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新尝试:情感的理性量化

发布时间:2015-10-10 阅读量:86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techradar

【导读】心率监测和计步器基本上已经成为现在可穿戴设备的标配功能,但是可穿戴设备的野心远远不止于这些理性数据的分析,情感的监测和分析也已经开始纳入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列表。那么什么是情感数据?情感数据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请看下文。

Apple Watch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可穿戴设备,心率侦测功能可以为许多第三方应用程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现在,心率侦测功能几乎要成为了中高端可穿戴设备的标配功能,不过它们依然还无法实现真正的“读心术”,不过未来却有可能分析我们的面部表情甚至是分析对话。而智能手表甚至是智能衣物还有可能告诉我们有大大的压力、幸福感有多大。

其实,不仅仅是可穿戴设备,许多厂商现在就已经开始关注与情感和情绪有关的科技了。比如尼康的context cameras,在拍摄照片时能够捕捉目标的情绪并且通过内置的传感器来更准确的计算。

可穿戴设备新尝试:情感的理性量化
 
无论是声音、温度、颜色、音调、衣着和对比度,尼康的context cameras都可以更好的为摄影师展现出拍摄意图。同时,尼康的future-gazing还可以检测微小的变化,不间断的捕获目标图像。

什么是情感数据 又如何收集

情感数据是人类精神状态的指标,“情感数据可以追踪用户的情绪反应,比如喜悦、兴奋、恐惧和悲伤,而大部分都基于特定的外部事件。”Ampersand Mobile营销公司的Diana Marian表示。

一些情绪生理痕迹,比如增加脉冲或激素的产生,包括面部表情,都可以被耳机、手表或摄像头等捕捉到。而这些生理数据能否准确的反应人类的心理状态呢?答案并不确定,Marian认为这一切很复杂,并且只能粗略的反应。通过情绪分析软件和生物特征结合,发现不同的情绪反应。

穿戴设备能检测心情吗

可穿戴设备新尝试:情感的理性量化

这可以一试。“它们可以检测心率、血压、温度、位置和运动,基于这些信息是有可能综合计算出人类情绪的。”Adaptive实验室UX主管Soctt Byrnes Fraser表示。

虽然多数分析师对于可穿戴衣物能实现这样的目的持可怀疑的态度,但是至少这些数据能体现出愤怒、兴奋、爱、恐惧,所有情感都可以通过生理表现出来,而这些生理现象都可以反过来体现何种情绪。

人类的情绪不容易解释,“清晰是一个三维的概念,并且想要充分认识并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中,是一项很大的挑战。”Plextek Consulting医疗业务发展经历Collette Johnson表示。不过,粗略的近似统计是可以实现的。

“情感数据的所有都体现在细节中,并且人类的身体会告诉我们所有不可测的数据。”DigitasLBi全球用户体验主管Marcus Mustafa表示。硬件设备、软件都可以超过数据分析我们的情绪,并且所有的清晰都可以被数据所体现。

为什么说情感数据很有用

电脑可以完全按照逻辑执行任务,但人类不是。人类的工作有时还需要了解对方的动机。“人们做出决定大部分时间是基于自己的情感,而并非是逻辑。通过了解别人的情绪状态或潜在情感状态,可以通过这些行为来分析情绪从而提供产品和服务。”Byrnes Fraser表示。

情感承诺最重要的数据是个性化,而这也是现代网络的关注点。“如果情感数据实际上功能追踪和测量人们的情绪,那么就会变得非常有用,可以通过营销者根据产品进行个性化定制,而不是通过假设来判断用户喜欢或不喜欢。”Marian说道。

然而,个性化不仅仅只是一句广告口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在某些情况下的行窃,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比如心情抑郁会导致行为改变,而这时就需要进行干预。

情绪已经可以测量

虽然目前我们智能手机上的摄像头并没有被用来衡量我们的情绪反应,但是市场上已经有厂商开始有所行动了。“我们看到目前有许多情绪和面部识别软件,可以检测出一定的信息数据。使用先进的面部识别软件和算法,麻省理工可以通过网络摄像头和相机来检测到面部表情和手势。”Teads英国经历Justin Taylor表示。

当我们了解用户和使用习惯时,会自动找出最具创造性的切入点,并且知道用户在什么时候爱笑。“我们的手机可以手机表达情绪的数据,不过这些数据并不会影响用户的情绪,只是一种表达。”Marian表示。

如果某人有了一定的情感反应,可以提供脸上的线索,并且成为情感数据的主要依据。“自动售货机和面部识别技术就是迄今为止比较流行的应用方式。类似发带一样的设备可以检测大脑的活动,并且对一直的行为收集数据。”

分享自己的情感数据
可穿戴设备新尝试:情感的理性量化

一些人认为情感数据的手机可以带来更好的自我意识,并且更深入的理解对方的行为。其他人则只认为用于市场营销。情感数据目前的价值还只是待价而沽的阶段,并且涉及到个人的隐私及对于周围世界的反应。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网络和移动设备对于人类的影响有多大,类似Siri这样的助手同样有非常大的潜力。不过,人工智能程序正在向“人类操作系统”发展,计算机可以以毫秒为单位,快速处理人类的情绪,这在人工智能领域是让人激动的成果。虽然这个时间还比较远,但是至少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可以发生。

情感数据的收集将来是否能够被接受,其实还是无法准确预测。但是,如果处理好人类复杂的情感和行为,情感数据将成为重要的依据。

相关阅读:


可穿戴设备大局已定 这是真的吗

六个策略让你的无线可穿戴产品脱颖而出

70周年阅兵之前,先来看美国军用可穿戴设备


相关资讯
意法LEOPOL1:突破低轨卫星电源抗辐射与成本困局

全球低地球轨道(LEO)卫星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北美、亚洲和欧洲需求激增。私营航天企业主导的新太空产业链,将低成本卫星通信与遥感服务变为现实。面对严苛的太空辐射环境与严苛的成本控制要求,传统电源方案捉襟见肘。意法半导体凭借深厚技术积累,推出专为LEO设计的LEOPOL1点负载降压转换器,为卫星供电系统树立全新标杆。

半导体设备龙头中微公司营收同比增44%,刻蚀设备领跑增长

近日,中微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展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作为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的领军企业,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达到6.8亿元至7.3亿元,同比增长31.61%至41.28%,延续了其长期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这一表现得益于公司在核心业务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市场拓展,凸显了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RISC-V中国峰会揭幕:开源架构重塑全球计算生态格局

2025年7月17日,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张江盛大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在致辞中强调,万物互联时代正催生以开源指令集RISC-V为核心、结合开源操作系统的技术架构变革。他指出,中国将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RISC-V生态高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突破数百亿颗,中国市场贡献超半数份额,凸显开放模式的活力与本土市场潜力。

1600V IGBT技术突破:意法半导体引爆大功率家电能效革命

随着全球家电能效标准持续升级,高效功率半导体成为突破设计瓶颈的关键。意法半导体(ST)近期推出的 STGWA30IH160DF2 IGBT ,以其1600V高耐压与卓越热管理特性,为电磁炉、微波炉等大功率家电提供了全新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台积电上调全年增长预期至30%,AI需求驱动产能扩张

中国台湾地区芯片代工龙头企业台积电在最新财报说明会上宣布,将2023年全年营收增长预期上调至30%,符合市场分析师普遍预测。董事长魏哲家强调,客户订单能见度保持高位,公司正全力满足全球客户激增的AI芯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