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携手LTE,未来会怎样我也不敢想!

发布时间:2015-05-13 阅读量:88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现在Wi-Fi和蜂窝技术已经成为了两大最为成功的无线技术。多年来,它们一直优势互补,而此时它们似乎正在相互融合。人们对无线容量的要求一直很高——而现在正是促进技术融合的最佳时机。Wi-Fi在未授权频段上运行,而LTE在授权频段上运行,这两种无线技术的结合会带来绝佳的用户体验。想想就激动!

Wi-Fi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是在未授权的频谱上运行的,任何人都可以部署Wi-Fi网络,而且能够支持人们能想到的几乎所有智能手持设备或物联网设备。Wi-Fi最适合的是大容量、高密度且低移动性的室内应用。
 
另一方面,蜂窝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横扫全球,打造出了一个数万亿美元的电信行业,它具备无处不在的室外覆盖、无缝的移动等优点,更完美支持语音和流媒体等实时应用。两项技术的结合将为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希望,但问题是二者如何结合。毫无疑问这两项技术将继续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始终保持最佳连接”体验目标。实际上,用户在乎的只是快速、可靠且经济实惠的技术,但是具体使用何种无线技术他们并不在乎。
 

 
各行各业不断尝试Wi-Fi/蜂窝网络融合,随着各个技术的不断推进,了解这些不同方法之间的区别非常重要,其实答案并没有正确或错误之分,只是选择不同而已(具体取决于用户的参考架构)。与所有事物一样,市场会决定最终在什么时间采用什么方法。
 
未授权频段中的LTE(LTE-U和LAA-LTE)
 
最近关注度最高的一个选择就是LTE-U.经过高通和其他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供应商的推广,LTE-U是在5GHz未授权频段上直接运行LTE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为了得到更多的无线频谱来支持移动服务,在覆盖度上优势会降低。这一概念仍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下进行开发,以期符合R13(Release 13)标准中的辅助授权接入(LTE-LAA)。
 
LAA继续运行已授权频段中的所有LTE控制和数据信道,采用LTE-Advanced实现它们之间的信道绑定。未授权频段旨在提供额外的数据平面性能——实际数据平面性能的提升。这种方法的最大挑战就是,解决LTE与Wi-Fi在未授权频段中的和谐共存问题,但是共享频谱并不是LTE的DNA(固有特性)。
 
有相关人士表示,LTE-U可以轻松与未授权频段的Wi-Fi共存并保证其运行,这与现在不同Wi-Fi网络共享频段的方法类似。但同时也有人担心,LTE的固有性质会导致其将Wi-Fi挤出这些频段。不同于Wi-Fi先到先得的基于竞争性的访问模式,LTE假定是可以完全控制其运行所在的频段,LTE的目的并不在于争抢着接入介质。
 
Wi-Fi采用的是先听后说(listen-before-talk,简称LBT)的机制,即希望使用该频段的任何设备必须先听,看此频段是否被占用。如果此频段不繁忙,设备就可以占用并开始传输。此频段最长只能保持10微秒,之后将被释放并重复进行LBT.这可确保对介质的公平访问,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共享未授权频谱的方法。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未授权频段中使用LBT并取得最佳实施效果,因为这会要求介质访问控制层的变化。
 
如果不能很好的实施LBT机制,LTE-U技术的可行性就可能会受到限制,因为公共场所的所有者和其他企业不愿意部署任何可能对未授权频段产生负面影响的设施。酒店、会议中心、体育场和交通枢纽这类这些公共场所都是极需海量数据的理想场所。现在,高质量的Wi-Fi服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吸引顾客进入并停留在上述公共场所中。这还会有效地使公共场所重视保护未授权频段。许多场所现在甚至聘用员工追踪这些频段的使用情况。这样就必须确保3GPP出台的LAA-LTE标准都根据IEEE规范支持LBT机制。
 
LTE + Wi-Fi链路聚合(LWA)
 
采用未授权频谱的LTE的另一个方法就是LTE Wi-Fi聚合(LWA),这种方法在业界将会更受欢迎。
 
这种受高通大力推广的技术,虽然与LTE-U和LAA-LTE仍有一些差异,但是其实现的效果与LTE-U和LAA-LTE仍然非常类似。借助LWA,可分离LTE数据有效载荷,一些流量会通过Wi-Fi传输,剩余的则通过LTE本身来传送,从而大大提升LTE服务的性能。人们预计,LWA会在标准化过程中快速发展,并被3GPP纳入2016年夏天发布的R13标准。LWA集中采用Wi-Fi接入点来增大LTE RAN,在802.11 MAC框架中传送LTE,因此虽然它正在传送LTE数据,但是看起来却像另一个网络的Wi-Fi。
 

