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4K技术涌起,前浪1080P即将被拍死?

发布时间:2015-04-7 阅读量:89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4K视频在分辨率上是1080P视频的4倍,画面清新逼真,对于近年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天朝人民来说,自然又是逼格满满的诱惑。那么作为后浪涌起的4K技术,有希望取代1080P技术吗?就目前来说,这个还是有相当距离的前景。尽管4K技术发展得不赖,也持续吸引着关注,但是要想进一步取代1080P技术,还需要克服四大痛点。

痛点一 传输 传统方式没有办法

4K设备在中国发展的速度非常迅猛,相比于其它的市场,中国用户对于4K设备的热情还是不错的。尤其在电视领域,4K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优惠,在和1080P的产品价格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不少人从卖场将这种最前卫的产品搬到客厅。在4K电视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预言1080P分辨率的设备将死,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1080P的设备依旧是市场的主力。显示器领域也是如此,4K产品不断的发布,价格不断的下降,但是市场的反馈依旧没有太大的起伏。那么4K产品的发展究竟有什么阻力呢?今天我们就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后浪4K技术涌起,前浪1080P即将被拍死?

4K的传输一直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因为4K画面的数据量极大,传统的电视信号传输方式,无法支持4K画面的传输。因此利用原有的电视网络传输4K的想法,目前来看不太实际。现阶段来看,尤其分析中国的情况,高分辨率的普及一直是个问题。很多家庭目前仍在观看模拟信号,连1080P的画面都无法收到。一些宣传有1080P效果的电视台,往往也有缩水的情况。按照这种传输环境来看,即便是1080P的电视,现在还显得比较的前卫。

后浪4K技术涌起,前浪1080P即将被拍死?
 
4K电视新品非常的多

改造现有的传输线缆也是不太现实的。首先是改造覆盖面太过广泛,城市的电视网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是错综复杂,重新铺设线缆,需要协调成千上万的物业,尤其是一些老的小区,改造的遇到的困难将是千奇百怪的。并且,这样的改造所需要的成本,也是供应商无法承担的。对于用户来说,很多人也未必就愿意接入这种高分辨率的系统,因此传统的传输方式,是无法解决目前4K的传输问题。

后浪4K技术涌起,前浪1080P即将被拍死?
 
传统传输方式不能支持4K的数据量

目前来看,解决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依靠卫星传输,这种方式可以传输大数据量,但是需要用户安装新的接收终端,因此不是很好推广。从技术发展来看,只有依靠网络传输,才是解决4K传输的靠谱办法。随着网速的不断提升,利用网络传输没有技术上的问题。这种方式也不需要大规模的硬件升级,加上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改造的方式可以多元化。因此4K传输的发展,最终需要网络升级来促进。

痛点二:存储 流媒体方式最靠谱

存储也是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因为4K的数据量极大,因此对于存储空间的要求非常的苛刻。其实这个问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并没有什么真的压力。因为4K的存储并非要将所有的画面存储在本地硬盘之上,用户只要拥有一个可以支持4K画面流媒体播放的存储环境就可以了。流媒体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只将部分内容缓存,使流媒体数据流边传送边播放,这样就节省了下载等待时间和存储空间。

后浪4K技术涌起,前浪1080P即将被拍死?
 
4K存储不是消费级用户可以应付的
 
其实4K画面的存储压力更多是给了制作端。对于他们来说,画面才是真正需要存储的。对于电视节目来说,现场录像中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拍摄出来的原始片一般较乱,拍摄顺序也不一定符合规定的程序,很多内容都是穿插表现的,有的可能还是后期补摄的,为了制成一套完整的资料片,应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必须对现场录制的初稿带进行编辑整理。这样一流,制作端就必须存储大量的拍摄视频。

后浪4K技术涌起,前浪1080P即将被拍死?
 
4K转播系统耗费巨大

此外4K分辨率的提升,如果采用现场直播的话,将对一系列的原有设备产生较大的冲击。这就不仅仅是拍摄的问题了。直播现场的传输线缆,导播切换台,发射设备等等,都需要新的升级。目前来看。市场还不具备4K现场直播大规模升级的硬件环境。

其实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存储4K的片源可以寻找其他的办法。比如可以采购蓝光盘来实现电影和电视剧的存储。虽然目前蓝光盘的容量针对4K电影来说,还显得捉襟见肘,但是未来的容量可以通过改进激光光源波长与(405 nm)物镜数值孔镜(0.85)而来提升,并且多层蓝光盘的容量也是可以大大的提升。
 

痛点三:应用 系统发展才是关键


对于电视来说,播放4K的画面就是最常见的应用了。而对于显示器来说,4K应用不仅仅是看个电影,玩个游戏那么简单。对于不同类型的用户,显示器承担不同的作用。目前来看,办公型用户对于4K显示器的抱怨声音最大。因为显示器的尺寸不可能太大,而4K分辨率缩小了屏幕的点距,这样屏幕的元素就显得非常的小,看起来非常的累。

后浪4K技术涌起,前浪1080P即将被拍死?
 
