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蛮式发展造成国际恐慌 集成电路的出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6-06-24 阅读量:820 来源: 发布人:

【导读】随着中国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子工业在全球的比重持续增加,截止2015年,中国电子市场消费占全球25%,而中国集成电路行业有近70%的芯片依赖于进口,国产的MCU、MPU、DSP等被称之为产品大脑的核心技术芯片更是近乎为零。在中国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需求冰火两重天的境况下,中国电子行业该如何破局,实现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的零突破,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现状

之前,IBS公布了2005年到2020年全球电子工业生产规模的发展趋势,从2014年到2020年,集成电路将呈现直线增长的发展的势头。
 
全球电子工业产值
 
随着中国电子工业占全球比重也将持续增加,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但集成电路的自给率较差,缺乏核心技术支持,对外依存度很高。集成电路的核心技术部分MPU、MCU、DSP等的市场依旧为零。
 

 
中国集成电路面临的困境

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的进口额达到2307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6%,占全球的芯片的近70%,是中国目前为止价值最高的进口商品。
 
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
 
这其中,至少50%的进口集成电路随着整机又出口到国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始终处于制造者而非创造者的位置,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持,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不过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组装业而已。制造成本的盈利率极低不说还要经受同行业的竞争和相互厮杀。
 
中国购买的集成电路分类
 
以手机产业链为例,它的市场售价为749美元,而制造成本为4.5美元,仅占销售价格的0.6%,而中国的集成电路的制造行业仅靠着这0.6%的份额撑起市场。
 
中国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
 
前不久,美国对于中兴的制裁引起业界一片哗然,这不是中国第一次遭受类似的国际制裁,虽然此次制裁时间只持续了不到两周,然而对于中国的通信产业来说,损失也是相当严重的。无法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以及核心技术支撑,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只能受制于人。
 
中国发展受制于人
 
面对国际制裁,中国如何破茧而出?
 
1.开放双向的、共赢的全球合作,以制造业为基础,推动设计链的发展
 
集成电路核心技术发展的难点在于其研发周期长、投入大而收益小,在当今快速经济占领主导市场的前期下,很难融合资金大力研发,我们目前应该以制造业为基础,带领设计行业的发展与应用。
 
2.鼓励整机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IC的价值链是一个相当长且及其复杂,很少公司能具备完整的生产链上各环节开的发能力。中国目前的市场是相当庞大而零碎化的,研发设计团队难与各生产制造环节实现完美的配合,形成独立自主的产业链对于IC的研发设计有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3.利用互联平台,整合市场资源,实现设计的应用化
 
所有的设计都离不开最终的应用和市场推广,“当今社会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中国集成电路企业应当把握契机,结合服务平台,从应用端拉动集成电路的需求”,我爱方案网的刘杰博士在中国集成电路创新应用高峰论坛上说到。
 
我爱方案网刘杰博士发言
 
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虽然已有很多年,但其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野蛮发展的痕迹相当严重,距离成熟的市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现在需要学习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生态环境,不断创新,与全球同行共生、共赢、共同发展。
 
相关资讯
贸泽电子Mouser Talks Tech专访FIRST®创始人Dean Kamen

在这场独家专访中,Kamen深入探讨了FIRST在激发学生热情,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STEM) 领域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贸泽推出全新安全资源中心 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数字防御知识

生成式AI正通过大规模制造个性化、语法准确而且符合情境的攻击来重塑网络钓鱼格局。

氮化镓如何重塑电机控制格局:效率、密度与响应的全面突破

本文将分析氮化镓在电机控制方案中的核心优势,揭示其如何通过提升效率,减小体积等方式,为电机驱动系统带来质的飞跃。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