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国外大牛教你如何开发Apple Watch的讲解方案

发布时间:2015-03-25 阅读量:86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炒作”了大半年的AppleWatch还得等上一个多月直到4月24日才能正式发售。虽然说消费者们还在煎熬的等货中,其实在开发第一线的码农早都已经开工了,因为在去年11月时,苹果就已经向开发者发放了开发工具Watch Kit。

经过了秋、春两季的发布会后,“炒作”了大半年的AppleWatch还得等上一个多月直到4月24日才能正式发售。虽然说消费者们还在煎熬的等货中,其实奋战在开发第一线的码农早都已经开工了,因为在去年11月时,苹果就已经向开发者发放了专用于AppleWatch的开发工具WatchKit。

智能穿戴国外大牛教你如何开发Apple Watch的讲解方案

AppleWatch作为一个“戴在手腕上的小玩意儿”,它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发挥到最大,我们可以借助这可小屏幕来控制更多的事物、实现更复杂的操作。

当然不能把开发AppleWatchapp的工作当作“单纯的是从iPhone大屏到Watch小屏的移植过程”。手机和手表的功能定位、使用场景、用户依赖都大相径庭,所以开发者需要一种能创新的方法来实现手表app的延展。

接下来我将会以我过去几个月开发WatchKit的经验,列出3点AppleWatch

1、首先你需要彻底摆脱掉iPhone的设计思路


AppleWatch与iPhone的开发,是两种完全彻底不同的体验。

首先AppleWatch的超迷你的屏幕(共有两种尺寸,分别为38mm和42mm),意味着用户在一个满屏上基本上只能看全3—4个单词。所以这意味着开发者不能添加臃肿冗余的文字通知消息。

另外你还不能依赖于UIKit。因为iPhone上的设计语言与逻辑架构在Watch上统统不适用。所以对于开发者来说,这的确需要一定的学习时间来适应习惯智能手表上全新的排版布局,来打造精简易用的流线型AppleWatchapp。

2、信息呈现、交互动画和导航菜单都需要重新的设计


智能穿戴国外大牛教你如何开发Apple Watch的讲解方案

想必许多专业的iOS开发者们对App Extensions一定不会陌生,它允许开发者提供了应用程序的“便捷入口”,更像是一种“简略阉割版的视窗缩略。不过不要天真的以为,诸如此类的简略信息对于Watch来说是再简单不过了。但实际的问题是,Apple Watch使用的是全新的、自己专属的沙盒机制,与iOS平台的又是完全不一样。

不过现有的数据库资料中已经有不少的经验知识,开发者们需要花上一定的时间来搞清楚如何让框架截然不同的iPhone和AppleWatch之间,实现“大小屏的信息流动和共享”。

而iOS开发者们需要适应的另一个变化就是——iOSapp通常有“动画华丽”的特点,而这一点在超迷你屏幕的AppleWatch上基本不适用了。因为考虑到屏幕的尺寸和耗电量,开发者们必须要找的更加适配的方式来进行动画呈现,而不再是iOS的华丽酷炫风格了。

WatchKit的页面导航的方式也有所变化。在iOS中,用户可以综合使用“滑动至下一个页面”或者“点击进入下一页”两种方式。然而WatchKit要求只能在一个app中选用其中的特定一种的导航方法,这也就是说开发者需要重新设计写更加简单的设计语言了。

Siri在AppleWatch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也就意味着,开发者可以为自己的app设计一个独一无二的语音识别信息。

3、并不是所有的应用都需要一个Watchapp


其实这个问题,每一位开发者在做项目之前都需要问自己,“在Watch的小屏幕上,将现有的iOSapp拓展到AppleWatch,当真是足够有有价值、实用的吗?”

当然,AppleWatchapp对某些应用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了。比如借助了定位功能的电灯自动开关应用,用户可以在Watch上简单的选择“开灯”还是“关灯”独两个选项。

而一些需要大量文字操作、阅读的app无疑是一个糟糕的选择,而将它们应用到Watch上或许就是可以预见的失败。

不过现在苹果还未向开发者开放AppleWatch的心律数据以及HealthKit的相关功能。不过相信随着日后Watch生态圈的壮大,开放API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没准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用上一款音乐app,它能够随着我们的心律节奏播放匹配的音乐。

相关文章

智能穿戴基于反射式LCD屏幕能的JDI设计方案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预测报告分析:医疗类将崛起

大数据分析 看智能穿戴设备如何改变世界
相关资讯
双面散热+5×6mm²封装:解密英飞凌如何实现IBC能效三级跳

随着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对供电系统的能效与功率密度提出更高要求。英飞凌科技(FSE: IFX)最新发布的OptiMOS™ 6 80V功率MOSFET,通过5x6 mm²双面散热(DSC)封装技术,在中间总线转换器(IBC)应用中实现0.4%效率提升,单kW负载节省4.3 W功耗。据测算,部署该方案的2000机架数据中心每小时可节能1.2 MWh,相当于25辆小型电动车充电所需能量。

900GB/s突破!英伟达开放核心互连技术引发行业震动

在2024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4)主题演讲中,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将向全球芯片设计企业开放其核心互连技术——第四代NVLink Fusion。该技术旨在突破传统芯片间通信瓶颈,为构建下一代AI算力集群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多协议并发+超低功耗!Qorvo QPG6200系列重塑物联网连接标准

全球连接与电源解决方案领导厂商Qorvo®(纳斯达克代码:QRVO)近日宣布,其QPG6200产品组合新增三款支持Matter标准的系统级芯片(SoC),包括QPG6200J、QPG6200M和QPG6200N(注:信息源自Qorvo官方新闻稿)。这一扩展标志着Qorvo在智能家居与工业物联网领域的进一步突破,通过ConcurrentConnect™技术与超低功耗架构,为多协议设备提供无缝互操作性与高效能支持。

双城启幕,共探软件定义未来——MATLAB EXPO 2025中国用户大会即将开启沪京双城科技盛宴

北京,2025年5月19日——在数字化浪潮重塑产业的当下,MathWorks正式公布MATLAB EXPO 2025中国用户大会的革新布局。这场年度技术盛会将于5月20日登陆上海国际会议中心,5月27日移师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首创"沪京双城"联动态势。本届大会聚焦"软件定义产品"的产业革命,通过50+深度技术研讨与行业实践案例,系统展示MATLAB®和Simulink®在智能驾驶、新能源系统、脑科学计算、无人机集群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突破,汇聚全球500强企业技术领袖、科研院所专家及创新团队,共同解构数字化工程转型的底层逻辑与实施路径。

康盈半导体扬州基地投产:国产存储产业链再添“芯”动能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存储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抢占战略高地。2025年5月16日,康盈半导体扬州存储模组智造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其在存储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迈出关键一步。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为国产存储技术自主可控注入新动能,也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