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技术利好,扫地机器人或成下一片蓝海

发布时间:2016-03-17 阅读量:88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李玲

【导读】在消费观念和技术发达国家,扫地机器人普及率比较高,技术相对成熟。近几年来,我国智能硬件产业迅速发展,技术能力也大大提升,政策上也利好于服务型和危险作业型机器人。在这双重优势的熏陶下,扫地机器人或能成为下一片蓝海。

1、政策利好机器人产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力度。《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将智能服务机器人技术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要求以服务机器人和危险作业机器人应用需求为重点,研究设计方法、制造工艺、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集成等共性基础技术;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发布的《机器人行业白皮书》也指出,国内机器人在高端领域尚缺少竞争力,近期需要在关键零部件、机器人本体和系统集成3个方面取得突破;2015年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明确了我国未来十年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重点方向。由此可见,近年来,国家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力度空前,给我国机器人生产企业带来了明显的利好。

2、生活水平提高促进扫地机器人产业发展

机器人顾名思义机器换人,即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生物的机械,自主完成人类所赋予他的任务与命令。世界上第一台真正使用的机器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展至今,机器人已能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非制造业以及服务人类,产品种类包括: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等。其中,扫地机器人针对的目标用户是所有家庭,产品的需求痛点是为了解放繁忙的人类,解放双手,用更智能化的机器代替人。扫地机器人在我国大概兴起于2010年,2010年后,关于扫地机器人的关注度一路上升。原因在于,中国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21世纪初的不到7000元增长到2014年的2.88万元,复合增速达到11.7%;而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1年的40%下降到了2014年的35%以下,表明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对于高质量的生活环境需求将会更加强烈。

3、渗透率水平低下表明扫地机器人市场空间大

此外,与扫地机器人形成互补品和替代品的产品分别是洗衣机和吸尘器。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家庭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家庭中洗衣机的渗透率已经接近90%;吸尘器的渗透率已经接近40%;而扫地机器人的渗透率还不到10%,与美国的家庭扫地机器人16%的渗透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政策+技术利好,扫地机器人或成下一片蓝海
  图表1:2014年我国扫地机器人渗透率横纵向对比(单位:%)

我国扫地机器人起步较晚,随着扫地机器人功能更完善,智能化程度更高,预计未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扫地机器人渗透率水平会达到美国扫地机器人目前的渗透率水平。笔者分析认为,在政策利好的环境下,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扫地机器人将成为机器人产业的一片蓝海。


推荐阅读:


一种基于EM335x的工控应用方案

索尼大法再炫两项高科技,桌面交互成技术热点

相关资讯
台积电美国先进封装布局提速,2028年启动SoIC与CoPoS双线扩张

据产业最新动态,台积电正加速推进美国亚利桑那州半导体生态链建设。除现有晶圆厂外,该公司计划于2028年动工两座先进封装厂,重点部署其顶尖的SoIC(系统整合芯片)和CoPoS(Chip-on-Package-on-Substrate)技术,以满足北美市场对AI及高性能计算(HPC)芯片的封装需求。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登顶全球AI芯片霸主地位

当地时间周三,英伟达股价盘中触及164.42美元的历史高点,推动其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企业。截至收盘,公司股价上涨1.80%,市值达3.97万亿美元,进一步奠定其人工智能硬件领域核心地位。

TCL科技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显示业务强势驱动,光伏板块承压前行

7月9日,TCL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26亿元至9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至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8亿元至20亿元,同比大幅上升81%至101%,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启幕,聚力成渝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7月9日,成都迎来第十三届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的盛大启幕。本届博览会紧扣“新动能、新生态、新西部”主题,在国家战略引领下,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成渝双城产业协同,通过展示前沿成果、分享发展理念、促进生态合作,加速推动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向世界级跃升,倾力打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解密伍尔特电子高温LED:PLCC封装实现100℃全彩照明方案

在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浪潮下,高温环境中的电子照明技术面临严峻挑战。传统LED在温度超过85°C时容易出现性能衰减、颜色漂移及寿命缩短等问题,限制了其在自动化设备、医疗仪器等关键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针对这一痛点,伍尔特电子(Würth Elektronik)通过创新研发,升级了其WL-SFTW SMT全彩高透明LED系列,引入全新RGB LED产品。这些器件将工作温度范围扩展至前所未有的-40°C至+100°C,显著提升了高温工况下的可靠性和色彩稳定性,不仅克服了行业瓶颈,还为工业、户外及特种场景开辟了创新空间。本系列产品的推出,标志着高温LED技术向高端应用迈进的里程碑,满足了对耐热、节能且可变色照明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