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骚”魅族的巨变,是妥协还是挑战?

发布时间:2014-09-3 阅读量:739 来源: 发布人:

【导读】9月2日下午,魅族科技新品发布会发布MX4,以1799元的超低价格给粉丝乃至业界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在“经历一场思想斗争”之后,魅族这家国产手机厂商,所发生的内外巨变——魅族开始妥协和迎接市场挑战,以期望一个更好的做大、做强的机会。

MX4

主动迎战

魅族MX4发布,很多人感觉现场“火药味很浓”,因为魅族CEO白永祥多次现场调侃小米手机,并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比如拿跑分说事、比如小米4设计一说。而此之前,魅族表现得往往没这么直接和活跃,更像一个“闷骚工匠宅男”。

虽然在前一阵热门的“冰桶挑战”中,黄章拒绝了由周鸿祎发出的挑战。但在复出之后,他和魅族都在走出自己的世界,迎接市场的挑战。这对手机市场和用户来说,都是很欢乐的事。

向价格战妥协

魅族

魅族MX4在公布其最低1799元的售价后,现场掌声连续不断,在过去,这样的情况往往发生在像小米这样主打性价比的产品身上。之后,我连续询问了几位业内同行,普遍认为是“价格没得说”。

当然从另一方面也看出魅族有烧钱迎战的思路,7月份魅族对外公布融资20亿元,并计划在5年内上市。在之前的媒体采访中,魅族CEO白永祥曾表示,今年将有4款产品,MX4只是其一。

当然这并不表示魅族就是在做亏本买卖,MX4的定价是魅族向价格战的一次妥协。他使用了成本更低的联发科八核处理器,同时虽然最关键的中框部分使用了航空铝材质,但在后盖上并未下太多功夫,为可拆卸的塑料材质。

从MX4上面也能看到一些其它方面的妥协,不仅仅是价格。比如摄像头,不在固执地完全和机身相平;手机开盖方式不再坚持那种顶针式的开启方式;甚至包装里的充电头,也改变了前两代的分体式设计,终于能和数据线、主机能放到一个盒子里了。

从小众向大众转变

在发布会后和一位大巴司机的聊天中,我对比了魅族和小米两个品牌,司机师傅看来是不太关心此类产品的典型用户,态度是:小米有听说,魅族很陌生,这种在大众用户中的陌生感,魅族正在尝试摆脱。

发布会之外,魅族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的态度是,不再做一个小众粉丝用户市场的品牌,而需要大众化,至少在几个方面,比如媒体推广,魅族VP李楠就认为,之前魅族只在垂直IT媒体、论坛和社交网络传播,现在要向销售量达到千万级别,比如在电视、地面广告上投入。

因此CEO白永祥也称,今年魅族在市场费用上的投入将是以往的10倍。

魅族

魅族的改变还表现这几件事上:

趟智能硬件的浑水

让魅族高调站在小米对立面的,还有在智能硬件的手法方面。无论是魅族负责软件和服务的VP李楠还是智能硬件合作方代表BroadLink CEO刘宗孺,在会后我的询问中,都提到这个合作的推进非常快,只用了2~3个月的时间。魅族这次站出来,想将其手机硬件和Flyeme系统成为一个硬件接入平台,这是一种和智能硬件厂商的抱团作战的思维。

但这件事我们看到了初衷,却很难看到明确的未来。如果我们把魅族手机看作一个中心M,其他合作智能硬件厂商分别是ABCD…,通过Lifekit接入的方式,实现了智能硬件ABCD…和魅族手机更紧密的、系统级的合作,但ABCD…之间的联动缺少一个更有效的纽带。

聚合智能硬件要做平台现在有几个代表,小米、腾讯微信、京东,但都有一个自己的纽带核心,比如小米的路由器、微信的社交关系、京东的渠道关口等,魅族现在借助的只是手机和系统,如何在联动应用场景上做深,缺少独特性。

开放系统给其它手机

魅族基于Android发展了几年的Flyme系统终于走出自己的世界,开始给其它厂商使用,三星S4成为第一个适配对象,之后是SONY和LG的明星产品,从现场公布的后续适配的机型里也能看到VIVO等国产品牌的机型。

全互联网合作

在内容和服务的合作方面,魅族表现出一种更宽泛的姿态,仅从这次MX4发布,我们就至少看到了这样的一些代表。

腾讯、LBE在安全上,同搜狗在输入法上,同讯飞在语音技术上,同搜狐、爱奇艺在适配内容上,同黄章在微博上的“好基友”周鸿祎的360公司在云存储上,以及和上百家媒体在内容上的合作,都能看到一个比之前更开放的魅族。

结语:

一款MX4的发布,不会改变魅族手机的在整个市场的格局,但对魅族来说,是一场内在大变的启动。从对资本的态度、产品定价的态度和玩法,以及更加开放的全互联网接入方式,都让魅族比以往看起来更有活力。

但成败也要看天时地利,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和魅族2008年做M8时发生了太多变化,国内的竞争对手没也都已经成长壮大,个个如狼似虎,虎视眈眈中,魅族能否按现在的变化赢得资本和用户?在5年之内完成完美蜕变?还要看产品。

相关阅读:
魅族MX4上手体验:配置与体验小幅提升 1799元是良心价

魅族MX4正式来袭 八核CPU+2070W摄像头
相关资讯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革新智能驾驶通信: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如何破解行业痛点?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全球DRAM市场变局:三星技术迭代与SK海力士堆叠方案的对决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京东方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飙升64% 显示业务领跑全球推动业绩新高

2025年4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历史性突破,彰显其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下一季度收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飙升126.56%。这一业绩表现得益于其“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下各板块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