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机器换人”的现状如何?

发布时间:2016-10-25 阅读量:1020 来源: 发布人:

昨日,东莞召开中央外宣媒体聚焦东莞创新驱动发展座谈会。记者在会上获悉,目前全市科技型企业超过500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986家,在2015年,备受外界关注的“机器换人”项目已达881个,总投资近70亿元。



座谈会上,针对东莞“机器换人”项目是否导致大量产业工人面临失业的问题,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器换人”项目所替换下来的工人更多是在内部消化,整体工人人数并未减少。


创新成果:

科技型企业超5000家 

座谈会上,副市长杨晓棠对全市的创新成果进行了介绍。

据介绍,目前全市科技型企业超过500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986家,高企后备入库企业达到776家;以企业为主体新引进了省、市创新科研团队数量分别达到26个和18个;国家高企、后备高企、省创新团队数量均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与此同时,全市创新能力水平快速提升。2015年,全市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为147.88亿元,占GDP比重达2.36%,同比增长16.3%,增幅在珠三角各市中位列第一。2016年1~8月,东莞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33814件和19187件,分别同比增长50.51%和16.81%,均位居全省第4位。

  
媒体关注:

“机器换人”致工人失业?

座谈会上,“机器换人”项目备受媒体关注,有媒体提问表示,自机器换人以来,外界传言东莞有大量产业工人面临失业。 

对此,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张宇晴回应称,目前东莞产业工人人数并未减少,整体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其表示,“机器换人”是在企业的一条生产线或者几条生产线中推广,或许会在其中一些生产线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人,但是在拓展其他业务或者增加其他产能时,还是需要相应的工人。“因为‘机器换人’的企业整体规模是扩大了很多,所以换下来的人很多都是在内部进行消化。虽然也不排除有些工人转移到了其他行业,但总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

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吴世文表示,东莞工业长期缺工,这也逼着企业去推广“机器换人”,通过“机器换人”,也能够提升企业的制造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杨晓棠认为,“机器换人”所换的,更多的是脏、危险、环境恶劣的岗位,这一措施减少了对工人的身体伤害,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也倒逼着企业推广“机器换人”,“现代社会的竞争最终仍是人才的竞争,在推广‘机器换人’的同时,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劳动者的转岗培训,使产业工人更加适应产业转型的需求。”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窥见电池灵魂:BMS数据采集如何成为电动时代的神经末梢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强强联合!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温补晶振(TCXO)核心技术解析:8大关键参数决定系统时序精度​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