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儿童手表十大功能汇总及核心技术分析

发布时间:2016-06-21 阅读量:4643 来源: 发布人:

【导读】儿童智能手表市场可谓是整个智能手表市场的一片新蓝海,从出货量、品牌数量、市场增长速度等维度来看,都呈现了飞速增长的趋势。不过,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产业监管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使得儿童智能手表这一市场鱼龙混杂,功能应用和信息安全均未能达到用户的核心需求。 
 
智能儿童手表功能汇总

据统计,目前国内做儿童智能手表的厂商已达700余家,360、糖猫、腾讯小Q等品牌位居前列,并在主打功能上各有千秋。儿童手表目前主要的功能包括以下十项

一、GPS定位:GPS定位是智能手表的基本功能,家长通过手机APP端,可实时、快速定位孩子的位置,即便身在外地,也不用担心孩子在哪里。
 
GPS定位
 
二、语音对讲功能:光有定位功能是不够的,家长想要知道孩子正在干什么,是否安全需要随时可以和孩子进行交互,语音对讲能帮助实现这一愿望。通过手机APP对讲按键,可以呼出对讲界面,类似于微信对讲,按住说话可以将语音直接传送到手表内,儿童可以直接阅读;同理儿童可长按语音键将语音传送给手机APP,相对而言,它的操作是比较简便的。
语音对讲功能
 
三、智能电子围栏:当孩子岁数较小时,家长害怕他走远可以设定一定距离范围,一旦孩子离开这个区域,手表就会给手机发送警告信息,家长能够立刻知道孩子离开。
 
智能电子围栏
 
四、历史足迹查询通过网页和手机APP端家长可查询孩子在90天内走过的线路,智能动画播放效果,准确掌握孩子都去过哪里,适不适合孩子在那里。
五、一键监听:设置这个功能,家长可以随时获得小孩周边环境的相关信息,知道他现在正在做什么。同时这个功能也有助于大人对小孩性格、生长环境的了解。
 
历史足迹查询
 
六、多监护人设置:一般的儿童智能手表都能设置一个或多个监护人,以防于一个人忙不过来时有所疏漏
多监护人设置
 
七、时间设置:这个功能就相当于普通的电子手表功能,它可以方便小孩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时间。
时间设置
 
八、SOS求救:当小孩遇到危险时,长按360儿童卫士界面上的一键求救功能3秒,手表机会发出求救信号。手表发出求救信号后,所有联系人的手机端立刻响起警报声,中间几乎没有出现缓冲时间。
 
SOS求救
 
九、电子驱蚊:这是针对夏天特有的防蚊虫叮咬功能,算是在儿童生活体验上的一种智能应用。
 
十、手表蓝牙脱落提醒:当手表从手上取下来时会发送报警信息给亲情号码,提示手表已被取下,这个功能是防止人为如人贩等强制性取下手表而导致家长无法及时了解小孩信息。
 
手表蓝牙脱落提醒
 
 
核心技术分析

儿童智能手表的核心模块包括三个方面:电池、GSM芯片、定位。
 
 核心模块
 
1、电池:在形状上,锂聚合物电池具有超薄化特征,可以配合各种产品的需要,制作成任意形状与容量的电池;
 
2、GSM芯片:现在国内儿童智能手表基本都用MTK6260/MTK6261来实现通讯功能;
 
3、定位:室外定位主要依靠卫星系统,室内则需要WIFI/基站等辅助定位。
 
 芯片分析
 
 
目前市场产品存在的缺陷和风险

基于当前可穿戴设备的产业化并未形成,整个产业链尚处于探索阶段的客观现实,相当部分创业企业还不具备研发,以及相关技术的控制与检测能力;再加上很大一部分创业公司是以“轻资产”为主,从产品的方案设计、零部件采购、产品组装、算法、云服务平台等都是直接通过相关的外包公司来获取,而公司自身则更多地侧重于营销包装的层面,手表的体验和技术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缺陷。
 
