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联发科Helio X20十核手机处理器方案来了

发布时间:2015-04-24 阅读量:883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在手机处理器核心数这件事情上,联发科一向是激进主义者,当高通搞双核的时候,联发科搞四核,在高通上四核的时候,联发科搞八核,现在高通、海思的八核有了,MTK的十核处理器来了!让我们来了解下联发科全新Helio X20十核手机处理器吧。

在8核尝到甜头后,正常人阻止不了联发科了,传言要出10核12核的事竟然是真的。日前,联发科发布全新的Helio X20(即MT6797),这款处理器将率先使用十个核心,它也是全球首款Tri-Cluster三架构处理器。从最新放出的幻灯片来看,这款处理器将采用3种架构混搭,包括两个主频2.5GHz的A72、四个2.0GHz主频的A53以及四核1.4GHz主频的A53。

特别推荐:

应我爱方案网小伙伴的求助,在此发出两个付酬项目需求:


1、蓝牙协议栈移植开发(¥10,000-¥20,000);
2、MFI驱动移植开发,(¥20000)

具体技术详情请查看http://bbs.52solution.com/thread-34121-1-1.html, 欢迎技术高手前来接招!


疯了!联发科十核手机处理器方案来了
联发科Helio X20(MT6797)十核处理器架构
 
其中两个A53核心为我们常见的big.LITTLE架构,剩下的高频高规格的A72核心从命名上就不难看出是用来飙极限性能的。而性能水平提升之明显从日前网上流传的Helio X20(MT6797)安兔兔跑分上也可以看出来,7万左右的分数盖过目前所有厂商和品牌的处理器。
 
疯了!联发科十核手机处理器方案来了
联发科Helio X20(MT6797)十核处理器安兔兔跑分
 

据称MT6797将于今年7月就很快进入量产,年底或许就有搭载该10核心处理器的手机出现。

10个核心,两种架构,三个CPU簇,MTK这是要干嘛?这样搞有什么好处?市场会接受吗?
 

一、八核心的局限


MTK的Helio X20(MT6797),其实仔细看看和原来的Helio X10(MT6795)区别不大。只是在八个A53上面又增加了了两个Turbo核心(A72)。

十个核心自然要考虑到功耗,肯定不能什么时候都全部开启。所以,联发科提供了三种工作模式:1、经济模式下,仅四个低频A53核心工作,平衡负载模式下,开启四个高频A53核心,只有在极限负载模式下,才会开启另外两个A72核心。

为什么要搞这么奇怪的工作模式?这得从ARM处理器说起。

ARM从A15、A7这一代给出大小核的解决方案,大核心性能好,功耗高,性能功耗比差,但是极限性能高,核心面积大,成本高;小核心性能弱,功耗低,性能功耗比高,极限性能差,核心面积小,成本低。

大小核心四个凑成一个CPU簇,可以把不同的簇组合起来,通过调度灵活的调整性能和功耗。

在A15、A7的时代,因为A7的性能太弱,不用A15核心的处理器体验是比较差的。所以八个A7也是低档货。

而到了A57、A53时代,A53频率拉高以后,性能已经不错了,华为给出的试验结果是,2.0GHZ的A53已经能满足滑动流畅,程序开启快速的要求。

这样在不追求极限性能的手机里面,就不需要高性能高功耗的A57了。

所以,MTK和华为海思,都绕过了A57,选择了两个A53簇,一个簇频率低日常低负载用,一个簇频率拉高,用于高性能场合,这样组合下来,功耗和性能都是比较理想的。只是跑分比较难看,在一些高负载应用中也会比较差。

55371da10e50b.jpg

二、机智的MTK

按照ARM的大小核规划,正常的做法是四个A72带四个A53,但是A72的核心面积很大,四个A72的成本相当于10多个A53。

于是MTK只用两个A72核心,降低成本,而用8个A53核心四个一组,做成三组核心。

大多数程序只需要单核心,负载轻就用低频A53,负载重一点就用高频A53,极高负载就开A72,始终是单核心高负载,其他核心休息,这样总功耗就可以控制住,而体验会很不错。

