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物联网方案面临的难题:安全隐患怎么破

发布时间:2016-10-25 阅读量:1121 来源: 发布人: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给市场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很多风险和隐患。如今随着越来越多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专家们担心嵌入式系统将给企业带来严重安全风险,而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种风险或者无法缓解这种风险。


有些人担心非传统联网设备的增加可能意味着为攻击者提供更多潜在切入点来入侵企业。同时,很多这些设备都属于嵌入式系统范畴,该领域的专家担心,从嵌入式技术令人担忧的历史来看,这种技术可能给企业带来最严重的安全风险。

传统上来看,嵌入式设备包含很小的芯片组,并有“精简版”操作系统—这通常是Linux。企业中最常见的嵌入式设备是U盘——该设备曾用来加载臭名昭著的Stuxnet恶意软件,以及联网打印机,甚至还有现在的硬盘驱动器固件——最新曝光的Equation间谍软件就存在其中。

然而,物联网的出现让该类别的设备正迅速增加,物联网将网络功能扩展到广泛的设备中,这些设备以前从没有过这种功能,例如恒温器和冰箱等办公设备。这样一来,企业可能很快就会发现他们网络中出现更多新的攻击点,并且,专家并不确定这些新一代嵌入式设备是否已经解决了前一代的安全漏洞。

根据安全咨询公司ChosenPlaintextPartners首席技术官BenjaminJun表示,嵌入式系统历来都会使用大量专有组件,并没有与其他系统共享太多共同电路,这意味着当发现漏洞时,由于成本或资源限制,漏洞不太可能得到修复。

Jun称,现代嵌入式系统已经不再是这种模式,它们开始与其他流行移动设备共享一些相同的内部系统组件(例如ARM芯片),但嵌入式设备通常必须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受到支持,这又会导致一些新的问题。

“手机更新换代很迅速,但嵌入式系统往往会使用更长时间,”Jun称,“手机快速迭代的过程并没有出现在持续使用10年到20年的嵌入式设备中,调试这些设备的团队会继续向前发展,所以安全过程很有限。”

Jun表示,除了嵌入式系统需要的支持水平,即使有可用的软件更新,企业可能都会忽视这些设备,因为从支持和升级方面来看每节点成本更低。

“笔记本电脑成本相当高,但这些成本是合理的,因为你知道更多笔记本电脑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但是打印机或者智能温控器呢?”Jun称,“对于增量价值被认为很低的东西,你愿意花多少成本来确保其安全性?”

根据Jun表示,最常被忽略的嵌入式威胁之一是VoIP会议电话和其他有麦克风的设备,其中麦克风可以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打开来记录敏感信息。

这仅仅只是个开始。物联网的普及意味着企业将面对更广泛类型设备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就是说,除了U盘和打印机,可穿戴设备和其他尖端设备都可能会进入企业网络,而且通常它们没有内置安全控制。

同样地,智能恒温器或冰箱等设备将带来新风险,并且,这些设备的支持责任可能很模糊,因为它们可能属于物业管理者,而不在企业IT部门的职权范围。

安全的设计


专家指出目前还不知道在长期来看新的嵌入式设备是否将比过去嵌入式系统得到更好的支持,但保护嵌入式设备的关键是在一开始就安全地设计设备。

“你必须在一开始设计硬件和固件时,就确保它们可以防止恶意软件访问或物理篡改,”Imation公司分公司IronKey工程和产品管理副总裁KenJones表示,“固件可以在现场进行升级来修复漏洞和安全漏洞,这非常常见,但在你进行这个过程时如果没有全面思考,你将制造更多问题。”

根据Jones表示,安全的设计包括防止对设备的物理篡改、加密以及固件数字签名。很多老旧的嵌入式系统需要在现场执行更新,相比之下,企业应该更喜欢使用数字签名固件的系统,这些固件不仅在安装之前会检查安全性,在第一次运行之前也会进行检查。但这可能很困难,所以企业可能需要改变嵌入式设备政策。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是关于允许什么连接到网络,使用端点保护来阻止除白名单产品以外的设备,”Jones称,“这应该会让企业非常严格地明确哪些可以连接到网络,我认为我们将会看到企业开始限定允许联网的设备。”

WindRiverSystems公司IoT解决方案高级主管AlexanderDamisch同意这种说法。Damisch建议企业安全地设计自己的基础设施,这可能包括在发送或接收企业网络的数据之前对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因为很难检测嵌入式固件中的恶意软件,监控流量是关键。

“这就是说,企业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管理个人设备,这是用户不喜欢的事情,”Damisch称,“但另一种选择是,让用户根本就没有访问权限。最关键的不是阻止个人设备,而是让用户知道系统被设计成这样,这可以帮助员工更容易地接受这种做法。”

Damisch还主张,对网关背后或虚拟系统中的易受攻击嵌入式系统进行隔离,这通常是更具成本效益的做法,并允许更新网关规则来阻止新的威胁,毕竟嵌入式系统可能会变化,因为它们没有被设计为经常更新。

“重新设计很困难,因此,你应该找到安全薄弱的地方,要么把它放在虚拟系统,或者在前面部署网关,从而监控和加密其中的所有流量,”Damisch称,“安全应该是从开发过程就开始考虑的因素。”
相关资讯
乐鑫科技2025H1业绩预增:物联网芯片龙头盈利跳涨,新兴场景驱动高增长

7月7日,物联网无线通信芯片设计龙头企业乐鑫科技(688018.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多项核心财务指标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显著超出市场预期。

英飞凌PSOC™ 4 HVMS:革新空间受限汽车应用的MCU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智能化浪潮推进,人机交互(HMI)与执行器控制需求激增,但传统MCU在高压集成、空间占用及功能安全方面面临挑战。英飞凌科技(FSE: IFX / OTCQX: IFNNY)推出全新PSOC™ 4 HVMS系列微控制器,通过高压集成与先进传感技术的融合,为汽车电子设计提供高性价比、高可靠性解决方案。

光迅科技2025年H1业绩预增超55%,算力投资驱动高端光器件需求爆发

全球领先的光电子器件供应商光迅科技(股票代码:002281)于7月7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2,348万元至40,69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0,870万元实现55%至95%的强劲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区间为31,112万元至39,460万元,同比增幅达50.47%至90.84%,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

三星电子Q2财报凸显AI芯片困局,营业利润同比骤降55.9%

韩国三星电子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其半导体业务遭遇严峻挑战。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55.9%至4.6万亿韩元(约33亿美元),创近六个季度新低。营收虽小幅下滑0.1%至74万亿韩元,但环比降幅达6.5%,反映出业务持续性承压。

联发科英伟达GB200芯片终端上市,AI PC迎量产浪潮

全球半导体巨头联发科与英伟达联合打造的GB20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终端产品,已获得宏碁、华硕、戴尔等七大PC品牌厂商导入。自7月起,搭载该芯片的AI超级计算机DGX Spark及相关设备正式进入量产交付阶段,标志着消费级高性能AI硬件的商业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