 
采用LWA,Wi-Fi在未授权频段上运行,而LTE在授权频段上运行,这两种无线技术的结合会带来绝佳的用户体验。这两种技术都可以发挥各自所长,LTE无需再执行任何不正常的操作。与未授权频谱中LTE的部署不同(此部署需要全新的网络硬件和全新的智能手机),LWA只需简单的软件升级就能启用,智能手机采用LWA就能为这两种无线网络供电并拆分数据平面流量,从而使一部分LTE流量可以通过Wi-Fi进行隧道传输,剩余流量通过LTE自身运行。在Wi-Fi接入点收集的流经Wi-Fi的流量,随即会被传送回LTE小蜂窝基站,可有效锚定会话。这些流量在LTE小蜂窝基站结合到一起,然后发送到移动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简称EPC),并从那里传送到互联网。
 
这种方法的最大优势是,所有Wi-Fi流量都能从移动运营商EPC提供的服务中获益。这些服务包括计费、深度包检测、合法拦截、策略、身份验证等,不胜枚举。如果LTE信号丢失,此服务就会掉线,而用户可以通过Wi-Fi重新连接互联网。这种方法与多链路或多路径TCP有点类似,不同的是,流量可结合到蜂窝RAN,而不是返回互联网。
 
LTE + Wi-Fi链路聚合要求在一个固定场所内部署LTE小型蜂窝基站,场所的任何Wi-Fi接入点都要进行软件升级从而支持LWA.Wi-Fi接入点也可以继续支持独立SSID上的非LWA流量,这是比在未授权频段中使用LTE有更多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缺点,结合了两者的优势。因此,LWA成为一个既不影响未授权频段,又能充分利用现有Wi-Fi接入点并提升室内蜂窝性能的解决方案。
 
未来将会怎样?
 
预计在2020年前,Wi-Fi和LTE小蜂窝基站技术仍将继续融合,带来始终保持最佳连接的使用体验。LTE-U、LTE-LAA、LWA和多链路TCP都是融合这两大无线技术的选择,当然我们也将探索更多方式来达到这一效果。电信级Wi-Fi技术和LTE小蜂窝基站的前途一片光明。

智能网络LTE TDD/FDD融合组网的设计方案

智能网络新MIMO架构天线助Wi-Fi、LTE提速的设计方案
相关资讯
HBM4制程技术竞赛白热化 三星重注1c工艺布局高端存储市场

在全球高端存储芯片产业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HBM4技术研发已成为DRAM三巨头战略博弈的核心战场。三星电子近期公布的产能扩张计划显示,该公司正通过大规模技术投资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力图在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国产高精度运放崛起:解析RS8531/2如何攻克微弱信号处理难题

随着工业4.0和智能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度运算放大器(运放)作为信号链的核心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精密测量系统的可靠性。2025年,润石科技推出的RS8531/2系列超低噪声、零漂移运放,以0.15μVpp的1/f噪声和1.2μV失调电压的突破性参数,展现了国产半导体企业在高端模拟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该产品不仅对标国际大厂同类器件,更在多个关键技术指标上实现超越,成为精密仪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优选方案。

苹果折叠屏手机+AR眼镜双线出击:2026产品矩阵首曝光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迎来重大技术革新,苹果公司近日被曝出正在加速推进其首款人工智能穿戴设备的研发进程。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工程师团队正致力于在2026年底推出代号N401的智能眼镜产品,该设备将集成摄像头阵列、定向麦克风及骨传导扬声器系统,通过深度融合环境感知与AI运算能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方式。

汽车智能化催生高可靠性供电需求,豪威推出四通道高边开关芯片

2024年5月23日,豪威集团(OmniVision)宣布推出车规级智能高边开关芯片ONXQ000系列,计划于2025年6月投入量产。该产品针对车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在智能驾驶与数字座舱中的供电痛点,通过四通道集成设计、ASIL-B功能安全认证及创新负压保护技术,为域控制器供电方案提供更高安全性与灵活性。

半导体巨头组织重构引发产业格局猜想:三星代工业务分拆可行性分析

据韩国半导体行业媒体5月22日报道,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DS Division)正面临战略性抉择。继三星生物制剂拆分CDMO业务后,市场对三星晶圆代工业务独立运营的预期显著升温。当前决策的核心矛盾源于客户企业对"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模式的信任危机,以及该部门持续亏损的经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