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HOPEN:打造养老生态圈,做实智慧养老

发布时间:2014-11-24 阅读量:265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因为我们以前做过手机,因此在人机交互形式的动态产品设计方面有更深层次的体会,并将这种理念融贯于我们的智能养老终端产品中,对于提升整体养老产品的用户体验可说是一种新的契机” 李云翔在接受我爱方案网采访时说。

相关在线讲座强力推荐:
健康智能终端以及应用
智能手表的现状和未来
可穿戴设备应用解决方案

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中,一个经常被媒体引用的数据显示,以60岁为老龄界限,2013年中国老龄化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02亿,人口老龄化水平为14.9%;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6亿;而这个数值将在2025年和2034年分别突破3亿和4亿;预计到2050年会增至4.8亿。面对如此庞大的老龄人群,单纯依靠子女的赡养是不现实的,必然需要与之匹配的庞大的社会化养老资源。但目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事实恰恰是社会化养老资源在机构、人力等多方面严重不足,由此居家养老逐渐成为未来养老的新趋势。而为了弥补居家养老模式中空巢家庭在辅助人力方面的不足,相关的智能化居家养老辅助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步成为智能家居产品开发者们为之奋斗的新型目标。

北京凯思昊鹏软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凯思昊鹏,以下简称HOPEN)显然也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商机,并已开始探索如何让智能养老产品真正“落地”。在凯思昊鹏总经理李云翔看来,早期的物联网应用主要是一些公共管理、安全监控方面的应用,更多的是以物为中心。而在李云翔眼里,智慧养老则应更趋向于‘以人为中心’的物联形态。“因为我们以前做过手机,因此在人机交互形式的动态产品设计方面有更深层次的体会,并将这种理念融贯于我们的智能养老终端产品中,对于提升整体养老产品的用户体验可说是一种新的契机” 李云翔在接受我爱方案网采访时说。

HOPEN的定位与卡位

HOPEN成立于1998年,了解HOPEN的人都知道,它是为“做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而生的。经过十多年的历练,目前基于HOPEN OS,已经衍生出一系列行业解决方案,在机顶盒、股票机、VOD点播机、智能手机、网络计算机等方面,公司都做了很多产业化的尝试。李云翔介绍说,近几年HOPEN将操作系统根据应用进行了细分,并将物联网作为一个重点,开发出了一个针对物联网的微核心操作系统SEN-HOPEN,主要完成无线传感器的组网,以及传感器节点的管理。在为SEN-HOPEN开拓应用市场时,智慧养老成为了HOPEN聚焦的一个重点。

“智慧养老方面,目前国内相关的设备比较多,比如老人手机、智能床垫、智能马桶、智能拐杖等,但是它们还都是比较分散的独立方案,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李云翔在描述HOPEN在智慧养老市场的定位时说,“我们希望做出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其他个性化的设备可以接入我们这个平台。”在HOPEN的愿景中,这个平台是以其有竞争优势的传感操作系统、协议栈等关键技术为核心,集成第三方现有的信息化设备,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解决未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三方面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定位,HOPEN已经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从技术、行业合作到市场进行全方位的卡位。技术层面,HOPEN根据用户的需求,规划出针对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不同的系统方案框架,并开发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智能终端产品。2014年上半年HOPEN和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联合成立了全国养老技术研究院,依托老龄办的资源,一方面做行业标准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不断收集地方上关于养老产业的需求,以利于对现有方案做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同时,HOPEN也在北京的几个小区发起了养老产品的试用活动,希望直接从市场中得到用户一手的反馈。

养老终端产品:单品时代还未到来
   
虽然智慧养老产业在宏观趋势上整个业界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在微观的实施层面,还是有不同的声音。有专家就曾经指出,中国物联网规模化的应用很可能会是由一些爆款的终端单品为起点,进而来推动整个系统的完善。这样的情况是否会在智慧养老领域发生呢?

