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0-22 阅读量:115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另外,本设计还采用了31/2位或41/2位段位式LCD液晶数码显示器的仪表已不罕见,但段位式LCD显示器的功能较局限。对于多功能的智能仪表,采用点阵式LCD液晶显示模块,可提供更为丰富灵活的显示内容。点阵式LCD显示模块是一种集显示、控制与驱动与一体的显示器件。为了简化电路,充分发挥ARM的性能,采用了320×240的16级灰度LCD。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本系统要求软件完成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 实时数据采集功能。系统要求能够实时采集外部电压的实时数据。
● 采样数据处理功能。在系统对实时数据采集完成后,要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实时处理主要是将外部电压进行高速A/D转换,然后动态显示。系统还可利用按键对超过报警设定值进行动态修改。
● LED显示和RTC功能。本实验充分利用了LED显示和实时时钟功能。
● 报警处理功能。将实时数据与人机对话设定电压测量最大值进行比较,之后做出报警动作。
● 显示最大值功能。将实时数据中的最大值给予保存和显示。
● 利用EEPROM读写数据功能。系统可以在上电时读取110位上次运行的实时数据,并作为这次的历史数据。系统还可以按键来存储当前的110位实时数据。
● 串口发送数据功能。系统可通过按键,通过串口将100位实时数据发送到上位机显示。
为了实现系统的模块清晰,本系统采用了μC/OS-II操作系统。按照上述要求,本系统将软件划分为4个功能模块:A/D采集模块、LED 显示和按键处理模块、LCD显示模块、报警、存储及串口处理模块。采样模块完成对实时数据的采样并保存;LED显示按键处理模块主要功能是对采样数据的处理,并把它们转换成有实际意义的参数;LCD显示模块是将各种参数在LCD显示出来;报警、存储及串口处理模块主要是实时对实时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图1 即为总体系统设计整体结构图。
图1:系统硬件组成及功能
1 LCD显示部分
液晶显示器(LCD) 具有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厚度薄等许多其他显示器无法比拟的优点,普遍应用于基于微处理器的仪器仪表及监视、控制等智能装置的终端显示和人机接口中。 STN LCD——市面上销售的单色LCD绝大多数都是这种类型。STN LCD可选择自带LCD驱动器/控制器的STN LCD模块。TFT LCD——即俗称的“真彩色”液晶。TFT LCD通常一定要选择总线型液晶显示器,或者外接ARM的LCD驱动板也可以,总之要能够连接单片机或者ARM。
2 LED显示与键盘模块
键盘显示部分是利用我们最熟悉的8位LED数码显示加8位键盘输入。图2是自制的LED显示与键盘模块的电路图。利用了飞利浦公司的SPI总线,简单实用,有五根针脚引出。
图2:LED显示与键盘模块
系统软件设计
1 设计思想
在此简易示波系统中,我们采用了LPC2138这种高性能ARM,由于ARM处理器处理速度极快,并且它内部带4路A/D转换。我们知道,ARM中的Fpclk是ARM外设的频率,常规情况下,是ARM内核工作频率的1/4,但我们可以自行修改设定 Fpclk等于ARM内核的频率Fcclk,然后我们自行设定A/D转换功能不分频,并且可以设定采样的精度设为8位,这样每A/D转换一次的时间就等于 ARM的内核工作频率的9倍的时间,这样每次A/D的时间就相当快了,这时我们再采用两路A/D间隔采样,这样每次A/D的时间就又缩短了一半。理论上讲,这时的每次A/D采样时间差不多为2μs。这样,此系统的对外部电压的响应速度就提高了一个档次了,所以此系统的A/D性能比较高。
2 任务的划分
根据任务的划分原则,分析得出了6个任务:延时创建采样任务、采样任务、报警任务、实时时钟显示任务、串口任务、采样数据显示任务。其中采样任务安排优先级最高优先级为4,采样数据显示任务优先级为7,串口任务优先级为8,报警任务优先级为9,实时时钟显示任务为 10。为了进行初始化工作,在延时创建采样任务中增加了对目标板的初始化和任务、互斥信号量、信号量的创建工作等内容。
3 共享资源的分析
在本测试要求中,采样的数据既要实时地放到LCD液晶屏上显示,而且还可以通过串口上传到上位机上,因此要采取资源同步的方法,否则有可能破坏时间,实现资源同步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关中断;使用互斥信号量。在本测试中使用互斥信号。
4 行为同步
在本测试中要用到两个行为同步,第一个是采样的数据的显示,测试要求把当前采样的数据通过LCD液晶屏上显示出来,所以要在数据显示任务中要等待采样任务完毕的信号量,当采样完毕后,发送信号量,把当前采样的结果显示出来。第二是查询历史记录,用户要查询历史记录时,才把记录显示出来,所以在查询历史记录任务里设置等待查询信号。任务之间相互配合和协调,才能得到预定的效果,这样可以实现任务的同步。
图3:采样任务流程图
5 软件设计模块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它的使用可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性能。本软件设计采用公开源码的μC/OS-II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作为一个实时微内核,实际上是一个高效的任务调度器,调度是线程级的,调度策略是采用静态分配优先级的方式,并且采用占先式的调度原则。为了实现基本的任务调度功能, μC/OS-II提供了必备的任务间通信手段,包括信号量、邮箱等。为了实现任务延时,还具有基本的时钟管理。
推荐阅读:
基于DSP的室内惯性导航装置设计方案
电磁导航智能小车设计 方案 基于ZigBee技术的 RFID系统网络构建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 载系统设计方案
一款低成本高性能的 LCD移动电源设计方案
全球低地球轨道(LEO)卫星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北美、亚洲和欧洲需求激增。私营航天企业主导的新太空产业链,将低成本卫星通信与遥感服务变为现实。面对严苛的太空辐射环境与严苛的成本控制要求,传统电源方案捉襟见肘。意法半导体凭借深厚技术积累,推出专为LEO设计的LEOPOL1点负载降压转换器,为卫星供电系统树立全新标杆。
近日,中微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展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作为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的领军企业,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达到6.8亿元至7.3亿元,同比增长31.61%至41.28%,延续了其长期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这一表现得益于公司在核心业务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市场拓展,凸显了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2025年7月17日,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张江盛大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在致辞中强调,万物互联时代正催生以开源指令集RISC-V为核心、结合开源操作系统的技术架构变革。他指出,中国将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RISC-V生态高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突破数百亿颗,中国市场贡献超半数份额,凸显开放模式的活力与本土市场潜力。
随着全球家电能效标准持续升级,高效功率半导体成为突破设计瓶颈的关键。意法半导体(ST)近期推出的 STGWA30IH160DF2 IGBT ,以其1600V高耐压与卓越热管理特性,为电磁炉、微波炉等大功率家电提供了全新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中国台湾地区芯片代工龙头企业台积电在最新财报说明会上宣布,将2023年全年营收增长预期上调至30%,符合市场分析师普遍预测。董事长魏哲家强调,客户订单能见度保持高位,公司正全力满足全球客户激增的AI芯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