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iPhone SE未公开的:与5s/6s对比+供应商列表

发布时间:2016-03-24 阅读量:86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iPhone SE除了保留 iPhone 5s 的外型外,大部分规格更比得上 iPhone 6s。但是国外资本市场不买账,纷纷吐槽“毫无惊喜感”。大家应该都很好奇,这里就为大家深挖iPhone SE未公开的那些事情。

苹果昨(22)日发布4英寸新机iPhone SE,该款新机除了保留 iPhone 5s 的外型外,大部分规格更比得上 iPhone 6s。但是国外资本市场不买账,纷纷吐槽“毫无惊喜感”。德意志证券科技产业分析师吕家霖直言,市场对iPhone目前所有的寄托,摆在下半年的年度旗舰机iPhone 7。

苹果在这次发布会上依然没有公布 iPhone SE 的内存及电池容量,幸好其后有手机网站就公开了相关数据。
智能手机
苹果在发布会上当然又是以列点的方式展示出 iPhone SE 的各款特征,比如采用了 64-bit A9 处理器、1,200 万像素后置镜头、可拍摄 4K 影片及支持 Apple Pay 等,除继承了 iPhone 6s 的部分规格外,价格方面更是便宜得多,所以不少人当时都认为可能会对 iPhone 6s 构成威胁。不过其后传媒在测试过后,却发现 iPhone SE 有不少地方仍无法与 iPhone 6s 匹敌。

经 specout 测试过后,他们就发现苹果这次其实只是选择性公开了 iPhone SE 的部分数据,并将各种缺点收藏起来。比如他们就发现 iPhone SE 的内存容量原来与 iPhone 5s 同样为 1 GB RAM,自拍镜头亦依旧为 120 万像素,电量则微升约 100 mAh 至 1,642 mAh,再加上当中所采用的 A9处理器为 1.84GHz 的降频版本,与 iPhone 6s 的 2GB RAM、500 万像素自拍镜头、1,715 mAh 电池及 2GHz A9 处理器有明显分别。所以虽然 iPhone SE 的价格的确便宜得多,但大家购买前一定要好好留意这几点。
智能手机

不过也有部分评测机构给出的iPhone SE RAM容量是2GB,这事还得出拆解了才能见分晓……
智能手机
iPhone SE的元器件供应商盘点

iPhone SE硬件参数亮点不大,台湾当地苹果相关概念股票指标鸿海、和硕、F-臻鼎等,昨天普遍收黑,仅大立光勉强收红,毫无苹果新机上市的庆祝行情。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iPhone SE今年出货仅1,000万至1,600万支,看法较为保守。

不过,入门款399美元、号称“使上最便宜的iPhone”的杀伤力也让市场忧心苹果新机对非苹阵营构成威胁,宏达电遭打入跌停价101.5元锁住,今天面临百元大关保卫战,联发科收盘也跌逾3%。
智能手机
德意志证券认为,市场或许担心iPhone SE排挤到目前4.7寸、5.5寸iPhone出货,此担心实属多余。

举 例来说,过去Android阵营曾有品牌厂推出迷你版旗舰机,并无法对原本较大尺寸旗舰机产生明显销量影响,显示喜爱小尺寸智能手机的使用者,已成小众市 场,回归苹果新推出的iPhone SE,较有机会取代过往的iPhone 5s或5c(此二机种仅占苹果iPhone出货量10%至15%)。

尽管市场目前对iPhone SE全年出货量预估为1,000万至1,600万支,并不算特别看好。

但元大投顾科技产业分析师蒲得宇提出,苹果先前产品阵容中,从未有过官方售价450美元以下的手机产品,定价399美元的iPhone SE可望为苹果在中阶市场开创机会,也将对其他品牌中阶智能手机带来压力。

对供应链来说,好消息是,iPhone SE内部零组件仍有传统性升级,特别是相机模组、镜头、应用处理器、感测器等,因此,本款新机可提高低阶iPhone供应链的单位售价。
智能手机
相关资讯
贸泽电子Mouser Talks Tech专访FIRST®创始人Dean Kamen

在这场独家专访中,Kamen深入探讨了FIRST在激发学生热情,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STEM) 领域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贸泽推出全新安全资源中心 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数字防御知识

生成式AI正通过大规模制造个性化、语法准确而且符合情境的攻击来重塑网络钓鱼格局。

氮化镓如何重塑电机控制格局:效率、密度与响应的全面突破

本文将分析氮化镓在电机控制方案中的核心优势,揭示其如何通过提升效率,减小体积等方式,为电机驱动系统带来质的飞跃。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