信处理器优势的一部分,更多的优点需要您在使用时慢慢体会。T2系列将在2014年第一季度开始打样,请准备好让它们提升您的系统性能和功耗吧!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