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可穿戴新型电池:可折叠弯曲,可自我修复功能

发布时间:2016-10-25 阅读量:1002 来源: 发布人: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看好柔性医疗传感器、健身追踪器等设备的应用前景。但如何为这些柔性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是一个不能绕开的难题。现在我们普遍使用的锂电池不仅无法在弯曲的情况下工作,还有可能引发爆炸或者泄露有害物质。好消息是,复旦大学、三星高级研究所和三星研发部的科学家们研发的一种新型电池将会大大降低这种风险,因为它能让破裂的电池具有自我修复能力。


该电池的电极由具有自愈能力的纳米碳管组成,它们作为电池的基质平行地排列成层状。而在这些纳米层之间,填充了纤维凝胶和含水硫酸锂。由于没有溶剂作为电解质,所以他们的柔韧性和复原性要更好。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电池折断,只需将断层黏在一起即可重新使用。电池内部的可修复聚合物能够在数秒钟内重新融合、相连,从而让其恢复原有的性能。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多次折断,这种电池依旧保持着良好的自愈能力。

该电池的另外一个优点在于它是封闭式的,其内部稳定、无毒、不易燃的纤维凝胶,不会像传统电池一样在分解时泄露内部的有毒电解质。
相关资讯
三星电子Q2财报凸显AI芯片困局,营业利润同比骤降55.9%

韩国三星电子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其半导体业务遭遇严峻挑战。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55.9%至4.6万亿韩元(约33亿美元),创近六个季度新低。营收虽小幅下滑0.1%至74万亿韩元,但环比降幅达6.5%,反映出业务持续性承压。

联发科英伟达GB200芯片终端上市,AI PC迎量产浪潮

全球半导体巨头联发科与英伟达联合打造的GB20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终端产品,已获得宏碁、华硕、戴尔等七大PC品牌厂商导入。自7月起,搭载该芯片的AI超级计算机DGX Spark及相关设备正式进入量产交付阶段,标志着消费级高性能AI硬件的商业化落地。

长鑫科技冲刺A股:LPDDR5量产突破,全球DRAM市场份额加速扩张

近日,证监会官网披露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鑫科技”)已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材料,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辅导机构由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证券联合担任,标志着国内最大DRAM芯片制造商的资本化路径进入实质性阶段。

工业富联2025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AI驱动云计算业务爆发式增长

工业富联(601138.SH)于7月7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数据显示,公司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达67.27亿至69.27亿元,同比增幅47.72%至52.11%;上半年净利润区间为119.58亿至121.58亿元,同比增长36.84%至39.1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增长动能更强,二季度同比增幅达57.10%至61.80%。

专为安全而生:意法L9800八通道车规驱动器解析与竞争优势​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对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车身控制系统、热管理模块等关键功能需满足严格的功能安全标准,同时面临紧凑化设计挑战。意法半导体推出的L9800车规级8通道低边驱动器,正是为解决这些核心需求而生的创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