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害怕登革热病毒了 谷歌黑科技帮你杀灭这些蚊子

发布时间:2016-10-27 阅读量:1552 来源: 发布人:

在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里,经常有大量蚊虫出没。远望这座公园,环境看上去是不错,适合休闲。可是身临其中,经常会被蚊虫困扰。苦于租房附近没有更好的跑步场所,小编经常穿着长衣长裤匆匆绕着公园跑几圈,然后匆匆跑回家,以免遭到蚊虫的“亲吻”。

看到谷歌的这则新闻,如果谷歌的黑科技实验成功,我们在郊外野游时是不是再也没有蚊虫的困扰了。

以下为新闻内容:在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位于加利福尼亚的一座生物安全研究所里,昆虫学家们正在努力繁殖一批蚊子。

未来,这批蚊子将会被运到 Alphabet 旗下的医疗健康公司 Verily,在那里,科学家们正寄望于用这些繁殖出来的蚊子做一项有趣的研究。

在非洲,每年通过蚊子传播的登革热病毒,会导致至少 7 万人丧失生命,在一些热带地区,蚊子甚至是比饥饿、犯罪更可怕的杀手。禽流感、埃博拉病等许多通过血液传播的大规模传染病,都能通过蚊子传播扩散。可是,如果想为这些地区的人们预防这些疾病,你至少需要给每个人提供蚊帐,抗疟药物,和数以千万计的杀虫剂,这是个巨型工程。


但是,如果蚊子的数量可以大幅减少呢?

这就是 Verily 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项目。具体来讲,Verily 希望可以利用生物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减少一种被称为「埃及伊蚊」的入侵蚊子物种,这一特殊物种是潜在致命性疾病登革热、寨卡、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的已知携带者。

具体做法则是通过 AI 中的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来辨别蚊子的性别,再向辨别出的雄性蚊子注射一种名为沃尔巴克体(Wolbachia)的天然细菌,这种细菌注射后会使雄蚊不孕。之后再将这种不能生殖的雄蚊放出,以此来让越来越多自然界中的雌蚊产出不能孵化的虫卵。这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杀虫方式之一,只要投放几百万没有生殖能力的雄蚊就能消灭一整个社区的蚊子。

其实过去也有很多公司在研究基因改造昆虫的灭虫方法,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过去的研究人员多是通过人工辨别蚊子性别,这种方法效率极低,而且众所周知,雄蚊子是靠吸食花蜜为生,但雌蚊却是要吸血的,一旦分辨错误将注射了细菌或病毒的雌蚊放出去,就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但是 Verily 突破性的使用了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来识别蚊子,公司正在开发的算法能通过几乎无法用肉眼检测到的细微特征,快速区分雄性和雌性蚊子,使效率和准确率大幅提高。

Verily 公司原本隶属于 GoogleX 实验室,今年早些时候才独立出来成为 Alphabet 的子公司,他跟智能家居公司 Nest、光纤公司 Fiber 一样,是 Alphabet 众多独立子公司里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收入的公司之一,其目前经营的项目包括:能检测糖尿病指标的智能隐形眼镜、供给帕金逊患者使用的 LiftwareSpoon 智能勺子,以及为了建立健康人体的图谱,从人群中抽取遗传和分子信息的 BaselineStudy 研究、健康检测手环等。

但是说起该项目的盈利,项目负责人 Linus Upson 却没什么自信,毕竟消除一个地区的蚊子要比发布一款新产品困难的多,这不是简简单单一个公司就能够做到的事情,Verily 之所以在项目早期的时候就将该项目相关细节公开,就是希望能在未来执行的时候获得更多相关组织和公众的支持。

在 2016 上半年,公司已经为这个项目投入了近 16 亿美元,当然这样的投入也遭到了很多投资人的不理解,但 Upson 解释,之所以研究这个领域也是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寨卡病毒已经不再是拉美地区的专属,16 年的早些时候,迈阿密地区也出现了第一起病例。就像最伟大的发明最开始也都没有考虑过如何商业化,只要这件事件存在价值就值得去做。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硅谷巨头们将目光放在了大的公共医疗卫生问题的解决上,上个月,扎克伯格夫妇放话要投资 30 亿美元用于攻克本世纪「所有的重大疾病」。此前,比尔盖茨也曾投资 4000 万美元用于资助研究这种为蚊子绝育的技术。而谷歌,从 2007 年开始就在着手对基因技术的探索了,除此以外,谷歌在医疗大数据和药物研发上也颇有建树。

在中国,不少公司都把硅谷巨头们的发展方向奉为圭泉,但除了 AI、VR 这些更加先锋的概念,这些硅谷巨头们在公共安全卫生方面的努力,其实更值得国内的科技大佬们学习。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窥见电池灵魂:BMS数据采集如何成为电动时代的神经末梢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强强联合!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温补晶振(TCXO)核心技术解析:8大关键参数决定系统时序精度​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