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16 阅读量:309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sunny
在AI、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推动下,智能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智能医疗是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能够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以帮助获取和分析庞大的医疗大数据,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大大提高医疗质量和供给量,并最终降低公众的医疗成本。
近几年来,互联网+与医疗的跨界融合给健康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就连BAT百度、腾讯、阿里也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动作不断。据相关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医疗市场将增至1.2万亿,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还有许多空间待发掘。而对于中国来讲,把握住人工智能+医疗这场热潮中的“风口”,将会是一次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目前,国内面向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尚未出现明显的“独角兽”,大多处于初创阶段,这与国外现况差距不大。有报告显示,2014年至2016年国内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活跃度逐年走高,融资数量上升明显,其中65%以上的融资事件都是千万级和亿级别。另一方面,我国已发布80多条全国性政策和多条医疗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助推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化加速,可见该领域发展潜力之巨大。
本期方案超市就为大家奉上八大热门智能医疗方案,包括高精度蓝牙体温仪、呼吸监控、心电监护、多功能健康检测仪等方案。更多优质方案请戳【方案超市】,输入对应关键词搜索即可。
方案一:高精度蓝牙体温方案
应用领域:医疗健康
方案类型:成品
本方案采用低成本、低功耗及高精度的智能蓝牙温度测量芯片。该芯片支持蓝牙 4.0 BLE 协议,待机时间长,可直接支持纽扣电池供电;温度测量精度高,并支持历史温度数据读取,能够保证重新连接后温度监测的连续性,适用于体温监测、物流仓储温度监控,及其他连续温度监测应用。
方案二:多功能健康检测仪
应用领域:医疗健康
方案类型:成品
本多功能健康检测仪具有血压、心率、血氧、体温、心电、呼吸率测量功能,适用于普通家庭的日常健康监护、参数监护,也可用于高血压患者、发烧病人、缺氧病人的长期监护。血压测量袖套周长为22-36cm。本产品支持IOS及Android操作系统,适用蓝牙4.0以上各类型智能手机。
方案三:wifi蓝牙智能体脂秤方案及成品配套
应用领域:医疗健康
方案类型:成品
本方案采用四电极BIA体脂算法,采用LED隐屏显示,可使用充电锂电池,支持蓝牙/wifi数据传输,自带APP以及微信小程序功能,也能为客户定制app及微信小程序方案。本方案公司可定制成品,也可出售整套PCBA。
方案四:便携式心电监护仪方案
应用领域:医疗健康
方案类型:成品
该方案包含心电监护仪软硬件,可广泛用于医院、流动医疗点及社区医疗站;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心脏病专科医院,能够24小时动态监测各年龄阶段用户有无心电异常事件发生。该方案的控制软件还含有专家智能分析功能,可自动发现病态心电事件,并记录事件的发生时间及40秒病态心电图。本方案采用51内核单片机,可将串口输出事件数据传输到家用微型计算机、笔绘仪、喷墨打印机上显示。
方案五:非接触呼吸监控模块
应用领域:医疗健康
方案类型:模块板卡
本方案是基于SMT32的非接触呼吸监控模块,采用UWB技术,能够实现3M以内、-26dbm超低辐射功率、98%以上精确度的测量结果,可以通过USB和WIFI进行传输,外围接口以及功能应用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且提供基本的APP设计。
方案六:超声洗脸刷方案控制板
应用领域:医疗健康
方案类型:模块板卡
本方案主要运用超声波原理让洗脸刷上的细毛震动,从而达到高效无刺激的清洁和按摩效果。并且现在科技发达,清洁后的洁面仪放在无线充电器上,能通过自带的烘干系统让刷头干燥,并且让蓝光消毒,让消费者下次使用的依旧是干净刷头。加上无孔设计,易于清洗,也防止了,病原体的滋生。长期使用,能有效去除雀斑、黄褐斑、还有青春痘和痘痕,对改善皮肤松弛、眼袋、黑眼圈也有良好的作用,还能帮助洗面奶形成高密度的均匀泡沫,彻底清洁脸部,并达到美容保健的作用。
方案七:幼儿穿戴温度计
应用领域:医疗健康
方案类型:模块板卡
本方案在硬件上主要包含SN8P2949电路、蓝牙CSR1000通信电路、温度采集电路。硬件与手机通过蓝牙(蓝牙4.0)连接通信,在手机APP上可显示实时温度,且温度精度达0.1度,可连续监测1周时间;在关机状态下,电池可连续供电1年以上的时间。
方案八:单导和五导心脉仪
应用领域:医疗健康
方案类型:模块板卡
该方案中的单导心脉仪可为用户提供日常心脉数据,五导心脉仪则可提供医疗级数据,具有集成度高、价格低、体积小、携带方便及待机时间长的优势。且该方案商可为客户定制所需的Form Factor板。
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导体企业Rapidus于7月18日宣布,已成功试产国内首个2nm晶体管,标志着该国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这一进展是日本耗资5万亿日元(约合340亿美元)半导体复兴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重塑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在2025年RISC-V中国峰会的“高性能计算分论坛”上,Andes晶心科技CEO林志明正式发布了公司最新一代64位RISC-V处理器IP——AX66。该产品基于RISC-V国际基金会最新批准的RVA23 Profile标准,专为高性能计算(HPC)、AI加速及边缘计算等场景优化,标志着RISC-V生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成熟。
随着电子设备复杂度的提升和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已成为制造商面临的关键挑战。传统EMI测量方法效率低下,难以捕捉瞬态干扰信号,导致测试周期延长、成本增加。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推出的新一代PXE电磁干扰(EMI)测量接收机,通过突破性的1 GHz实时无间隙扫描技术,将测试速度提升3倍,显著优化了EMC认证流程,为工程师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测试解决方案。
全球电商及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近日对其核心利润引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部门实施新一轮裁员。据公司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本次调整涉及销售、市场及技术解决方案团队,受影响岗位达数百人。这是继4月影视与硬件部门优化后,亚马逊2024年内第三次公开披露的裁员计划,反映出企业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持续业务重塑。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边驱动器(High-Side Driver)在车身控制模块(BCM)、LED照明、电机驱动等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圣邦微电子(SG Micro)推出的SGM42203Q是一款专为汽车电子设计的24V双通道高边驱动器,具备模拟电流检测、高可靠性及智能保护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电阻性、电容性和电感性负载驱动。本文将深入解析该产品的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及典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