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10 阅读量:90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最新模块采用在纤薄耐用 13 毫米 x 23 毫米 ChiP 封装的 Vicor 正弦振幅转换器 (SAC) 技术将业界一流的功率密度、效率、热性能及电气性能进行完美结合,是各种 48 伏电源系统应用的理想选择。
高效率、高密度、低成本的可靠配电是数据中心及其它应用的关键要素。较高的配电总线电压可降低配电总线的损耗,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整体系统电源损耗包含配电总线损耗以及为 CPU 及其它负载供电的电源转换器中的损耗。传统电源转换方法会随总线电压升高而降低效率和功率密度,因此传统分布式电源系统设计必须在总线电压、总线损耗与电源转换器损耗及尺寸之间作出取舍。所以,尽管分布式电源的最佳电压点是在 48V(配电损耗更低、储能电容器更小、缆线及母线条更小,不需要特殊的安全预防措施),但传统分布式电源系统一直都依赖电压更低的总线(即 12V),其损耗因而更高。在很小的面积上,Vicor 的 48V 直接负载点产品能实现优于传统 12V的转换效率,无需在总线电压与系统效率及密度之间作出取舍,从而可帮助系统设计人员实施“绿色”环保的分布式系统解决方案,实现高转换效率、高功率密度以及低配电损耗。
Vicor 的 48V 直接负载点产品系列包含非隔离式升降压预稳压器模块 (PRM) 与电压转换模块 (VTM)。若配置成“分比式电源架构”,则 PRM(例如:Vicor Cool-Power P3751-02 升降压预稳压器模块)的输入电压为 48V 分布式总线,为VTM提供受控的 “分比”电压。VTM 的输出电压等于分比电压乘以固定转换因子 K,而 VTM 的输出电流则等于 1/K 乘以 VTM 的输入电流。负载点的电流倍增可提供更高的效率、密度及带宽,这都是分比式电源的特性。
Vicor 在今年 3 月份举行的 2016 开放计算项目峰会 (Open Compute Project Summit) 上宣布推出了其最新一代 48V 直接负载点产品系列,与 Google 为绿色环保数据中心采用 48V 服务器及配电基础架构的公告保持高度一致。Vicor 的 PRM/VTM 解决方案设计在高级 CPU/GPU 主板中,包括整合新一代 POWER CPU 产品的各种高级应用。
2016 OpenPOWER 峰会期间推出了两款最新 VTM 电流倍增器模块:一款是 K=1/48 单元,其二次侧电压是一次侧电压的四十八分之一 (1/48),可以在高达 1948 安培/立方英吋的密度下提供高达 135 安培的电流;另一款是 K=1/40 单元,其二次侧电压是一次侧电压的四十分之一 (1/40),可以在高达 1354 安培/立方英吋的密度下提供高达 130 安培的电流。这些器件可以并联工作,充分满足 250A 乃至更高电流的 GPU 处理器需求。VTM 的输入电压可以从0V到60V,具有超过 94% 的典型转换效率以及真正的双向电源传输功能。
每款 VTM 都具有极低的输出阻抗特征,用户可以将大容量电容器从负载点移走。再者,只有大电流 VTM 才需要靠近 CPU;PRM 的位置可以远一点。此外,常规降压稳压器解决方案需要多相才能处理在“超频”或“加速”模式下工作的 CPU 所需的全部瞬态电流。VTM的峰值电流能力只受限于热,可以在几毫秒内提供两倍的额定持续电流,因此在瞬态 CPU/GPU 工作模式下不会影响系统功率密度及成本。在需要遥测及 PMBus[a] 数字控制的应用(例如:一些 CPU、GPU、ASIC 与 DDR4 存储器应用)中,Vicor 的 PI3020 数字控制与遥测器件可与 VTM/PRM 对配合使用。
Vicor 开创了 48V 直接到负载点的功率转换技术。这些 Vicor 最新一代 48V 直接到负载点产品的新成员进一步壮大了 VTM 与 PRM 模块的产品阵营,这些模块的每一代产品都显示了实质性能的提升。事实上,Vicor 在过去十年中,平均每两年就将转换器功率损耗降低了 25%,功率密度随之提高。与传统“多相”降压稳压器相比,分比式电源可提供优异的效率、密度、瞬态响应及噪声性能。近期的第三方研究显示,VTM 的噪声频谱比原有多相位降压稳压器低一个数量级。
除了 PRM 与 VTM 分比式电源系列外,Vicor 的 48V 输入负载点产品系列还包含稳压转换器(诸如其 PI35xx 系列 Cool-Power ZVS 降压稳压器等)的生态系统,是从 48V 总线直接为各种负载及辅助电源轨供电的理想选择。在从分布式电源系统到集中式电源系统的任何电源系统应用中,Vicor 综合而全面的模块化 DC-DC 及 AC-DC 电源组件系列及其“想当然”电源组件设计方法与在线 PowerBench 工具都可帮助电源系统工程师快速配置并实施各种完整的系统,提供业经验证的可靠性与可预测性,以及业界领先的性能、密度、效率与经济性。
工业富联(601138.SH)于7月7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数据显示,公司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达67.27亿至69.27亿元,同比增幅47.72%至52.11%;上半年净利润区间为119.58亿至121.58亿元,同比增长36.84%至39.1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增长动能更强,二季度同比增幅达57.10%至61.80%。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对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车身控制系统、热管理模块等关键功能需满足严格的功能安全标准,同时面临紧凑化设计挑战。意法半导体推出的L9800车规级8通道低边驱动器,正是为解决这些核心需求而生的创新解决方案。
中国台湾芯片制造商联华电子(联电)近期在高压制程技术与先进封装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2024年投入156亿新台币研发资金,重点攻关5G通信、AI、物联网及车用电子所需工艺,同步推进12nm/14nm特殊制程及3D IC封装技术。
东京,2025年7月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供应商DISCO公司近期发布关键运营数据:其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2025自然年4月至6月)的非合并出货金额达9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9亿元),不仅实现了同比增长8.5% 的稳健势头,更成功超越2024财年第三季度(2024年10月-12月)创下的908亿日元记录,登顶公司单季出货额历史峰值。这标志着DISCO在过去六个季度中第五次录得增长,展现出强劲且持续的业绩韧性。
2025年7月9日至11日,一场引领西南乃至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风向的盛会——第十三届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将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璀璨启幕! 本届展会深度契合时代发展与产业升级脉搏,匠心布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特种电子、数字产业、机器人等核心主题展区,并特设西部地区创新成果专区。十余场高规格专题论坛、500+专家学者前沿洞见、500+优质厂商创新成果展示、超20000名专业观众共聚一堂,海量创新方案与新品首发、精彩活动轮番上演,共同铸就这场融汇前沿智慧与澎湃创新的西部电子信息领域年度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