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27 阅读量:136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图:ST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CARLO BOZOTTI
Carlo Bozotti分析说,一方面,ST的研发投入很可观,在研发方面具强大竞争力,即便是在整合后的全球半导体市场中,ST凭借宽泛的产品组合仍在讲究全面解决方案、讲究生态系的市场中具强劲竞争力。另一方面,ST也有竞争的方法和底气,有强健的资金结构,现金充足。今年7月份ST刚完成了一个8000万美元的并购,此次并购获得的技术和产品对ST来说至关重要,将使ST对NFC相关产品可进行更好地整合,提升其性能,同时优化其相关应用。预计收购之后可带来每年3亿销售收入的提升。
Carlo Bozotti同时指出,在第二季度开始,ST的净收入环比增长5.5%,第三季度也将呈现这一走势, ST已“在路上”稳健前行。
法以立本 锁定汽车业和物联网
以往ST凭借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在多元化的市场中高奏凯歌。如今,面向市场的需求变化与自身的优势对接,ST的策略也更加聚焦,正所谓法以立本。Carlo Bozotti着重指出,ST在2015年全年69亿美元营收基本来自于智能驾驶和物联网应用,未来将更加聚焦这两大领域。
物联网虽囊括了计算、模拟、连接等技术,但市场极其碎片化。Carlo Bozotti对此指出,物联网的共性在于一是数据处理与安全,因而需要超低功耗、强大计算能力、不同程度的安全性;二是感知和处理,传感器和驱动器非常关键。三是连接,物联网需不同要求的有线及无线技术连接,云平台极为关键。四是信号的调整和保护;五是功率器件和电源管理。“建构物联网关键在于是否有相应的产品组合覆盖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Carlo Bozotti强调说。
在趋势层面,融合的趋势已在显性化。Carlo Bozotti举例道,一是从连接性来说,比如LoRa 与MCU的整合、蓝牙和MCU的整合;二是射频+MCU等的融合。
ST执行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Marco Cassis (柯世盟)则剖析了物联网不用应用领域的发展与需求。他指出,在物联网领域,ST瞄准智能硬件、智能工业、智能家居以及智能城市四大应用,不同应用有不同的侧重。
图:ST执行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Marco Cassis (柯世盟)
“智能家居关键的技术包括低功耗无线连接、电源管理和高精度模拟芯片、传感器等。智慧城市基本的感知系统是必须的,但除此之外需高功率器件,此外连接不仅仅限于Wi-Fi等,还需要LoRa、Sigfox等。智能工业同样包括感知、大功率,让工厂变得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并符合有安全功能的标准认证。而智能硬件中超低功耗处理器、MEMS、功率器件等必不可少。” Marco Cassis详细分析说。
此外,在新兴的VR/AR和无人机等市场,ST亦已然洞察。Marco Cassis表示,VR/AR市场已然兴起,不仅需要传感器,更要求传感器结合应用所需的特定功能,如auto power,以及高精度要求。在无人机领域,电子转速控制、云台控制、感知、电源管理、飞行控制单元等全面的方案是决胜市场关键。
术以立策 依仗多元化产品、技术和生态
汽车和物联网市场的新走势带动IC需求不断增长,成为IC业征战的重镇。在这些领域“逞强”的IC厂商不可谓少,且都各有拥趸,ST如何“术以立策”?