4K显示器点距问题突出

办公用户由于经常浏览网页,处理文字,表格等数据。4K显示器对于处理这些应用,一直没有完美的表现。虽然4K的分辨率,让同屏显示的数据更多,但是用户查看数据很费劲。很多用户于是采用系统提供的DPI放大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经常会使得网页页面的元素排版混乱,因此并不是解决之道。

后浪4K技术涌起,前浪1080P即将被拍死?
 
单纯的DPI放大不能解决问题

对于4K分辨率的优化,Windows系统不如苹果的系统。苹果采用了像素合并的优化形式,如使用四个像素点来显示一个像素点,另外图标素材的分辨率也更高,所以看起来更加清晰。苹果鼓励软件厂商开发高分辨率的软件,由于苹果的系统更具封闭性,因此这种推动成效更明显。而Windows系统设备的分辨率种类太多样化,加上软件开发厂商的能力层次不齐,因此支持4K分辨率的软件并不多。

痛点四:硬件 主机升级价格太贵

对于显示器的4K应用,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那就是硬件升级的价格。和电视不同,升级4K显示器,意味着用户需要对自己的主机进行升级。普通的显卡无法支持高分辨率,顶级的显卡价格则是比较的昂贵。并且由于高分辨率的压力,中低端的CPU以及内存容量配置,都显得捉襟见肘,无法支持系统流畅运行。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这样的升级成本,显得有些太高。

后浪4K技术涌起,前浪1080P即将被拍死?
 
4K游戏对于硬件的要求很高

因此硬件的成本,也是阻碍4K显示器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其实对于4K电视也是如此,仅仅配置4K电视在目前没有信号的环境下,很明显也需要一个对应的输出终端才可以真正应用得上。这个平台可以是游戏主机,也可以是传统的高配置PC,总之目前想要真正的应用4K设备,硬件的升级成本是没有办法忽视的。

后浪4K技术涌起,前浪1080P即将被拍死?
硬件升级成本不能忽视

全文总结

4K分辨率的发展,也经过大约三年的沉淀,从最开始的爆发,到如今的高开低走,可以说4K分辨率的发展,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最开始叫嚣1080P设备将死的用户,也慢慢开始意识到4K显示设备的确是有些超前,本文盘点的四大痛点虽然都有解决的办法,但是解决的过程绝不是一个非常快速的过程。因此在一定的时间内,笔者认为1080P的设备仍将是消费级市场的王者。至于4K设备,其最快的应用市场应该是大屏商务市场,这个市场对于高分辨率的渴求和准备,都要显得充分得多。

相关阅读:

Xilinx发布全套视频解决方案,打造视频传输任意门

百度研发智能电视,自动屏蔽少儿不宜镜头?

笑看4K风云 电视厂商都在拿什么技术火拼?

相关资讯
信创浪潮下的硬核力量:解析国产CPU性能优化方法论

在国产计算产业自主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某央企基于海光C86架构的服务器平台,通过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双端优化,成功实现关键场景性能跃升。客户端大数据读取场景中,技术团队采用跨NUMA绑定与深度指令集优化策略,使吞吐量突破13GB/s,超越同类国外机型12.5GB/s的基准水平,实测性能提升达30%以上。服务器端则通过1DPC内存布局优化、BOLT编译加速及数据校验算法升级,将写入性能提升超10倍,满足高并发AI训练与实时交易系统的严苛需求。

芯原突破车规芯片设计壁垒 发布ASIL D级智能驾驶开发平台

芯原股份(股票代码:688521.SH)在汽车电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自主研发的车规级智慧驾驶系统级芯片设计平台于2025年4月完成全流程验证,并实现客户项目商业化落地。该平台基于SiPaaS(芯片平台即服务)创新业务模式,整合了芯片架构设计、功能安全认证与车规级IP集成三大核心能力,为ADAS、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等场景提供符合ISO 26262标准的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

全球服务器市场供应链动态及季度趋势解读

在宏观经济环境波动背景下,全球服务器产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据DIGITIMES Research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实现1.8%的环比增长,这一反常的季度正增长主要源于供应链端的主动避险策略。美国近期针对多国产品实施的差异化关税政策触发产业链积极响应,部分ODM厂商通过前置采购窗口期优化库存策略,尤其是针对AI服务器等高价值产品的备货积极性显著提升。

AMTS带你探秘上海车展:AI、智能座舱、智能底盘、驾控超级大脑……还有更多汽车黑科技!

作为汽车技术与工程行业盛会,AMTS受邀参加上海车展,探寻行业热点与未来趋势。来跟随AMTS的脚步,一起看看汽车领域在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多维度的全新突破与变革。

涨价,清库存,转移产能……面对关税冲击,车企们都这样做

鸿蒙座舱正式启动基于HarmonyOS NEXT的鸿蒙车机操作系统应用先行者开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