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全球市场下降,中国IC哪来的力量“逆势”增长?

发布时间:2016-03-24 阅读量:69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全球半导体市场在2014年9.9%的高速增长后,2015年出现下滑。虽然也受到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仍创纪录地达到11024亿元,同比增长6.1%,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仍能保持增长的区域市场。

全球半导体市场在2014年9.9%的高速增长后,2015年出现下滑。根据SIA公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335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0.2%。全球半导体市场下滑的主要原因是PC销售下降和智能手机增速放缓。根据IDC统计,2015年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10.3%。受到需求不足影响,2015年日本和欧洲半导体市场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虽然也受到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仍创纪录地达到11024亿元,同比增长6.1%,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仍能保持增长的区域市场。
IC
IC
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领域增长最快

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以及通信设备等细分市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中国微型计算机产量下降10.4%,是计算机领域下滑较大的直接因素。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产业的带动下,国内数据中心建设持续高涨,服务器、存储器等产品需求旺盛,2015年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增长近15%。

过去几年一直引领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增长的手机领域在2015年开始放慢增长步伐。随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手机领域的增长遇到了较大的阻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中国手机产量增长7.8%,其中智能手机产品增长11%。不过由于整体手机市场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指纹识别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机芯片市场仍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

消费电子领域和传统家电市场产销量都基本保持稳定,在消费升级以及家电智能化趋势带动下,集成电路市场略有增长。该领域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以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为代表的智能移动设备的增长,以及无人机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增长。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国内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持续加快,带动了工业控制领域的集成电路市场快速增长。2015年中国工业控制集成电路市场增长33.9%,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

汽车电子是近几年全球集成电路市场的热点领域。2015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2450.4万辆,同比增长3.3%,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4万辆,同比增长330%。在汽车产销量上涨以及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快速成长的带动下,中国汽车电子领域的集成电路市场增长32.5%,成为仅次于工业控制领域增长第二快的市场。
IC
IC
产业结构更趋平衡

随着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增长以及国内集成电路企业自身实力的提升,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全年销售额达到3690.8亿元,设计、制造、封测三个环节销售额分别为1325亿元、900.8亿元及1384亿元,其中设计和制造环节增速明显快于封测,占比进一步上升,产业结构更趋平衡。海思、展讯作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的行业龙头,均有望进入全球Fabless企业前十名,而国内制造业龙头中芯国际也在2015年顺利突破28nm制程工艺,开始进入量产阶段。

2015年,除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传统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产业集聚区域之外,若干区域外城市纷纷将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当地“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产业,有望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第四极”,将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自主可控程度仍不乐观

虽然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增长非常迅猛,国内企业的实力也大幅度提高,但是国内集成电路市场的自主可控程度仍不容乐观。据海关统计,2015年进口集成电路3139.96亿块,同比增长10%;进口金额2307亿美元,同比增长6%。出口集成电路1827.66亿块,同比增长19.1%;出口金额693.1亿美元,同比增长13.9%。2015年进出口逆差1613.9亿美元。国内集成电路产品的自给率偏低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2016年,在市场需求牵引以及政策与资本的支持下,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国内集成电路企业实力的提升,有望在服务器芯片等重点核心领取取得突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自主程度将再上一个新台阶。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海外并购持续升温,2016年也成为我国产业融入全球产业格局、缩短差距、快速升级的关键一年。
相关资讯
艾为超小封装LDO突破毫米级极限,重塑智能终端电源设计格局

在智能手机、AR眼镜、笔记本电脑加速向轻薄化、高集成度演进的浪潮下,PCB板上的毫米级空间已成为稀缺资源。据行业数据统计,主流消费电子产品的内部空间利用率每年需提升8%-12%,而电源管理芯片的封装尺寸直接制约着整机设计。艾为电子作为电源管理IC创新者,推出全球领先的FOWLP封装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以0.645mm×0.645mm的突破性尺寸,为行业提供空间优化新范式。

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持续供不应求 数据中心AI芯片市场前景获机构上调

全球人工智能(AI)芯片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扩张期,其中NVIDIA的先进图形处理器(GPU)系列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引擎。根据Wedbush证券公司近期发布的供应链调查报告,NVIDIA的B200/GB200 GPU产品线正面临显著的供应缺口,尽管公司已持续提升产能以缓解压力。分析师Matt Bryson和Antoine Legault在报告中指出,这一短缺现象突显了NVIDIA在多个季度内维持强劲增长动能的潜力,预计客户需求将持续超出预期水平。

乐鑫科技2025H1业绩预增:物联网芯片龙头盈利跳涨,新兴场景驱动高增长

7月7日,物联网无线通信芯片设计龙头企业乐鑫科技(688018.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多项核心财务指标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显著超出市场预期。

英飞凌PSOC™ 4 HVMS:革新空间受限汽车应用的MCU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智能化浪潮推进,人机交互(HMI)与执行器控制需求激增,但传统MCU在高压集成、空间占用及功能安全方面面临挑战。英飞凌科技(FSE: IFX / OTCQX: IFNNY)推出全新PSOC™ 4 HVMS系列微控制器,通过高压集成与先进传感技术的融合,为汽车电子设计提供高性价比、高可靠性解决方案。

光迅科技2025年H1业绩预增超55%,算力投资驱动高端光器件需求爆发

全球领先的光电子器件供应商光迅科技(股票代码:002281)于7月7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2,348万元至40,69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0,870万元实现55%至95%的强劲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区间为31,112万元至39,460万元,同比增幅达50.47%至90.84%,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