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智能服装才是究极可穿戴设备形态

发布时间:2015-08-24 阅读量:95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目前,可穿戴在当代的应用可谓是越来越广泛,可穿戴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我爱方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智能服装才是究极可穿戴设备形态。

 如果触摸一下衣服就能接打电话、开启音乐,甚至能跟踪你的身体健康状况、调节家中的灯光,会不会觉得那些智能手环、项链、脚链什么的都弱爆了?

一家名为TE Connectivity(以下简称TE)的公司正在帮助谷歌开发这种酷酷的智能服装技术。

介绍智能服装才是究极可穿戴设备形态

早在今年6月份,谷歌曾发布过受到不少科技爱好者追捧的Project Jacquard项目。该项目要把看似普通的纺织品变成触控感应的平面,如果穿在身上便可以直接用衣服来接听电话、进行运动跟踪等等。

介绍智能服装才是究极可穿戴设备形态

随后TE宣布已开发出一个概念验证,能够帮助传统服装生产企业通过整合车间和工序,以研发智能或通过网络互联的纺织品。也就是说,谷歌所描述的智能服装并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已,它真的有可能在某一天被我们穿在身上。

在谷歌之前,智能服装的概念已经存在,但大多是对成品服装进行改造,例如通过在服装上增加硬件、电路、传感器的方式监测用户的心率、呼吸,或者添加太阳能电池板和电缆,这样出门时手机可以直接连接衣服上的USB口进行太阳能充电。

介绍智能服装才是究极可穿戴设备形态

这种技术实现起来并不困难,但谷歌显然觉得这不够高科技,反而瞄准了衣服的原材料“开刀”——将导电纤维和普通纱线纺织在一起。这样机器做出的布料本身就可以具有触控功能,使用这种布料制作的服装穿起来也更加舒服,而不是把自己变成一个笨拙的“机器人”。

谷歌曾表示,这种传导纺线非常强韧,足以承受非常残酷的纺织品制作流程,但同时又十分美观,可用在任何东西上,包括亚麻、丝绸、棉和羊毛制品等等。普通纺线多是捻成的,因此非常脆弱,很容易断。而谷歌设计的纺线采用了编织工艺,如果对其进行拉伸,纺线会产生收缩并变得更加强韧,甚至徒手也无法扯断它。

介绍智能服装才是究极可穿戴设备形态

按照谷歌的设想,在未来即使是不了解电子器件的服装设计师也能用这样的布料进行多种多样的设计,任意添加新的功能,制作出极富创意的服装产品。目前实现智能服装的各种应用功能主要是通过蓝牙来连接。

从布料本身来解决服装智能性的想法固然炫酷,但是就一件衣服而言,它必然会被放在洗衣机里反复清洗或烘干,也会面临各种力度的揉搓,加入电子器件的服装材料能经得住这些考验吗?

而从生产环节来看,制作添加各种线路的智能服装显然比生产普通服装要难的多。要知道电子设备工厂的环境和服装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服装厂常有的高浓度的粉尘和热量非常不适合处理那些电子元器件。

为此,TE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可穿戴设备实验室已经开发出一套全新的生产流程,它既能保留纺织工人所熟悉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同时还可以确保新的技术不会影响服装的智能连接性,以成功生产出耐磨损和清洗的智能布料。

TE称在该项目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提供灵活、可洗的超小连接器,来支持普通织物纤维和导电纤维之间的电信号传输。

除TE外,谷歌也与知名牛仔服装品牌Levi’s签订了合作协议。如果研发顺利,谷歌预计明年将有2600万件智能服装在美国上市,并随之向开发者社区开放API,以便让开发者们自由设计可在衣服上使用的应用。

只是对于这样一件极具科技感的服装,不知道又得花多少钱才能穿在身上了。

相关文章

TI为可穿戴设备提供最理想的充电解决方案

一种基于可穿戴式医疗系统芯片的无线收发器

东芝TZ1000系列处理器在医疗行业可穿戴设备的应用
相关资讯
日本Rapidus突破2nm芯片技术,挑战台积电三星霸主地位

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导体企业Rapidus于7月18日宣布,已成功试产国内首个2nm晶体管,标志着该国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这一进展是日本耗资5万亿日元(约合340亿美元)半导体复兴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重塑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RISC-V架构突破性能瓶颈,Andes发布新一代AX66处理器IP

在2025年RISC-V中国峰会的“高性能计算分论坛”上,Andes晶心科技CEO林志明正式发布了公司最新一代64位RISC-V处理器IP——AX66。该产品基于RISC-V国际基金会最新批准的RVA23 Profile标准,专为高性能计算(HPC)、AI加速及边缘计算等场景优化,标志着RISC-V生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成熟。

1 GHz实时扫描革新EMC测试:是德科技PXE接收机技术解析

随着电子设备复杂度的提升和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已成为制造商面临的关键挑战。传统EMI测量方法效率低下,难以捕捉瞬态干扰信号,导致测试周期延长、成本增加。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推出的新一代PXE电磁干扰(EMI)测量接收机,通过突破性的1 GHz实时无间隙扫描技术,将测试速度提升3倍,显著优化了EMC认证流程,为工程师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测试解决方案。

亚马逊AWS部门启动战略性裁员,生成式AI推动云业务重组

全球电商及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近日对其核心利润引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部门实施新一轮裁员。据公司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本次调整涉及销售、市场及技术解决方案团队,受影响岗位达数百人。这是继4月影视与硬件部门优化后,亚马逊2024年内第三次公开披露的裁员计划,反映出企业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持续业务重塑。

圣邦微电子SGM42203Q:高性能汽车级双通道高边驱动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边驱动器(High-Side Driver)在车身控制模块(BCM)、LED照明、电机驱动等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圣邦微电子(SG Micro)推出的SGM42203Q是一款专为汽车电子设计的24V双通道高边驱动器,具备模拟电流检测、高可靠性及智能保护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电阻性、电容性和电感性负载驱动。本文将深入解析该产品的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及典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