Carlo Bozotti表示,ST的策略核心是依托于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生态系统。在物联网产品层面,ST拥有诸如MCU、传感器、信号调节和保护、无线IC、功率器件和电源管理等应用所需的全部关键技术和产品,并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提供优化的开发板设计。在汽车应用领域,ST可提供丰富的产品组合,从标准芯片到复杂数字ASIC、从驱动器和开关到ADAS视觉处理器和雷达收发器等,可满足安全、动力总成、车载信息服务等应用需求。Carlo Bozotti说这番话是有数字为证的。毕竟,在业界的几次“豪门恩怨”之后ST仍稳排汽车IC前三;发动机管理、ADAS市场排名第一;在汽车信息娱乐市场排名第二。
如此宽泛的产品线,相关制造技术和新材料研发的支撑至关重要。Carlo Bozotti着重提到,为了支持应用所需的产品和技术,不仅需要先进的、可大规模量产的半导体技术,还需不断创新。
“如FD-SOI制程技术,可相比降低50%以上的功耗;BiCOMS和硅光电技术,对数据中心以及5G通信架构非常重要;BCD已达到第九代的技术,更加优化;MOSFET技术层面,ST在高压和超高压MOSFET市场久负盛名;在碳化硅(SiC)技术方面已成功将先进的SiC二极管和MOSFET应用到汽车领域,在中国市场获得极大关注。” Carlo Bozotti谈起技术来如数家珍。
依托于全面的产品和技术,并采取强有力的市场举措,ST依此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的生态圈。Carlo Bozotti解释说,这涵盖三大方面:一是进一步扩大客户数量,包括核心大客户、渠道客户、线上客户。最近采用Adobe技术的新网站 ST.com上线、各种形式的线上和线下市场营销和支持活动将渐次推进。二是推广主要产品和方案。ST有明星产品STM32的开放式开发板,以及众多的参考设计,可确保客户更快捷开发产品。同时ST提供垂直市场解决方案,覆盖各应用领域。三是与全球的渠道商、分销商推进强有力的合作,ST总营收的三成来自于营销伙伴的渠道。
因利制权 中国市场成重中之重
ST的“道法术”相得益彰,但对于市场仍需因利制权。在ST去年财报营收中,亚太地区的贡献超过了五成之多,其中中国占据了三成的重要贡献。“在中国市场,ST的关键词和重点仍是‘增长’。” Marco Cassis强调,“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为何对中国市场如此有信心, Marco Cassis拿汽车市场来说明,他表示,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在不断增长,2010-2020年复合增长率将会达到6.9%,比全球其他市场发展更快。此外,中国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在提高,汽车不断向中高端化方向发展,代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增长强劲。另一方面,汽车网络化、提高安全性和环保使汽车IC成本占比不断上升,中国汽车主动安全、自主驾驶、新能源、动力总成、车载信息娱乐等应用领域的IC成本占比增速最快。因而,ST将在中国加大投资,不仅要加快,而且要“飞快”。
为实现高增长,除继续挖掘在中国的5700名员工、一个制造中心、两个研发设计中心、14个销售代表处以及多个应用实验室的潜力之外,Marco Cassis 还表示,ST业已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产品开发规划,全面考虑到中国市场的需求,与大客户、大学合作一起开发针对中国市场应用的专门解决方案,中国本地化团队可最大程度支持客户和合作伙伴;同时,ST积极与中国本地分销商、渠道商合作,加快拓展中国的大众市场。
“目前ST获得的成效显著:产品研发和应用支持能力提高20%,中国客户支持能力提高100%。” Marco Cassi最后总结说。
全球科技巨头三星电子即将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4月至6月)业绩预期不容乐观。综合伦敦证券交易所SmartEstimate等权威市场预测数据,三星本季度营业利润预计将仅为6.3万亿韩元(约合46.2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大幅下滑39%。这将是三星电子连续六个季度以来录得的最低盈利水平,凸显出该公司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据行业权威渠道确认,高通已正式取消双供应商计划,终止与三星在下一代旗舰芯片Snapdragon 8 Elite Gen 2(代号SM8850)上的合作。该处理器将完全由台积电采用第三代3纳米制程(N3P)独家代工,此前规划的三星2纳米版本(代号Kaanapali S)已被移除产品线。
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国制造商凭借核心技术优势加速海外扩张,重塑产业格局。最新行业数据显示,这一趋势在今年前五个月表现得尤为显著。
随着半导体产业向1.4纳米(14A)先进制程迈进,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三大晶圆制造巨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全球代工格局面临深度重构。
在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储能及多节电池管理系统中,高精度电流检测是保障系统安全与能效的核心环节。传统检测方案常受限于共模电压范围窄、抗浪涌能力弱、温漂误差大等痛点。国产RSA240系列电流检测芯片的推出,以**-5V~100V超宽共模输入范围和0.1%级增益精度**,为高压场景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