一、手表辐射问题

之前央视报道儿童定位手表在拨打电话时辐射之变化巨大,甚至超过超手机辐射1000倍。这个消息一出便引起市场争议,虽然这样的数据是否真实对小孩的伤害有多大暂时未有定论。不过,对于看不见的手表辐射问题在火热的市场下确实未引起厂商的重视。
 
二、信息泄露风险

我们都知道可穿戴设备一个关键的价值就在于数据化,佩戴在儿童身上我们可以借助于数据化,清晰的知道他的大致行踪,以及他的生活作息规律。这对于父母而言,是可以通过智能手表更好、更直观的了解小孩平时的一些生活规律;但另外一方面的危机似乎更大于当前所带来的正面价值。
 
由于智能手表将儿童平时的生活轨迹数据化,一旦信息出现不安全的因素,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恰当的比喻来说,本来对于犯罪分子来说,要拐卖一个儿童,或者是绑架一个儿童等犯罪活动需要对被犯罪对象进行蹲点,之后掌握其生活规律才能实施犯罪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蹲点行为就必然增加了其犯罪行为被曝光的概率。
 
但佩戴了智能手表之后,一旦我们无法保障服务器上的数据安全,对于这些犯罪分子来说,只要黑进服务器,一切的信息一目了然。当然,这是整个物联网时代所面临的问题,但对于以安全为首要功能、概念的儿童智能手表产品来说,这就是个大风险,也是个大问题。
 
三、手表续航能力低

由于电池技术的发展速度缓慢,续航能力一直是智能设备存在的硬伤,儿童手表也不例外。 虽然很多品牌宣称自家儿童智能手表的续航能力可以达到三至四天,但这只是单纯的续航能力。如果开启定位、通话、互动等应用,那么其续航能力可能就会下降至两天甚至一天。 
 
有些品牌说自己的续航能力是同类产品的两倍以上,实际上就是在功能上“偷工减料”。比如不设置后台定位、安全区域、历史轨迹等功能,只在前台开启定位。由于功能少,所以自然会省电,所谓的续航能力也会提高。 因此,单纯续航能达到三天或者四天其实意义不大,而且也会伤害用户体验,从而影响销量。
 
四、定位精度不够准确,外形扎眼

现在,市面上最精确的儿童智能手表的定位误差也在5米左右。虽然看起来并无大碍,但是,孩子容易走失的地点往往在人口密集的商场、地铁站等。一旦这种情况出现,这种程度的误差会使儿童智能手表形同虚设,因为它只能检测孩子的大概方位。
 
如果孩子是自己走失,这种大概方向的判断尚且可能起到一些作用,但是如果孩子是被拐走的,那么不法分子必定会很快注意到造型奇特的智能手表,又怎么会任由它实施定位功能呢?另外,很多智能产品都有被病毒入侵的风险,可能会有人会利用儿童智能手表来进行一些犯罪,造成不良后果。
 
五、市场不成熟,营销过度而产品性能跟不上

除了几个大厂商外,做可穿戴设备的公司很多都是在千元智能机普及后被击垮的山寨机公司,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火热,使很多这类公司跟风入局。所以不少厂家只是怀着从众心理在做这种产品,而并没有多少诚意在其中。
 
360董事长周鸿祎认为,儿童智能手表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有助于促进亲子互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呵护中快乐成长,这对于家庭和社会意义重大。由此看来,儿童智能可穿戴设备是一个潜力巨大并且有意义的领域。只是技术与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时间的积淀,这一行业目前尚未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所以要达到成熟,还尚欠火候。
 
 
未来发展趋势

趋势一:功能机转智能机,构建更加完整的生态系统 

随着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年中的主控平台升级,Andriod系统将会出现在儿童智能手表中,那么将会令儿童智能手表的生态有个更大的飞跃,更多创新的服务和应用场景出现。例如与其他一些儿童教育培训机构、儿童体检/医院机构的对接,都帮助儿童智能手表构建起更加完整的生态系统。
除了Andriod系统之外,还有包括安卓Wear、阿里YunOS、腾讯Tencent OS、百度云OS等。其中安卓Wear目前国内仅华为获得授权,其他厂商基本无法采用。Tencent OS已有智能手表应用案例,YunOS 5于近期正式发布,YunOS已有4000万装机量,中小厂商将更多受益。
 