当需要跑分的时候,安兔兔有两套系统。

一套是单核心性能,MTK可以用A72跑个高分。还有一套是多核心性能,核心越多跑分越高,而此时MTK就可以用10个核心一起跑,靠A57核心性能功耗比高的优势,在多核心也跑个高分。

目前16nm工艺还没用上,在20nm下,功耗能控制,成本不算高,体验很好,跑分无敌,你不得不佩服MTK的机智。

疯了!联发科十核手机处理器方案来了
 
三、市场的需要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能明白A57、A72、A53之间的不同是比较困难的。能明白流水线级数,缓存命中率,分支预测算法,超标量的就更少了。

但是,所有的消费者都知道4比2大,8比4大,10比8大。

历史上,MTK的MT6589靠四核概念大获成功,八核也让MTK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如今首先提出10核心,而且还有两个高性能核心,有64位概念,这都是宣传的好噱头。

10核心足以压制高通和海思的八核概念,而且在大众喜闻乐见的安兔兔跑分中,MTK的这种结构也可以跑出高分,实际体验也不会差。

只要上市,Helio X20就会是市场利器,而且优势可能会保持到年底。

其实从需求层面,2个A72加上2个A53就足够了,体验和现在的10核心是类似的,成本和面积可以缩小不少,但是四核心实在是没有什么噱头,跑分也不会太好看,所以这个10核心还是市场需求逼迫的结果。

也许,只有等我们的消费者成熟了,手机芯片厂商才会推出更合理的芯片产品。
相关资讯
中国芯片产业再突破:小米自研3nm玄戒O1芯片量产开启高端化新篇章

2025年5月20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通过微博宣布,小米自主研发的3nm旗舰芯片“玄戒O1”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并计划于5月22日发布会上推出搭载该芯片的高端旗舰手机小米15S Pro和OLED平板7 Ultra。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芯片设计能力正式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成为继苹果、高通、联发科之后全球第四家掌握3nm手机SoC技术的企业。

国产芯片突围战:国科微4TOPS算力芯片如何撼动车载AI市场?

在全球汽车智能化浪潮下,车载芯片正成为产业链竞争的核心战场。国科微近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公司已完成多款车规级AI芯片和SerDes芯片的研发测试,并通过ISO26262 ASIL B功能安全认证,标志着国产芯片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本文将结合行业趋势与企业动态,分析其技术布局与市场前景。

从去库存到补周期:2025上半年存储市场供需拐点深度透视

全球存储产业在2025年上半年经历了显著的价格波动周期,呈现典型的"V型"复苏态势。据TrendForce最新市场监测数据显示,五大NAND Flash头部厂商(三星、SK海力士、美光、铠侠、西部数据)于二季度联合实施产能调控策略,将稼动率下调10-15个百分点,这一战略性减产措施有效缓解了市场库存压力。存储器现货价格指数显示,NAND Flash产品价格在Q2实现3-8%的环比涨幅,成功扭转连续三个季度的下行趋势。

开关损耗降低55%:解析东芝第三代SiC MOSFET的竞争优势与应用前景

2025年5月20日,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东芝”)宣布推出四款650V碳化硅(SiC)MOSFET器件——TW031V65C、TW054V65C、TW092V65C和TW123V65C。这些产品基于第三代SiC MOSFET技术,采用创新的DFN8×8表贴封装,显著提升了功率密度和开关效率,主要面向工业设备中的开关电源、光伏逆变器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等高增长领域。

BOM成本直降30%!贸泽首发高性价比AI处理器方案

在全球智能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贸泽电子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商,今日宣布正式开放Renesas Electronics RZ/V2N嵌入式AI微处理器的全球供货。这款采用创新架构的处理器专为视觉AI应用场景深度优化,通过集成式异构计算方案,成功在算力密度与能效比之间取得突破性平衡,其15 TOPS的AI推理性能搭配10 TOPS/W的能效表现,为工业视觉、移动机器人等边缘计算领域带来全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