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第二季的《奇葩说》曾经讨论过一个问题,如果面临绝境,一百个人和一个人都没有错,但是两者只能选其一,你是选择救一百人杀一人还是救一人杀一百人?这是一个道德难题,掌握在个人手中的时候难以抉择,对科技产品来说也是难题,当科技与道德碰撞,无人驾驶应该怎么选?
瑞士巴士27日已经宣布上路“公测”;日本预计2020年让部分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百度宣布五年内生产出上路的无人驾驶汽车;谷歌已经多次测试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无人驾驶的消息不断,对公众而言无人驾驶汽车就像牵线者悬在半空的糖果,仿佛触手可及,但是即使你真的伸出手来,却又摸不到。
其实现在的无人驾驶的相关技术已经基本完善,但是在面临事故安全的时候,无人驾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面对安全事故的时候。比如当发生事故,无人驾驶车的乘客安全和路人安全发生冲突的时候,汽车应该优先保护谁?
针对这一问题,《Science》杂志的研究人员在去年下半年对美国居民做了 6 次调查,结果显示,有 76% 的被调查者表示:应该选择牺牲车上一名乘客而保障更多路人的安全,这样才更加道德。也就是说,在道德层面,大多数人都认为无人驾驶汽车应该采用「尽量减少 生命损失」的方案。这个时候民众是站在公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车主的角度。
人性都是自私的,当我们站在公众的角度,我肯定希望汽车不要因为车主的利益而牺牲我的安全,可是一旦无人驾驶普及,我们都成了无人驾驶的车主,我会愿意为了其他人的利益而增加我的驾驶风险吗?发生意外的原因不一定在人少的一方,因为我势单力薄,无人驾驶就默认舍弃我的利益去维护公众,这也是不公平的。
这对人来说都是一个进退维谷的难题,把它抛给无意识的生命体,将人的生命权利交给自动化的机器裁决,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又不能因为陷入道德困境就舍弃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所以目前来说实际应用和道德层面的研究要齐头并进,技术、政策、社会在责任方面更多的沟通、法律部门等等方面都在相应地完善进步才可以。
救一百人杀一人or救一人杀一百?无人驾驶汽车没有决定权,处理的方式还是在掌控算法的人类手里,将无人驾驶一步步地从概念中释放出来,还需要人类解决这些困境。或许未来的无人驾驶很酷炫,但是制造完美的道理上,我们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