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助力无人驾驶公交在深圳起航,就在十月底!

发布时间:2017-09-21 阅读量:399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andytang

如果你要乘公交,上车却发现驾驶位是空的,方向盘还会自己动,你心中一惊,可千万别被吓着!十月底,无人驾驶公交或将在深圳正式上路!



智能公交 全面来临


无人驾驶的研发正在全世界如火如荼的开展,如今无人驾驶公交车都要来临。9月18日,在深圳公交出行宣传周及无车日活动启动仪式上,巴士集团董事长余钢在出席活动时透露,今年10月底将在南科大等地实验两条无人驾驶线。



公交出行的公交智能化将不断升级!将在每辆公交车上都配备破窗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监控驾驶员行为和疲劳程度,为市民安全到站保驾护航。同时将不断完善智能调度系统,方便用手机进行公交出行线路规划和车辆实时查询,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构建智慧交通产业发展生态圈。


在快捷支付上,深圳已经走在了前列。目前,深圳已有B683路、12路、17路、213路等四条公交线路,实现了手机扫码支付;同时,全市公交车也上线了“扫码建议通道”,方便通过扫描贴在各公交车车窗上的二维码。


无人驾驶 华为助力


这次公布的无人驾驶公交小路中最大的亮点无疑就是无人驾驶技术。巴士集团将与国家智能运输中心、华为公司等合作,共同研发无人驾驶技术,试验推出无人驾驶路线。



作为坐落在深圳的华为,除了享有地理的优势外,无人驾驶研发上早已厚积薄发!



早先华为设计总监微博上所展示的“Honor”概念汽车渲染图


早在今年2月,华为就被曝出目前正在进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研究,并和清华大学进行了深度技术合作,并且投入巨大。其实,华为造车早已启动,并且似乎走得更快。据供应链方面透露的信息,华为的“智慧城市”计划,涉及到的开发人员达到数千人,而无人驾驶研发是其中的一部分。


今年7月18日,华为宣布联手深圳警方,打造智慧交通。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帮交警实现业务创新,让曾经每天7亿条“废弃”的交通数据运转起来。华为不仅仅在技术上已有积累,而且在深圳已经收集了大量了交通数据,助力巴士集团实现深圳公交无人化驾驶势在必行。


大胆尝试 勇于探索


回顾一下人类认识汽车的过程,19世纪的人会说:汽车,哎这玩意儿我开过,又慢,又贵,还冒黑烟,还常常坏。我还不如用马车呢。所以即使在当年的美国,汽车上路也需要每行驶3英里就需要停下来,不是因为汽车需要休息,而是汽车驾驶者需要停下车向空中释放一颗照明弹,以警告过往的马车,以防止汽车轰隆的马达惊扰了马匹。现在回想看来,那个时候的人们很好笑。


如今无人驾驶来临时候,很多想到的是中国目前的交通路况:违规的司机、乱窜的行人,加上与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混行的道路。其实我们遇到和汽车刚刚发展起来时候同样的问题,那么这么复杂情况下无人驾驶公交可能实现吗?


但是深圳是一个创业的城市,任何有点想法的年轻人,都愿意跳出大公司的藩篱,哪怕从小小的生意开始,慢慢积累原始资本。创业,这个词在深圳诞生之初就植根于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骨髓里。


敢于积极探索的深圳此时做出了大胆的尝试,积极布局无人驾驶技术。现在的中国,当新技术来临的时候已有更大的包容度,而不是固步自封,自我局限。


车子会更聪明,更自动化是未来趋势,未来20-30年就可以做到无人驾驶。


从辅助驾驶技术开始,比如安全报警、自动巡航、自动泊车、动态调整发动机区间等,同时在路径上,从限定条件的自动驾驶到最终无人驾驶。


在公共交通领域,由于线路固定、专用道行驶、车速较慢、距离短的特点,从整体上降低了对场景识别、安全控制等算法的要求,具备实现无人驾驶的基础条件。在技术上,由辅助驾驶实现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另一方面公交车后台调度系统的智能化。


无人驾驶的公交出现,将会极大地降低司机工作强度,甚至以后不再需要司机,同时自动驾驶的公交会像地铁一样更加准时。为了试行公交自动驾驶,城市管理需要不断地完善城市交通系统,而这种公交也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200多年前,因为汽车的出现,马车夫突然失业,但他们成就了人类出行方式的大变革;

30年前,因为互联网的兴起,信件投递员一夜消失,但他们成就了人类联系方式的大跃进;

20年前,因为数码相机的出现,让胶卷巨头柯达顷刻倒闭,但他们成就了今天更完美的手机拍照;


如今,无人驾驶的出现,将让司机很快失业,但他们一定能成就一个更安全、更有序的崭新交通。无人驾驶已是大势所趋,未来,或许只有真正热爱驾驶的人,才会自己开车。


机器是智能的,但人类是智慧的。未来,不再需要我们去做简单重复的体力脑力劳动,但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创造。机器是冰冷的,但人类是温暖的。一切有温度的服务,都是机器无法取代的疆域。


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不仅要与竞争对手赛跑,还要和自己赛跑,还要和时代赛跑!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一切都在觉醒,人类变革了世间一切,今天终于轮到了变革自己!

相关资讯
英特尔俄勒冈州裁员潮未止 芯片业转型阵痛冲击区域经济

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消息,2025年7月 —— 全球半导体巨头英特尔在其美国重要的研发与制造基地俄勒冈州的裁员行动仍在持续。据最新内部及行业消息披露,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该州员工规模已缩减至近十年最低点。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这并非终点,英特尔计划在俄勒冈州启动新一轮人事精简方案。

面板厂商减产难抵需求疲软 6月电视面板价格拐点显现

2024年6月,全球电视液晶面板市场出现显著转折。行业数据显示,主流尺寸面板大宗交易价格结束连续9个月的涨势,迎来周期性下跌。其中55英寸Open Cell面板均价环比下降2%至127美元(约合人民币915元),32英寸产品跌幅达3%至36美元(约合人民币260元)。此次价格回调标志着面板行业供需关系进入重新平衡阶段。

台积电2025年Q2财报:AI需求驱动业绩超预期,3nm制程占比提升

全球半导体代工巨头台积电(TSMC)于7月17日公布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在人工智能(AI)需求的强劲推动下,营收与盈利双双超越市场预期,延续了显著的成长势头。

全球EDA巨头整合收官:新思科技成功并购Ansys,瞄准310亿美元融合市场

北京时间2025年7月17日晚间,全球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及半导体IP巨头新思科技(Synopsys, Nasdaq: SNPS)正式宣布,成功完成对工业仿真软件领导者安似科技(Ansys, Nasdaq: ANSS)的收购。这笔交易最早于2024年1月16日公布,初始价值估值约为350亿美元,最终在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附加限制性条件后获得批准,成为全球科技并购领域2025年的标志性事件。

意法LEOPOL1:突破低轨卫星电源抗辐射与成本困局

全球低地球轨道(LEO)卫星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北美、亚洲和欧洲需求激增。私营航天企业主导的新太空产业链,将低成本卫星通信与遥感服务变为现实。面对严苛的太空辐射环境与严苛的成本控制要求,传统电源方案捉襟见肘。意法半导体凭借深厚技术积累,推出专为LEO设计的LEOPOL1点负载降压转换器,为卫星供电系统树立全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