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的救援,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新技术?

发布时间:2015-04-28 阅读量:74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金红

【导读】地震破坏力极强,而且总是那么出其不意,4月25日下午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包括印度、孟加拉以及中国西藏等地区都遭到破坏,另外还引发珠穆朗玛峰雪崩,截至目前,已造成将近4000人丧生。如今,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救出每一条生命,在科技发展的21世纪,面对地震,我们又有哪些较科学的救援方式呢?

网络社交

“我以为我要死了!震中肯定在芦山县!我家房子已垮”这是2013年4月20日8点08分网友“meaningless_批话多”发布的一条微博,同时上传了房屋受损、居民在屋外聚集的照片。这条微博成为当天发生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7.0级地震的最早消息,地震发生在8点02分,就在微博发布的前6分钟。

网络社交的发展无疑让信息得已更迅速的传播,这在紧急事故面前弥足关键。此次尼泊尔地震发生后,谷歌推出了一款名为“Person Finder(找人)”的工具,这款“找人”工具最早运用在2010年的海地大地震事件,之后多次在包括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与海啸、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以及波士顿马拉松的炸弹袭击等紧急事故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震后的救援,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新技术?

Facebook也推出类似“Person Finder”的“Nepal Earthquake Safety Check(尼泊尔地震安全检查)”,幸存者可以发出安全信号,方便救援行动。

当然,生命面前,我们应该保持最基本的尊重,切勿随意发或传播假消息,为搜救造成更大困扰。

生命探测仪

当无数生命被掩埋在瓦砾中时,寻找生命源无疑是重中之重,生命探测仪,是地震搜救中确定生命迹象的主要工具。生命探测仪以不同功能分为红外生命探测仪、音频生命探测仪以及雷达生命探测仪。在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搜救中,数万名被困的同胞在生命探测仪的帮助下获救。

 地震后的救援,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新技术?
地震中武警使用生命探测仪进行搜救

工业内窥镜

工业内窥镜在日常多用于检测细小管道、工业设备内部金属疲劳和结构探伤等,而在地震中,则成为搜救的“奇兵”。生命探测仪只能确定废墟中是否有生命迹象,而对废墟内部情况则无法探知,工业内窥镜纤细灵巧的身材使它可以很容易的从废墟缝隙深入到垮塌建筑的内部,伸缩自如,由光纤传输照明光以及显微摄像,能够实现360度全景观察,救援人员通过监视器就能掌握废墟中伤员的准确位置和身体状况,有针对性的制定营救方案。

 地震后的救援,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新技术?
工业内窥镜在地震中使用

遥感技术

遥感动态监测是从不同时间或在不同条件下获取的同一地区的遥感图像中,提取和量化地物变化信息的过程。该技术在灾害应急工作中能发挥其巨大优势。发生灾难的地区,利用遥感动态技术,可快速提取受灾范围、监测受灾情况,为灾后的救援工作提供实时资料。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特大地震及海啸,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快速提取受灾区域、统计受灾面积、分析海啸沿岸的受灾程度。


 地震后的救援,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新技术?
ENVI变化检测工具提取受灾区域
 
 地震后的救援,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新技术?
统计受灾面积
 
 地震后的救援,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新技术?
分析海啸沿岸的受灾程度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级地震,灾后救援工作在流动安置的蓝色帐篷中展开,利用遥感与GIS一体化技术,将利用ENVI从影像上获取蓝帐篷位置信息这一遥感工作流,用ArcGIS Server发布到网络上,可供任何人登录网站实时查询蓝帐篷位置,找到救援地点。

统计受灾面积
救灾帐篷遥感识别
 

机器人

虽然目前的机器人都还不够足够的“机器人”,不过近年来机器人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地震搜救中。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9.0级大地震中,便大量使用了机器人进行搜救工作,包括地面搜救机器人、空中搜救机器人、水下搜救机器人等海陆空全面涵盖。机器人能进入人类无法达到的区域,包括废墟以及污染区。

 地震后的救援,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新技术?
陆地搜救机器人Quince,操控人员可以根据摄像头看到的环境操纵机器人,让机器人打开门锁,运送水和食物等。

 地震后的救援,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新技术?
空中搜救机器人(无人侦察机)能遥控或自动飞行,用于侦查高层建筑,绘制地图。

 地震后的救援,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新技术?
水下机器人,能潜入水下,用于海底搜救。

在中国,2013年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救援队首次采用3款国产救援救灾机器人协助开展地震救援工作。

