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机到地震预警,抗震救援科技有温度!

发布时间:2017-08-11 阅读量:177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andytang

九寨沟7.0级地震牵动所有华夏子孙的心,相比于引起广泛关注的玉树地震和更早的汶川地震,这次地震发生在移动互联和产业互联蓬勃发展的时期,也给这次地震预警和救援带来了鲜明的科技色彩。九寨沟灾情迅速引发全民关注,拥有技术优势的科技企业们纷纷在第一时间投入到援助灾区的行动中,承担起了社会责任。


一、科技企业助力地震救援


1、移动对阿坝地区和附近地市开启免停机服务;联通派出多支抢险队伍,加强灾区网络监控;电信在四川全省开启免停机服务。目前,九寨沟景区的固话、宽带和4G网络都已保证畅通。


2、阿里巴巴公益官方微博发文,表示阿里巴巴紧急启动救灾机制,集全集团力量参与救灾。阿里旗下飞猪、高德、手机淘宝、支付宝、农村淘宝以及菜鸟网络均作出响应,积极参与救援。


3、上月,腾讯公司与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达成战略合作,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将依托腾讯位置服务大数据,帮助进行防灾、减灾、救灾决策。在本次灾情发生后,腾讯公益上线“九寨沟地震救在壹线”筹款项目,截至8月9日2点55分,已经筹款579,902.45元。


4、京东物流在地震发生后则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积极开展精准救灾和快速有效救灾工作,首批救援物资已于9日凌晨从京东位于成都的园区发车。


5、华为中国区官方微博发文,华为与运营商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第一时间成立通信保障专项组启动应急通信保障,对受灾地区通信设施进行核查。


6、百度则在百度贴吧的四川吧、九寨沟吧置顶寻人报平安贴;此外百度地图已更新了九寨沟最新的路况信息。


7、大疆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使用无人机勘探灾情,在保障救援人员自身安全的同时,还能通过对现场情况的航测、追踪,为灾情救援提供安全可靠依据,加快搜救速度。


8、此外,易到、神州专车、首汽约车也都在第一时间结合平台资源,投入此次抗震救灾。快手、秒拍等视频社交平台上也在实时推荐灾情视频条目。


在天灾面前,国内各大科技公司表现非常优秀,第一时间出人出钱出力支援救灾,各司其职,为抢险救灾贡献自身力量。


二、科技让地震预警成为可能


几乎在九寨沟地震发生的同时,地震预警(ICL)App在不到20秒的时间内连续发布了5条推送,提前71秒为成都市的用户提供预警信息;提前19秒为甘肃陇南市发出预警;汶川居民也通过电视上出现的地震,及时获得地震预警信息。

这套预警系统的研发团队,正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这次预报,其实已经是这套系统第38次成功预警我国的破坏性地震。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官网图


人们迫切希望能预知这类灾难——从每次地震发生时出现的各种云朵、动物“预言者”就可见一斑。但事实上,全人类都还没有破解“地震预警”这一难题。在了解“地震预警”这个世界性难题的关键点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

“地震预警”则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纵波(P波,主要使地面上下颠簸)比横波(S波,主要使地面左右颠簸)传播速度不同而产生的时间差,与时间赛跑,在威力更大的横波到达预警目标之前对外发出预警。

“地震预报”则是指的是在地震发生之前,预知地震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从而快速将人员提前撤离地震区,关闭次生灾害源,将地震灾害降低到最低。

因此,地震预警对于信息时效性与准确性的要求是前所未有的,传统的地震定位与算法基本不能在预警系统中使用。而这两个模块也就成了全球地震监测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也正因为如此,地震预警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地震预警原理示意图


这次在九寨沟7.0级地震中发挥效用的ICL地震预警系统,分为地震监测,预警信息分析和处理,预警信息发布,以及预警信息接收和应用4个环节。

在地震发生时,它能够利用地震危险区域布设的高密度台网对震源进行监测,进而通过检测仪将检测到的关键信息发送至预警中心畸形分析处理,然后预警中心再通过各种信息接收终端发布预警信息给用户,最终用户接收信息并进行避险。

