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格局或要改变,看看各家厂商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16-08-1 阅读量:105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根据市场IDC调研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二季度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手机出货量3.433亿部,同比增长仅为0.26%,手机市场疲软。三星s7为今年主打热门款,稳固霸主地位;苹果创新力度不足,仍保持低迷状态;OPPO和vivo发展线下零售店销售业务,拓展低级城市零售商店;华为频掀专利战,积极拓宽海外市场...

“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饱和”,这是近一年以来手机行业人士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果不其然,市场研究公司IDC最新发布的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报告显示,上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433亿部,同比增长仅为0.26%,这已经是全球智能手机连续两个季度的增速降到1%以内了。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接近于饱和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接近于饱和

从最新的数据来看,全球智能手机格局发生了很大改变:三星依旧维持着霸主地位,第二名苹果则渐渐有了疲态,位于第三名、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以超越小米而自豪的华为,不得不警惕后面的两家国内小兄弟OPPO和vivo,至于曾经创造神话的小米,已经被划拨到“其他”里了。

三星霸主地位稳定 iPhone力不从心


在IDC发布最新智能手机报告的前两天,苹果和三星两大巨头也分别发布了最新财报,但结果却是悲喜两重天。

第二季度苹果共售出4039.9万部iPhone,虽然出货量超出预期,但仍比去年同期下滑15%,这已经是iPhone连续两个季度出货量下滑,并直接造成苹果营收、净利润持续萎靡。

三星则已经走出了过去一年多的低迷,净利润同比增长1.65%,超出分析师预期,手机销量也增长5.5%,达到了7700万部,比第二名苹果、第三名华为加在一起的总和还要多。

二者的差距被不断拉大

三星电子最新旗舰机型Galaxy S7在该公司的华丽转身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由于市场缺乏与之匹敌的产品,Galaxy S7今年意外地成为了爆款产品,其不仅有曲面屏与其他手机产生差异,而且还具有防水防尘等实用功能。

市场预计,三星电子Galaxy S7在第一季度售出1000万部,而在第二季度的出货量为1600万部,而且价格更为昂贵的曲面屏版的销量超过了平面版。

此外,三星电子更为简化的生产线帮助该公司降低成本,以便在当下竞争更为激烈的环境下生存。以往,三星总喜欢尽可能多地推出手机产品,以测试哪款会受消费者欢迎。不过,现在的三星在智能手机的战略与苹果不同,当苹果应对销量下滑扩展产品种类寻求新增长时,三星电子却在削减产品类型。

投行麦格理(Macquarie)的分析师丹尼尔•金(Daniel Kim)表示:“显然,三星电子在过去两年的困境中汲取了教训,他们在成本控制以及产品组合方面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

反观苹果,对于用户的吸引力大不如从前,主要因为它在创新上的乏力,甚至还一反常态地推出了屏幕较小、价格较为廉价的iPhone SE,这直接导致iPhone营收的下滑速度超过了销量的下滑。

再来看今年9月即将问世的iPhone 7,根据目前曝光的信息,这款苹果最新旗舰机仍然没有让人心动的创新功能,或许iPhone的低迷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OPPO和vivo的崛起速度惊人

在IDC这份的报告中,有两家公司显得颇为亮眼:步步高系的OPPO和vivo,在已经跻身全球前五后,两家手机厂商分别保持着136.6%和80.2%的惊人增长。
OPPO进入全球前五后的销量走势
OPPO进入全球前五后的销量走势
vivo进入全球前五后的销量走势图
vivo进入全球前五后的销量走势图

OPPO 和vivo成功的背后原因非常简单——放弃电子商务。与小米依赖网络销售不一样,OPPO和vivo避开了在线销售方式,重点关注线下零售店销售业务,特别是低级城市的零售商店,而且经常与销售商签署独家发行协议。这两家公司似乎非常清楚,低级城市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而这些地方的电商生态却还没有完善,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的建设,以及网上购物意识的养成。

有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这些努力措施已经让OPPO在整个中国市场建立了一个由20多万家零售店组成的网络。这些零售店都在销售针对年轻、节约预算的城市消费者而设计的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提供的数据显示,OPPO手机的平均售价为270美元,这个价格恰恰满足了二三线城市、县城乡村的需求。

IDC 中国公司研究经理金迪表示,2013年,许多智能手机公司开始尝试电子商务,但OPPO认为,智能手机的机会仍然在于线下零售商店。其理由就是,智能手机的核心客户仍处于物流并不发达的多个地域。零售商店可以方便消费者率先尝试OPPO手机,并为消费者提供大量的售后服务。

当然,OPPO和vivo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北京和上海等主流城市市场赢取消费者的青睐。两家公司需要提升自己在高端消费者当中的品牌影响力,从而实现更大的增长。但是这绝非易事。

中国一线城市的智能手机市场都被苹果和华为等高端品牌所主导,因此,要想挤进这些高端市场将会非常困难,这种难度要比向为了省钱的消费者销售中低端智能手机大得多,因为那里的用户不太愿意尝试非知名品牌的手机。

华为频掀专利战 不走小米的“下滑之路”

最后再来看下国产老大哥华为。本周,华为对外公布了2016年上半年智能手机业绩。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称,华为上半年手机出货量6056万部 同比增长25%;销售收入774亿元,同比增长41%。“去年华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为9.9%,今年上半年已达到11.4%,中国市场份额仍以 18.6%位居第一。”余承东说。

数据看起来非常光鲜,但华为的危机意识也是非常强烈。近一两个月以来,华为频繁在手机、通信领域掀起专利战,和三星、诺基亚、美国第四大运营商T-Mobile都产生了专利方面的纠纷。

由于专利积淀不足,小米的国际化战略动作比较保守,在印度等地区遇到了来自专利方面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小米手机的扩张,而华为则很清醒地意识到这点。

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日益饱和的情况下,华为也不得不将重心放到海外市场,余承东也多次表态,希望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超过苹果、三星,所以频繁发起专利战,或许是华为准备的一个重磅武器,树立起自己技术过硬的形象、带动自己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有力传播,并形成牢固的第一阵营格局。

相关资讯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解析:逆势增长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边缘计算新引擎:瑞芯微RV1126B四大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半导体IP巨头Arm:季度营收破12亿,AI生态布局能否撑起估值泡沫?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Arrow Lake的突破:混合架构与先进封装的协同进化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