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你会用什么方式看北京冬奥

发布时间:2015-08-6 阅读量:90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王树一

【导读】七年之前,是2008年,北京开启了一趟“无与伦比”奥运会之旅,那时候iPhone 3G才刚发布不久,wifi普及率低,手机看奥运还是个新鲜方式。现在,每个人的手机都装了几个视频APP,4G网络也已经占有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那么,七年之后的2022年,科技势必往前进了一大步,这个时候,我们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看冬奥呢?
2022年,你会用什么方式看北京冬奥
七年前,手机看视频还是稀罕事。2008年4月,TDSCDMA开始试商用,7月iPhone 3G刚刚发布,2008年奥运会虽然是宣称是第一次手机视频直播的奥运会,但是多数普通人真正通过手机来看视频还要再等两年。

七年前,北京奥运会是第一届全程采用高清技术录制的奥运会,不过支持1080P的电视还属于高端货。2007年,LCD电视销量第一次超过CRT,2008年人们还在为等离子屏幕和LCD屏幕谁更适合运动场景而争论。

七年前,英特尔已经在两年前卖掉了其移动芯片部门,距离他们再买一个移动芯片部门回来还有三年。移动计算虽已经暗流涌动,但Wintel帝国正值鼎盛,诺基亚还是世界第一大手机厂商。

七年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不过一眼撇回去还是会吓我们一跳,技术进步在加速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预测未来实在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事情,容易被打脸,不过预测远期的未来风险没那么大,只要说得不是太离谱,要等过几年才能验证的事情,真到了那个时间点,观众已经忘了打脸这个事儿。

那我们就来看看七年以后,有哪些方式可以来观看奥运吧。

1.通过5G通信技术观看移动视频。
华为表示2020年可以实现5G商用部署,首次大型应用可能也与体育有关:2020年东京奥运会。如果5G发展顺利,2022年普及将不成为题。5G速度10Gbps起,移动视频观看的流畅度与分辨率与4G相比均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2.超高分辨率的超大屏幕电视。现在1080P依然如同明日黄花,虽然属于主流,但是现在已经不是焦点。4K正当红,8K也有人鼓吹,三星甚至即将推出了一款支持11K分辨率的屏幕。7年以后,采用4K(4320*2160)内容播放冬奥会应该全无压力,悬念是8K7680*4320)能否支持。8K视频每一帧的数据量是1080P的16倍,4K视频是1080P的4倍。普及8K视频对于数据中心、网络带宽、网络基础建设都是极大的考验。不过采用最新的H.265格式进行压缩,传输4K视频只需要10M带宽。这个带宽要求对于普及4K、8K视频应该构不成大的障碍。

3.3D电视。现在强调效果的电影几乎没有非3D版的了,但是在电视领域3D技术还属于拓荒阶段,节目源少,很多节目采用三维影像其实也没有意义,裸眼3D技术成本高昂,除了发烧友鲜有人问津。但是体育节目绝对是3D电视主打的市场之一,3D电视厂商不会放弃这个推广的好机会。

4.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类产品,例如智能眼镜等。或许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类产品还处于赔钱赚吆喝的阶段,但是消费类电子展会上,被围观最多的往往也是这类产品,说明这种强调沉浸感体验的技术还是有很好的市场潜力,业界现在只是在成本、技术可实现难度与应用场景等方面再加大力气,七年以后采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产品观看参与冬奥会,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7年之后,一定会有更多的方式观看冬奥。不过我也许会选择一个传统的,但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方式去看:买一张票到现场去看!

科技前沿阅读:


零距离畅想科技生活的24小时

【热议】云视链的“读眼”技术那么好实现?

手机芯片市场已成红海,大佬高通也要断臂求生?

相关资讯
成本直降25%!揭秘Melexis磁传感芯片攻克工业控制三大痛点

全球微电子技术领导者Melexis于2025年5月16日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MLX90427磁位置传感器实现技术突破,成功拓展至工业控制、医疗器械及农业机械等多元应用场景。这款集成SPI通信协议与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凭借卓越的抗干扰性能与成本优势,正在重新定义人机交互设备的技术标准。

智领未来·创见新程:OFweek2025中国工业智造标杆力量年度盛典

当智能算法重构生产线,数据流贯穿制造全流程,一场由深度数智化驱动的工业革命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制造应用市场,正以前沿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优势,推动工业自动化向认知智能跃迁。在这场以"数据+算法"为引擎的转型浪潮中,如何甄选具有示范价值的创新力量,构建行业高质量发展坐标系,将成为影响中国智造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命题。2025年7月30日,由OFweek维科网智能制造全媒体矩阵打造的"智领未来·创见新程"年度盛典,将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揭晓工业智造领域的年度标杆矩阵,以专业视角绘制产业升级的技术路线图。

智感未来·洞见先机|维科杯·OFweek 2025传感器行业年度评选荣耀启幕

当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传感器作为打通物理与数字世界的"神经末梢",正以年均18.2%的增速重塑产业版图。从智慧工厂的精密控制到医疗影像的毫米级感知,从自动驾驶的毫秒级响应到环境监测的全域覆盖,这场由底层传感技术驱动的革命已渗透每个创新场景。在万亿级市场机遇下,《维科杯·OFweek 2025传感器行业年度评选》深度聚焦"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双轮驱动,依托国家战略指引与专业评审体系,致力于发掘深藏功名的行业标杆,让那些定义未来感知边界的创新力量从实验室走向世界舞台。

2mm²颠覆快充技术!ROHM发布全球最小双MOSFET芯片"

全球半导体制造商ROHM于2025年5月15日宣布,推出突破性30V耐压共源Nch MOSFET产品"AW2K21"。该产品采用2.0mm×2.0mm超小型封装,典型导通电阻低至2.0mΩ,兼具业界领先的功率密度与效能表现,标志着双向供电电路设计进入新一代技术阶段。

AI驱动半导体产业革新,台积电A14制程引领技术突破

在2025年5月15日举行的台积电技术论坛上,其全球业务资深副总经理张晓强指出,半导体产业正迎来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动力的增长周期。台积电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值将同比增长超10%,而到2030年,行业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其中AI贡献的占比将达到45%。这一愿景的背后,是台积电在先进制程、封装技术及多场景应用生态上的持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