 地震后的救援,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新技术?
国产救援无人机首次在芦山地震中使用

无人机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消费级无人机也成为地震搜救主要工具,无人机可快速起降,传回的影像资料为救援工作提供了高效、准确的信息,还为新闻报道提供及时有效的报道素材。2013年的四川雅安地震中,大疆无人机首次出现在大型震灾区。

相较于其他专业搜救工具,消费级无人机为大众消费品,使用较普遍,在四川雅安地震中,成都市民彭希果等3人便曾使用无人机前往灾区芦山县进行灾情播报。

 地震后的救援,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新技术?
雅安7级地震后首张灾区无人机航拍图

远程医疗

在灾情发生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施救,不过在道路受阻,专家医生无法快速到达灾区时,远程医疗便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救援援助。

 地震后的救援,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新技术?
四川雅安地震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在进行远程医疗救援

当然,我们不会忘了那些坚守在在搜救一线的官兵、医疗人员以及搜救犬,他们才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地震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其实我们迫切需要的技术,是能有效预测地震。 几千年前,人们通过震前地下水异常变化来预测地震。直到公元138年2月28日发生于甘肃金城、陇西地震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测震仪器(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如今两千年过去了,地震预测仍然没有得到最有效的进展。

推荐阅读:

无人机只知道大疆?无人机生产厂家大盘点

健康小管家:可测情绪的37度智能手环测评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但医疗机器人真的来了!

相关资讯
芯片厂商Microchip发起价格攻势 PolarFire系列降价30%抢占边缘计算市场

全球半导体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之际,美国芯片大厂Microchip于5月20日宣布对其PolarFire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及SoC(片上系统)产品线实施30%幅度的价格下调。这一战略性定价调整源于EEnews europe披露的内部策略文件,标志着该公司在边缘计算领域发起市场份额争夺战。

革新低功耗蓝牙技术:Nordic nRF54L SoC开启物联网新时代

全球知名电子元器件代理商Mouser Electronics于2025年5月21日正式宣布,代理发售Nordic Semiconductor最新推出的nRF54L系列低功耗蓝牙系统级芯片(SoC)。这一解决方案以其紧凑架构、超低功耗特性及多协议支持能力,成为医疗设备、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IIoT)等领域的革新性选择。

高频电感器市场竞争升级:TDK与村田的0201尺寸对决

随着5G通信、物联网及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微型化与高频性能协同提升成为行业核心挑战。TDK株式会社于2025年5月推出的MUQ0201022HA系列高频电感器,以0201尺寸(0.25×0.125×0.2mm)刷新行业最小纪录,并通过专有技术实现与更大尺寸产品(如0402型号)同等的电气性能。这一突破不仅满足了移动设备的高密度集成需求,还为GHz频段的高频电路设计提供了新可能。

广和通发布基于MediaTek T930的FG390系列5G模组 推动FWA产业智能化升级

5月19日,全球无线通信模组领域的领军企业广和通正式发布FG390系列5G模组,该产品基于MediaTek T930芯片平台研发,定位为5G固定无线接入(FWA)领域的革新性解决方案。作为首款支持3GPP R18标准的商用模组,FG390通过4nm先进制程与AI技术融合,在传输速率、覆盖能力及场景适配性层面实现跨越式突破,为运营商与行业客户提供面向5G-A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支撑。

供需弱平衡下的电视面板市场:减产控价能否抵御需求疲软?

2025年5月,全球面板市场在多重变量交织下呈现显著分化格局。电视面板价格维持稳定,全尺寸产品均价与4月持平,供需弱平衡成为核心特征;显示器面板延续温和上涨,关税豁免窗口期推动品牌加速备货,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势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笔电面板价格则停滞不前,产业链对关税政策及东南亚产能布局的观望抑制了需求弹性。这一分化态势背后,既有库存调控与产能优化的短期博弈,也折射出技术革新(如OLED中尺寸渗透、MiniLED成本下探)与地缘经济(关税政策、金价飙升)对供应链的深远影响。当前,面板厂商正通过动态稼动率调节(如京东方10.5代线降至78%)和产品结构升级(MiniLED占比提升至22%)巩固利润空间,而品牌商则需在库存压力与终端需求间寻找平衡点。未来,随着世界杯等赛事带动旺季需求,叠加新兴市场采购量环比增长15%的支撑,面板行业或将在Q3迎来结构性复苏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