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巴铁”,空中交通工具还有这些

发布时间:2016-05-27 阅读量:207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近日,中国原创空中巴士“巴铁”吸引了众多的目光,除了巴铁,还有哪些空中交通工具呢?

塞车,在大城市已经司空见惯了,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一辆接一辆的汽车排成长龙,蜿蜒蠕动,场面壮观得让人无奈...其实我们只想下班早点回到家。

人类对飞翔总有很多的畅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现实的需求,空中运动方式有了多种可能。比如,人类一直想开发空中交通来解决地面塞车,现在就实现了多种“上天” 的交通模式。那么塞车,还是上天好了!有哪些交通工具可以带你上天呢?小编带你来盘点。

空中巴士——中国原创“巴铁”

除了“巴铁”,空中交通工具还有这些

“巴铁”是一种完全依靠电力驱动的,大运量宽体高架电车,采用高效低碳公共交通新技术,集城市快速公交(BRT)与地铁优点于一身的交通工具。 巴铁项目总工程师宋有洲说,“巴铁”犹如一辆在公路上奔跑的宽体短型列车,时速可达每小时60公里,平均时速则为40公里。

简单地说,能够直观看到两大亮点:具有地铁一样的大运力,还能像巴士一样在地面上运行。

世界第一辆“巴铁”样车正在生产阶段,今年8月初将正式亮相,到时候会在秦皇岛市进行试运行哦~人民日报公众号也对它进行了详细报道,这样看来,与“巴铁”遇见的那一天,很快就来了。


胶囊车——印度、以色列蓄势待发

胶囊车已经是很老的一个创意了,但是囤于技术发展,迟迟没有实现。最近印度和以色列想到一块去了,一个发展空中支架导轨悬挂式的Metrino个人快速交通(PRT)胶囊车,一个发展空中悬浮汽车SkyTran。

除了“巴铁”,空中交通工具还有这些
Metrino个人快速交通(PRT)胶囊

这种胶囊车跟其他的大众运输工具一样,车来之前,乘客要在车站等待,胶囊车沿着高架轨道上升,平均速度每小时达60公里。如果愿意花多一点钱,可以选择乘坐高速胶囊舱,如此一来,中途不停站、直达目的地,省时又快速。

如果进展顺利,该项目将在明年4月完成,这段轨道将从新德里通往古尔冈, 每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胶囊可以搭载5名乘客,全程共设有1,100个胶囊仓。

除了“巴铁”,空中交通工具还有这些
SkyTran城市磁悬浮列车

SkyTran城市磁悬浮列车内的磁铁在钢轨内部的金属线圈周围形成一个具有强大作用力的力场,使得车辆悬浮起来,该交通工具可乘坐2人,时速可达70公里/小时,当然,在商业上也可以投入速度更快的交通工具。

 

悬浮板——可自由飞行,呃呃呃...数分钟

中西方的童话中都有飞毯的幻想,但是“飞毯”的实现技术要求太高,产品薄、续航长,还要求载人,现阶段几乎是没有办法实现,退而求其次,悬浮板的创意就出来了。

以AcraBoard为例,它可以悬浮在离地一英尺(30厘米)的空中,它通过36个电扇获得272马力的推力,其行进速度可以达到20千米/小时,内置的传感器可以帮助保持平衡。
 
Acra Space宣称,AcraBoard是“继自行车、汽车和飞机诞生以来的最大技术突破。”
 
小编认为这话还为时尚早,这款设备续航能力只有6分钟,而重量也达到了160多斤,便携性几乎为零。相当于要飞着悬浮板出门的话,就要抬着回家,售价还高达2万美元,太贵了~


单人飞行器——亿航184,安全问题还有疑虑

除了“巴铁”,空中交通工具还有这些

亿航184其实还是一款四旋翼飞行器,只不过上面加了一个封闭式的机舱,刚好可容纳一个人乘坐。

该飞行器高1.5米,净量200千克,额定载重100千 克,整机最大输出功率106KW (8马达),海平面续航时间23分钟,平均巡航速度100公里/小时。亿航184舱内配有平板电脑操控台,支持4G、Wi-Fi网络。乘客可以通过设定飞 行路线让飞行器自动完成飞行航程,或是由地面指挥中心来进行操控。

从上面的飞行方案可以看出,目前的空中交通方案还是需要借助地面和支架的支撑才敢成行,像悬浮板和飞行器这种开放式的交通工具,使用起来还有很多的技术和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不过新事物的形成总是一步步向前走的,罗马非一日建成,空中交通的雏形已经出现在我们眼前,期待距离实现不会太远。科幻小说《三体》中的未来人甚至是使用叶子作为飞行器,在这个科技爆发的时代,畅想有无限的可能性。



推荐阅读: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智能控制终端方案


无人机交通法:按斤算,超7公斤才要驾照

相关资讯
贸泽电子Mouser Talks Tech专访FIRST®创始人Dean Kamen

在这场独家专访中,Kamen深入探讨了FIRST在激发学生热情,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STEM) 领域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贸泽推出全新安全资源中心 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数字防御知识

生成式AI正通过大规模制造个性化、语法准确而且符合情境的攻击来重塑网络钓鱼格局。

氮化镓如何重塑电机控制格局:效率、密度与响应的全面突破

本文将分析氮化镓在电机控制方案中的核心优势,揭示其如何通过提升效率,减小体积等方式,为电机驱动系统带来质的飞跃。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