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技术:仿生感测机器人能取代嗅探犬吗?

发布时间:2016-07-6 阅读量:75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融合生物学的解决方案可用于解决非侵入式或化学感测等问题,而且到处都复制了相同的设计与运算原则,因此,了解基本的嗅觉处理原则对于由生物学启发的工程解决方案不可或缺。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工程师团队们从蝗虫的嗅觉得到了灵感,开发出新式的仿生机器人感测系统,可用于嗅出爆炸物等安全应用。

该校工程与应用科学系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Baranidharan Raman并由美国海军研究室(ONR)获得了75万美元的赞助,利用这项高度灵敏的嗅觉系统为基础,开发出生物混合鼻。

Raman表示,生物感测系统较其他的同类型工程系统复杂,包括负责嗅觉感官的化学感测系统。虽然这种嗅觉感官是一种原始本能,但仍留存于许多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物种中。
机器人
“融合生物学的解决方案可用于解决非侵入式或化学感测等问题,而且到处都复制了相同的设计与运算原则,”Raman说:“因此,了解基本的嗅觉处理原则对于由生物学启发的工程解决方案不可或缺。”

多年来,以及在ONR的资金赞助下,Raman一直在研究蝗虫的脑部如何以相当简单的方式接收与处理感官信号。他和他的团队发现,气味激发在脑部的动态神经活动,让蝗虫能正确地辨识特殊的气味,即使是在其他气味共同存在的情况下。在其他研究方面,研究团队还发现,蝗虫可以被训练于辨识某种气味后,即使是在复杂的情况下也能顺利辨识出来,例如与其他味道重迭或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

“为什么要多此一举?何不直接利用生物解决方案?”Raman指出,“即使是最先进的微型化学感测装置也有许多传感器。另一方面,如果你观察昆虫的天线——其化学传感器所在之处,也有成千上百万的传感器以及各种类型。”

研究团队还打算在昆虫自由活动、探索与解碼在其环境中出现的气味时,监控其大脑的神经活动。

这种方法也需要低功率电子组件来收集,记录和传输数据。山塔努Chakrabartty,计算器科学与工程,在制定自己的自适应集成微系统实验室的微型电子产品的专家教授,将与拉曼合作开发的这部分工作。

这种途径也需要低功耗的电子组件进行收集、记录以及传送数据。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Shantanu Chakrabartty将与Raman合作,共同开发这项研究所需的组件。

研究团队还计划透过遥控的方式,用蝗虫作为收集样本的仿生机器人系统。多功能奈米材料专家暨该校材料科学助理教授Srikanth Singamaneni将开发一种由生物兼容丝制成的电浆“纹身纸”,可贴在蝗虫的翅膀(可产生微热),以及有助于透过遥控方式引导蝗虫朝向特定的位置。此外,镶嵌电浆奈米结构的纹身贴纸还可收集邻近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样本,让研究人员使用传统方法,为化合物的化学组成执行次级分析。

“在许多工程应用中,狗的嗅觉系统仍然是先进感测系统,包括国土安全和医疗诊断都仍在使用嗅探犬等,”Raman说,“然而,训练和制约这些动物所需的时间与困难度,加上缺少有力的译码程序以撷取来自生物系统的化学传送信息,对于更广泛的应用带来重大挑战。”

困难和进行训练和调节这些动物所需的时间,与缺乏鲁棒译码程序组合以提取来自生物系统的有关化学发送信息,姿势更广泛地应用一个显著挑战。

“我们期望这项研究能开发并验证这项基于蝗虫的化学感测途径,进一步用于侦测爆裂物。”
相关资讯
RSA240电流检测芯片:突破-5V~100V宽压采集的国产解决方案

在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储能及多节电池管理系统中,高精度电流检测是保障系统安全与能效的核心环节。传统检测方案常受限于共模电压范围窄、抗浪涌能力弱、温漂误差大等痛点。国产RSA240系列电流检测芯片的推出,以**-5V~100V超宽共模输入范围和0.1%级增益精度**,为高压场景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TMR134x磁开关芯片:高精度液位测量的工业级解决方案

在工业4.0浪潮推动下,液位测量作为过程控制的核心环节,其精度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化工、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的生产安全。传统霍尔传感器受限于功耗高、温漂大、响应慢等瓶颈,难以满足智能设备对实时性与稳定性的严苛要求。多维科技推出的TMR134x磁开关传感器芯片,通过隧道磁阻(TMR)技术突破传统局限,为高精度液位监测提供新一代解决方案。

英飞凌300mm GaN技术实现突破,2025年Q4交付客户样品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近日宣布,其基于300mm(12英寸)晶圆的氮化镓(GaN)功率半导体量产技术已取得实质性突破,相关生产流程全面步入正轨。根据规划,首批工程样品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交付核心客户,标志着英飞凌成为全球首家在现有大规模制造体系内实现300mm GaN工艺集成的IDM(垂直整合制造)厂商。

AI浪潮推高日本芯片设备销量,2026年有望突破5万亿日元大关

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SEAJ)7月3日发布修订报告,预计2025年度(2025年4月-2026年3月)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达48,634亿日元,同比增长2.0%,连续第二年刷新历史纪录。2024年度销售额同比暴涨29.0%至47,681亿日元,首次突破4万亿日元大关。更关键的是,2026年度销售额预计跃升至53,498亿日元(约合5.3万亿日元),年增10.0%,成为史上首个跨越5万亿日元大关的年度;2027年将进一步增长至55,103亿日元,实现连续第四年创新高。

2025年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华为以12%增速重登榜首,补贴政策缩减或成下半年变数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小幅增长1.5%。这一温和回升主要由华为与苹果两大品牌驱动,其中华为以12%的同比增速领跑市场,时隔四年重回季度出货量第一宝座,而vivo则以9%的跌幅成为前五厂商中唯一下滑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