很多人也许会有疑问,只能提前几秒到几十秒的地震预警,到底能有多大作用?大家可别小瞧了这短短几十秒。

有数据表明,普通建筑在遭遇地震时大约可以抵御地震袭击约12秒后倒塌。譬如在汶川地震发生时,四川省地震局位于地震重灾区的地震观测站内,没有抗震设防的围墙是在地震波到达10秒后倒塌的。同时,由于人们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不太容易能快速而准确的判断情况,地震预警系统能够帮助人们在地震发生时快速判断,增加逃生成功的可能。



除此之外,地震预警系统还可以有效避免高铁,燃气管道等工程遭受地震后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燃气管道为例,若能在地震波到达之后短时间内关闭管道,就能有效控制燃气泄漏的数量而降低火灾或者爆炸的风险。

而距离震中越远,受到地震影响较小的地区,则有更多时间接收预警并作出反应。只要安装了相应预警软件,并且在平时做好地震发生时的紧急避险、逃生预案,地震发生时的生存几率将大大提升。


三、科技有温度


科技的代名词更多是智能、超前、炫酷,但在灾难面前,它多了一个注解:温暖。

从网民在社交媒体自发进行现场直播,到科技公司积极参与救援展现科技力量,一切科技手段都在帮助灾民,更快获得帮助,争取更多生存可能。从地震预警系统,到灾区实时地图;从无人机,到救援机器人;从通畅得通讯,到及时的物流,科技一次次带给人们温暖。

有温度的科技,不仅是会算数,能聊天;不仅是知你心,懂你意;更是危难时的助手,天灾前的屏障,排忧解难。

相关资讯
全球封测市场双轴驱动:技术升级与区域重构引领未来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前十大封测厂商合计营收达415.6亿美元,同比增长3%,呈现出“成熟领导者稳健、区域新势力崛起”的双轴发展态势。日月光控股(ASE)以185.4亿美元营收稳居榜首,尽管同比微降0.7%,但其规模仍为第二名Amkor(63.2亿美元)的近三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封测企业表现亮眼,长电科技(JCET)和通富微电(TFME)分别以19.3%和5.6%的营收增速位列第三、第四,天水华天(TSHT)则以26%的增速成为前十大厂商中增长最快的企业。

AI驱动下的全球芯片市场巨变:英伟达登顶,传统巨头跌出前十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的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6830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5%。这一增长主要由人工智能(AI)相关芯片及高带宽内存(HBM)的旺盛需求推动,而汽车、消费电子和工业领域则因市场需求疲软出现收入下滑。在此背景下,行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英伟达凭借AI芯片的爆发式增长跃居营收榜首,而传统功率与模拟芯片巨头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ST)则跌出前十名。

脉冲防护性能提升30%!解析Vishay D2TO35H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核心优势

随着电动汽车与工业自动化对电路可靠性要求的提升,高脉冲防护能力功率电阻成为关键器件。威世科技(Vishay)推出的D2TO35H厚膜功率电阻,通过AEC-Q200认证,脉冲吸收能力达15 J/0.1 s,较前代产品提升30%。该器件采用TO-263(D2PAK)封装,在+175°C环境下的功率耗散维持35 W,热阻低至4.28°C/W,为高复杂度车载系统提供稳定性保障。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分析报告:政策驱动与品牌博弈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跟踪报告,中国平板电脑市场迎来显著增长,总出货量达852万台,同比增长19.5%。消费市场在“国补”政策推动下表现强劲,商用市场则因需求疲软略显低迷。本文结合行业动态与厂商策略,深度剖析市场格局及未来趋势。

半导体行业DRAM价格年内首涨:供需逆转下的市场新动向

2025年5月初,三星电子正式与主要客户达成DRAM芯片供应价格上调协议,DDR4均价涨幅达20%,DDR5涨幅约为5%,这是三星自2024年以来的首次调价,标志着持续一年的DRAM价格下行周期正式转向。与此同时,SK海力士、美光等头部厂商同步跟进提价策略,涨幅分别为12%和10%-12%。行业数据显示,PC用DDR4 8Gb(2133MHz)产品现货价格在4月环比上涨22.22%,创2024年4月以来最高单月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