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20 阅读量:198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衡量电池性能好坏,有以下几个重要指标:
手机、平板、穿戴设备中的锂电池,这个领域是最简单的。因为这些设备里只有一块锂电池,而且基本都是三元锂电池。三元的意思是三种元素:镍、钴、锰、这种锂电池的正极材料Li(NiCoMn)O2,不是完全一样的,会根据使用要求对三种元素的配比做调整。
一、充放电倍率
在数码设备中使用的电池通常对此项要求很低。你很难一个小时内把满电的手机用到自动关机吧?也没人会设计一个续航只有1小时的数码设备。至少都可以续航3小时,所以电池的放电倍率达到0.3C左右就能满足需求,充电要求往往也很低,通常3-4小时充满的数码设备大家都能接受,所以充电上对电池提出的要求也是0.3C左右。
不论国产还是松下、三星之类的进口锂电池,1C放电是最起码的规格,数码设备对电池放电的要求都远低于电池行业的普遍标准。充电倍率上和电池行业目前能做到的基础指标大致相当,如果没有极特殊设计一般也不用担心。
OPPO的电池闪充特性,对充电提出了较高要求。最近手机行业出现了特例,以OPPO为代表提出了快充的特性,实际上对电池厂商提出了特殊需求。以OPPO最新的N3来说,VOOC闪充承诺30分钟充满75%的电量,这算下来就是1.5C的充电电流,是普通手机电池充电倍率的10倍,N3卖3999元也贵的有道理,起码这个电池就会比一般电池贵一、二倍。
二、充放电循环次数
数码设备中,手机算是使用强度最高的产品,我们按一天一充计算,循环次数是500次就是500天寿命,这样算对吗?其实是脱离了使用条件,所以是错的。500次的循环指的是1C放电,0.3C充电下连续循环500次,电池容量还剩最初的80%。但我们平时使用手机放电倍率远小于1C,往往是0.01C-0.5C之间。所以循环次数通常可以700次后还有80%电量剩余,这已经2年时间了,手机也快过时了。苹果在这方面设计的很精明,它有意不使用大电量的电池,不但可以获得轻薄的优势,还因为2年后你必然要换下一代iPhone了,干嘛非要多花成本在电池上呢?至于有一些人一年就明显感觉续航少了,也是确有原因的,之后分析。
随时保持100%电量并不好,其他数码设备,比如平板电脑,电池充放周期就更久了,但有时也会发现不到2年续航就明显下降了。
锂电池为啥会爆?
锂电池的原理咱们都知道啊,所谓的锂离子脱嵌,其实就是锂离子在阴极和阳极之间不同的往返抽插抽插,似魔鬼的步伐……抽插时间长了的后果,大人们都知道,那就是阴极和阳极的材料会变松,然后电芯的体积就会变大。这也就是咱们常见的手机电池用时间长了后会鼓包的原因。
这种现象,在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中,会更加明显。因为这些电池的正负极材料本身的单位可充电量就更高,所以在锂离子嵌入的时候体积增大也就更明显。
下面的图表是目前主要手机品牌的电池规格参数,我加入了松下最近两年为特斯拉提供的18650电池参数。
可以看到,在手机中,三星Note 7的电压和能量密度都是最高的,而且三星Note 7使用的也是1.2C的快充技术,也就是充电电流在4.2A,远超大家熟知的5V/1A的充电规格。
而在这种电芯体积随着充电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电芯隔离膜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作为隔绝电芯正负两极防止短路的薄膜,隔离膜在这种情况下要能够经受住这种膨胀变化,绝对不能抽插两下就被撕裂了。
按照三星自己的分析,这次Note 7的爆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这个隔离膜上。
隔离膜设计在电芯里的使用,要考虑两个方面。
首先是电芯隔离膜在正负两极之间的延展量够不够,有个专用名词叫Overhang。这种安全余量的设计,首先是为了防止在电芯膨胀收缩的时候,能有足够的余量来保证对正负两极的全隔绝。其次是为了保证在电芯除水工序中,隔膜会因为热收缩而变得太短,以至于影响绝缘性。
因为手机电池只有一块,所以这种短路对手机带来的危害最明显。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如果电池品控不好,几十个或者上百个单体电芯出现这种短路,后果只能更严重。所以,我们也非常希望国内的电动车厂家除了狠抓品控,更要深钻电池管理系统。
不信看看上面表格中特斯拉用的电芯高达800Wh/L的能量密度,所以特斯拉采用了现在最复杂也是最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既然咱们COPY能力这么强,那就多COPY特斯拉。嗯,我想说的是,汽油车自燃的几率远超电动车。
另外一个就是隔膜本身所带的异物。因为隔膜成品在进入电芯生产线之前,是像胶带那样一捆一捆的,所以很容易沾上一些很小的颗粒,像啥灰尘、员工操作时掉下来的颗粒,甚至电池正负极材料的颗粒等等。这些颗粒很可能就会扎破隔离薄膜,毕竟这个膜的厚度只有20到30微米之间,尤其是汽车用的动力电池,往往在20到25微米之间。
所以,随着电池容量越高,密度越高,充电电压越来越高,锂电池裸电芯的绝缘性就越重要。三星SDI这次的失误确实罕见,但也给所有的电芯品牌,以及手机、汽车品牌敲了一次响亮的警钟。
全球科技巨头三星电子即将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4月至6月)业绩预期不容乐观。综合伦敦证券交易所SmartEstimate等权威市场预测数据,三星本季度营业利润预计将仅为6.3万亿韩元(约合46.2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大幅下滑39%。这将是三星电子连续六个季度以来录得的最低盈利水平,凸显出该公司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据行业权威渠道确认,高通已正式取消双供应商计划,终止与三星在下一代旗舰芯片Snapdragon 8 Elite Gen 2(代号SM8850)上的合作。该处理器将完全由台积电采用第三代3纳米制程(N3P)独家代工,此前规划的三星2纳米版本(代号Kaanapali S)已被移除产品线。
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国制造商凭借核心技术优势加速海外扩张,重塑产业格局。最新行业数据显示,这一趋势在今年前五个月表现得尤为显著。
随着半导体产业向1.4纳米(14A)先进制程迈进,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三大晶圆制造巨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全球代工格局面临深度重构。
在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储能及多节电池管理系统中,高精度电流检测是保障系统安全与能效的核心环节。传统检测方案常受限于共模电压范围窄、抗浪涌能力弱、温漂误差大等痛点。国产RSA240系列电流检测芯片的推出,以**-5V~100V超宽共模输入范围和0.1%级增益精度**,为高压场景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