对此,李云翔给出了HOPEN的分析和判断——在养老终端方面,可形成市场爆款的单品,在2020年前不会出现。“个人在养老产品方面是否愿意埋单与社会风气很有关系,现在还没有出现子女为老年人长期频繁埋单的社会意愿。老年人养老主要还是自己花钱。现有的老年用户对智能电子产品接受程度有限。”李云翔分析道,“从人口学上看,中国的婴儿潮出现在60年代,这些人有接受电子产品的基础和意愿,但是这部分人真正步入老龄要到2020年之后,至少在近几年不会出现能够打动老年人的单品。”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即使选择从终端单品入手,也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单品的功能定义,甚至是与其关联的服务。

李云翔表示,他们也观察到,目前国外的一些养老产品是以单品的方式出现的,它们大多完成的是一个监测老人生活状态的功能,通过对终端产品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去判断老人的生活状态。比如日本推出过一种智能电热水器,如果老人一段时间没有使用,就可由此推测出老人生活状态有异常。这是一种以“物”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思路。

而HOPEN在设计养老终端产品时,会更多地去考虑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路,简单地说,就是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增强老年用户的参与感,并借此为老人建立起与子女和社会的沟通。“我们的产品定位于对用户的‘关爱’,它不仅仅满足于观察老人自己的状态,而是能够体现一种人文关怀。”李云翔解释HEPON的产品设计哲学时说,“我们注意到,老人不管是居家还是在养老院,在心理上都会有落差,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设备和系统,让他们与子女、亲人、社会建立一种关系,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得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些,进而解决更多精神方面的需求。”

比如在HOPEN开发的智能终端套件中,有一个随身节点,老年人佩戴后可通过该设备接收到必要的提醒,也可以通过按钮主动发出报警,或者发送简单的短信息与子女沟通。李云翔认为,这种设计思路与以“物”为中心的产品相比,虽然成本比较高,用户使用稍显复杂,但是不会受到使用地点的限制,反馈及时准确,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老人的参与感,产品在使用同时也实现了一种情感的交流。HOPEN希望这样的智能化产品,与HOPEN的智慧养老系统接驳后,能够营造出一种新型的养老沟通场景,比如子女可以更加主动地去了解居家养老的状况,老年人也能够获得更多与外界沟通、获得帮助的途径。

图1,HOPEN开发的智慧养老终端套件
图1,HOPEN开发的智慧养老终端套件

社区:做实智慧养老的切入点

既然智慧养老产业短期内在终端产品方面难于形成突破,那么就需要从其他方面寻找更现实的切入点。

从国家层面的规划来看,未来中国养老将是一个90/7/3的格局,即90%是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可见国家的导向是以居家养老是主为体的。但是从HOPEN的调研结果来看,社区养老潜力巨大,“因为即使是居家养老,也是需要通过社区渗透到居家养老中。社区和居家加起来,将会成为未来养老的一个主要的趋势。”李云翔说。

李云翔进一步分析说,目前按照国家的规定,新建的楼盘必须有配套的养老设施,要有养老服务中心,而在解决了老年人服务的场所之后,下一步就是需要有配套的产品,以及服务。比如HOPEN在山东做的一个项目,就是通过系统将家中老年人的健康情况,报给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时也可以报给其子女,未来可以将三方都联系起来,甚至可以将其他一些公众力量都包括进来,形成一个以社区为中心的智慧养老解决方案。实际上,在调研中HOPEN已经发现,一些养老机构也对这种以社区为中心的架构十分感兴趣,他们也希望将养老服务与社区绑定在一起,希望他们的人员“走出去”,将服务延伸到社区,比如建立老年人的日间照料中心。

HOPEN智慧养老方案走入社区的途径,目前最主要的就是与养老地产进行合作。李云翔认为,目前国家对养老地产有很多扶持政策,也刺激了房地产开发商投资的热情,与养老地产的合作,一方面可以为养老产品和方案找到现实的买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实践,真正打造一个适合老年人未来20-30年居住条件的环境,更好地把握用户的需求。

“我们是希望将老年人作为最终用户去考虑,我们会围绕一些大型的(养老地产)重点客户,打造符合他们需求的一个小型的生态圈,一个小‘云’。”李云翔表示,后续他们会将更多合作伙伴的产品和资源都接入到则个“云”中,形成一个HOPEN模式,真正将智慧养老做实。

图2,HOPEN在北京方庄小区推广智能养老工程方案
图2,HOPEN在北京方庄小区推广智能养老工程方案
相关资讯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解析:逆势增长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边缘计算新引擎:瑞芯微RV1126B四大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半导体IP巨头Arm:季度营收破12亿,AI生态布局能否撑起估值泡沫?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Arrow Lake的突破:混合架构与先进封装的协同进化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