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用于桥梁监结构监测维护案例

发布时间:2016-10-26 阅读量:1066 来源: 发布人:

随着国内物联网及智慧城市的发展和普及,桥梁的健康检测、桥梁重要结构部位的养护,都离不开传感器技术的支持。下面,咱们就一起看看传感器技术在合肥、无锡两市桥梁结构监测中的最新应用。

300多个传感器可将桥梁结构变化数据远程发送至监测平台。

1.合肥将为市区桥梁加装300多个桥梁监测传感器

合肥市区桥梁每天车来车往,就好比人体,每日劳累,难免会生病。10月23日,该市55座市管桥梁已完成常规体检项目,均无异常现象。另外,市政部门正在构建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系统,其中包括金寨路高架桥和繁华大道跨南淝河大桥2座城市桥梁的结构监测系统建设项目。

据计划,该项目将在桥梁上贴身放置一批全天候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可以非常敏锐地捕捉到细微变化,桥梁一旦出现结构安全和超载风险,可及时发出远程预警信息。

据悉,该项目前端系统将在繁华大道跨南淝河大桥主跨和金寨路高架桥的7联典型桥跨结构上共安装约387个传感器,监测桥梁的索力、应变、倾角、位移、挠度、加速度、结构温度等变化,收集的数据通过开发软件的分析,可实时掌握桥梁健康状况,并为桥梁维护、维修提供支撑,确保桥梁安全受控。

无锡市采用物联网传感技术监测市区桥梁

2.无锡桥梁支架更换施工采用传感技术遥控指挥

无锡市辅仁高中门前的南桥,每天有大量师生经过,桥梁安全性极为重要。近期,在对桥梁结构性检测中发现,桥梁出现了一些毛病。为此,该市滨湖城管市政养护处适时启动了南桥大修工程。

今年南桥的主要维修项目是更换桥梁支座。10月19日上午,南桥桥洞下数十名工作人员开始对支撑桥梁的结构物支座进行更换。在现场,施工单位设置了18个千斤顶,通过高密度的传感器遥控指挥,将桥梁的51块梁板顶起4毫米,然后由施工人员更换全部102个支座。

由于维修精度控制要求极高,这次施工采用的同步顶升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均是国内比较先进的技术,精度可达1毫米。大修主要依托这些先进技术装备在桥下进行,不会影响桥面正常通行。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窥见电池灵魂:BMS数据采集如何成为电动时代的神经末梢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强强联合!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温补晶振(TCXO)核心技术解析:8大关键参数决定系统时序精度​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