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支持活动、锻炼、睡眠等模式,可以记录营养情况,拥有智能闹钟、健康提醒等功能。其内置的电池可以坚持10天,振动马达非常实用。其简约的设计风格也可以起到饰品的装饰作用。
据我爱方案网分析,大概两年前,戴个智能手环,还看起来有些极客范儿,但现在,恐怕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再买新的智能手环了。现对2016年我国智能手环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于是已经有厂商决定退出:Jawbone决定停产Up系列手环,并有可能卖掉自己的蓝牙音箱业务。
从之前公布的可穿戴市场的数据来看,Jawbone还处在智能穿戴品牌的“Others”中,Fitbit 25.9%的市场份额,与小米的15.4%和苹果的14.9%,都是Jawbone难以追赶上的。目前Jawbone的估值也从去年融资时的30亿美元腰斩到15亿美元。
不得不说,Up手环的发展之路一直都不太平坦。由于将全部的零部件分散排列在手环中,早期的第一代Up手环就因为容易被损坏,被消费者冠以“三月死”的称号。在后来进行改进,推出了几款新品后,Up智能手环系列又受到了当时以Apple Watch和Moto 360为代表的智能手表的冲击。
不止Jawbone,全球的智能手环市场如今并不景气。业内巨头Fitbit即使靠着自家的可穿戴设备业务在去年六月上市,但如今不到一年的时间,股价就跌了一半多。
Misfit原本专注于产品的功能与健康领域,在意识到市场衰减后,推出的新品Misfit Ray将定位转为了外观更为时尚的饰品,而不是专业运动配件。
2015年年底,Jawbone决定裁员15%(虽然只有60人),并且决定关闭纽约办公室。曾经在接受专访时Jawbone的CEO Hosain Rahman还表示:自己对Up手环的未来充满信心,并且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是不同的领域,市场份额不会互相侵占。但现在来看,Jawbone已经不准备死撑Up手环了。
当然,停产Up手环并不意味着Jawbone将完全退出智能穿戴市场,在接受Tech Insider专访时Hosain声称Jawbone计划推出一款临床级的健康设备。
除了生产智能穿戴,Jawbone还是一家杰出的蓝牙音频设备厂商,但根据Fortune的消息,去年Jawbone蓝牙音箱在美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减至5%,如今Jawbone也可能将卖掉自己的蓝牙音箱业务,转而专注于健康和可穿戴领域。
智能手环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对目前不少可穿戴厂商来说,自己面前有两条路:是发展技术,转向更为专业的健康设备,还是将自己的手环或手表“轻智能化”,保留基础功能,外观设计为时尚范儿十足的饰品。
智能手环的运动的功能不会消失,但也许未来不会有一种产品品类叫做智能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