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隐身葫芦娃是骗局,但隐身VR不是

发布时间:2016-05-31 阅读量:217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上周末网上热传“卖家利用隐身葫芦娃诈骗36万事件”现在经证实是恶搞,买卖葫芦娃只是一个虚拟交易,也没有买家被诈骗36万。笔者从这场闹剧中看到一个现象:网友普遍认为骗局中的买家脑子有坑,相信“隐身”这个说法。隐身真的是不可能事件吗?其实VR可以做到!

虽然没有哈利波特祖传的魔法隐身衣,可在现实中,科技的发展,不,具体来说应该是VR技术的发展已经在让“隐身”成为现实。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只是使用虚拟现实眼罩和一些小道具就能够让受试者认为或感觉自己隐身了。

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受试者在室内戴上虚拟现实眼罩、站立、低头看身体,但是本应看到的身体被房间内身体所在位置的“空”镜头画面所替代;然后,用一把刷子碰触受试者的腹部,同时在其眼罩看到的镜头画面里用一把一模一样的刷子碰触所谓的隐形腹部。

淘宝隐身葫芦娃是骗局,但隐身VR不是
 
就是这样一个小把戏,让125个受试者都产生了错觉,以为自己真的隐身了。

淘宝隐身葫芦娃是骗局,但隐身VR不是
 
研究人员对隐形腹部捅起了刀子,一下一下穿刺着。受试者感觉那一下下真的是刺在了自己身上,他们会忍不住尖叫和惊恐求救,汗流浃背。当幻觉解除时,危机也随之解除,汗也停止了。

视觉隐身能带来受试者“隐身”的错觉,可毕竟不是真的隐身,那它的意义在于哪里呢?
——协助治疗社交焦虑障碍。研究发现,隐身可以让人缓解在公共场合发言的紧张情绪,这符合人一紧张就容易产生逃避的心理状况,“隐身”能给他们提供表达的安全感。

淘宝隐身葫芦娃是骗局,但隐身VR不是
 
回到葫芦娃恶搞事件,利用隐身葫芦娃骗取36万巨资听起来很荒诞,传播速度却很快。针对事件,翟海奎律师最后这样说道,“公众都喜欢和宁愿相信极度夸张的事件。越是离奇(越愿意传播),人们接受到此类信息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去辨别真伪,而是进行传播。因事件事实实在过于离奇,又造成了传播的快速扩大化。”这种恶性循环,指数般增长了谣言的扩撒。

互联网的内容爆炸,给了一些网民浅层接收信息,过度追求信息的娱乐化的阅读习惯,这也是谣言屡禁不止的原因。小编认为,面对繁多的互联网信息,对信息的态度反而应该是更严谨的,人在互联网上可以隐身,但是辨别能力不能,思考能力不能。与我爱方案网的网友们共勉。


推荐阅读:

移动VR空间定位技术的难点有哪些?

同质化没有未来,医疗、可穿戴、VR三大方案你看好谁?

相关资讯
贸泽电子Mouser Talks Tech专访FIRST®创始人Dean Kamen

在这场独家专访中,Kamen深入探讨了FIRST在激发学生热情,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STEM) 领域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贸泽推出全新安全资源中心 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数字防御知识

生成式AI正通过大规模制造个性化、语法准确而且符合情境的攻击来重塑网络钓鱼格局。

氮化镓如何重塑电机控制格局:效率、密度与响应的全面突破

本文将分析氮化镓在电机控制方案中的核心优势,揭示其如何通过提升效率,减小体积等方式,为电机驱动系统带来质的飞跃。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