趋势二:功能更多元随着操作系统更加智能

大概今年,儿童手表将丰富包括地图、定位、二维码、支付等功能。此外,还有语音识别、人机交互、教育应用、游戏控制等附加功能。目前已有儿童手表做语音识别的方案,其增加了两种语音识别系统,一是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二是百度的云语音系统。双重识别保障了高识别率。
儿童手表将肩负儿童智能管家的角色,除了安全、沟通、游戏等,还将会在身份验证、知识库及健康监护等技术领域上发力。在交互上,会强化实时视频及语音识别功能。
 
趋势三:屏幕越来越大

随着儿童手表更加智能,儿童手表的屏幕也越来越大,以满足更多功能上的应用。从市面上的主流品牌手表的迭代就可以看出,此前屏幕一般在0.66~0.98寸,分辨率在48x64、94x64,最近推出以及明年即将推出的主流产品屏幕尺寸达1~1.3寸,分辨率在128x64、128x128左右。

趋势四:电池续航力越来越强 
 
2016年,厂商为了不断推陈出新,智能化的儿童手表是趋势。但随着手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续航将成为最大的问题。功能机时代,儿童手表由于定位功能耗电量比较大,都需要每天充电。到了智能机时代,续航将成为其市场最大的阻碍。所以续航问题将是厂商最重视的技术之一。
相关资讯
国产突围!川土微电子CA-IF1044AX-Q1 CAN收发器:全链路自主化与EMC性能双突破

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浪潮加速,CAN收发器作为车载网络的核心通信接口,其可靠性与安全性成为产业链关注焦点。然而,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使得供应链自主可控需求迫在眉睫。川土微电子推出的CA-IF1044AX-Q1 CAN收发器,实现了从设计、晶圆制造到封测的全链条国产化,并通过欧洲权威机构IBEE/FTZ-Zwickau的EMC认证,成为兼具安全性与高性能的国产车规级解决方案。

“中国芯”逆袭时刻:新唐携7大新品打造全场景AIoT解决方案矩阵

在万物互联与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新唐科技以颠覆性创新奏响行业强音。4月25日,这场历时10天、横跨七城的科技盛宴在深圳迎来高潮,以"创新驱动AI、新能源与车用科技"为主题,汇聚全球顶尖行业领袖,首次公开七大核心产品矩阵,展现从芯片设计到智能生态的全链条创新能力,为半导体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半导体先进制程技术博弈:台积电、英特尔与三星的差异化路径

在2025年北美技术研讨会上,台积电正式宣布其A14(1.4nm)工艺将于2028年量产,并明确表示无需依赖ASML最新一代High NA EUV光刻机。这一决策背后,折射出全球半导体巨头在技术路线、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中的深层博弈。

嵌入式主板EMB-3128:轻量级边缘计算的工业级解决方案

随着AIoT技术的快速落地,智能设备对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硬件的需求持续攀升。华北工控推出的EMB-3128嵌入式主板,搭载Intel® Alder Lake-N系列及Core™ i3-N305处理器,以高能效比设计、工业级可靠性及丰富的接口配置,成为轻量级边缘AI计算的理想选择。该主板支持DDR5内存、多模态扩展接口及宽温运行环境,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智慧零售等场景,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从ASMI财报看行业趋势:AI芯片需求爆发如何重塑半导体设备市场?

作为全球半导体沉积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荷兰ASM国际(ASMI)近日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展现强劲增长动能。财报显示,公司当季新增订单额达8.34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4%,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8.08亿欧元。这一表现主要受益于人工智能芯片制造设备需求激增与中国市场的战略性突破,同时反映出半导体产业技术迭代与地缘经济博弈的双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