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试水智能硬件 拿特色产品方能有出路

发布时间:2016-10-21 阅读量:172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icyxu

10月10日下午,网易的首批智能硬件产品在其商城ai.163.com上率先开放预购,正式进军智能硬件领域。其中包括智能插线板、小方盒智能插线板、便携充电器等5款产品。


网易试水智能硬件 拿特色产品方能有出路
  
据了解,网易在智能硬件上的野心很大,除了以上几款产品,它的目标是全面进入智能家居、穿戴设备、健康医疗领域。理想虽然美好,但现在看来,这也只不过是网易又一个新方向的探索和尝试。不少业界人士认为,网易做智能硬件实属不务正业,不过是一场瞎折腾罢了。
  
智能硬件本身就是一种伪需求
  
可以说,大多数的智能硬件产品都是以团队自身意向为出发点的,因此便缺乏严谨的行业认知。没有了市场调查,产品也就多以赚取眼球导向,缺乏实用性以及用户痛点,到头来只是一个噱头而已。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期待智能,于是“智能穿戴”、“智能健康”、“智能家居”等各种概念应运而生。但是,这些简单堆砌的产品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与其宣传时定义的“智能”含义大相径庭,对于用户来说,其体验与期望值更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总的来说,智能硬件仍然处于早期阶段,还未达到真正使用价值的地步。其实,说了几年的智能硬件,一直处于一个“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往往是概念听起来让人神往,但产品却几乎无人问津。从品种上来看,如今的智能硬件已经是五花八门,深入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但消费者还是抱着一个看热闹的态度,除了智能手机不愿再尝试一个“不太实用”的设备了。

  
产品战略失误,缺乏竞争优势
  
关于是不是伪需求我们暂且不谈,毕竟一二线的互联网巨头都已涉足到这一领域,网易此时进入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就目前的产品战略来看,网易也有无脑跟风之嫌。
  
从平台优势来看,小米、网易、360这些第二梯队的互联网公司自然无法与BAT相抗衡,因此它们更要另立门户打造自己的玩法,于是,小米、360纷纷通过自身产品线来形成自身势力范围内的垂直小生态。围绕着小米手机为中枢的生态圈,小米发布了包括小米手环、耳机、路由器等在内的一系列智能产品;而360则主打安全牌,其推出的360随身WiFi、儿童卫士手环、360智键等相关产品也颇具亮点。相反,网易对智能硬件的布局则似乎像是在乱弹琵琶。
  
我们知道,网易的主营业务是游戏、门户和邮箱,鉴于此,网易做智能硬件也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考虑未来生态圈的建设。但是,智能插线板、便携充电器这些所谓的智能产品,却显示不出网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不少网友吐槽,网易只不过是把几块钱的淘宝货贴上高逼格的标签,然后高价出售罢了。

  
供应链问题依然是硬伤
  
目前,智能硬件还处于发展阶段,难以对产品进行批量生产。而量产则是考验供应链能力的决定因素,没有量的支撑,任何加工制造业都是难以生存的。可见,很多智能硬件在这一点都遭遇了瓶颈,既不能保证订单量和生产线体的可持续性,也不能保证员工操作的熟练性来降低成本。
  
智能硬件对产品工艺和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尽管网易强势进入智能硬件领域,也同样面临产品质量等诸多方面问题。除此之外,产品做出来之后,销售渠道也依然是个问题。做为一个互联网公司,网易的销售还局限于线上,即通过、易信进行售卖,但是其线下渠道却几乎为零,这一点网易也不得不考虑在内。
  
总之,网易选择试水智能硬件领域,不得不说是一次巨大的冒险行为,尽管丁磊的稳重性格造就了网易低调沉稳的企业基因,但这种纯粹的投机主义实在不甚明智。我们可以说网易有资本,不怕失败,但面对各大巨头的混战局面,网易还需拿出具有自身差异化与特色产品。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窥见电池灵魂:BMS数据采集如何成为电动时代的神经末梢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强强联合!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温补晶振(TCXO)核心技术解析:8大关键参数决定系统时序精度​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