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25 阅读量:226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andytang
我们在做MCU产品开发时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或麻烦。这里分享几个跟硬件或工具有关的案例,抛砖引玉,期望看官能有所启示,适当的时候能帮上你。
案例1、STLINK连接不上
某客户使用STM32芯片做产品开发,发现STLINK总是连接不上。
单纯说STLINK连不上目标板,原因往往很多。连接线接错啊、电源有问题啊、驱动固件有问题啊,等等。具体到该案例,客户这些方面都没发现问题,它使用的山寨版STLINK,通过杜邦线将STLINK上的SWCLK/SWDAT/GND与目标板的SWD接口相连。当它将连接线的长度从50多厘米改为10cm时就正常了,看来连接线太长了。
因为连线问题导致无法调试的情况,也不少见。记得有一次客户使用STM32F2芯片开发,当他使用STLINK Utility软件尝试连接目标板时,发现怎么也连不上,死活就是找不到原因。无奈之下建议过去一起看看。我带上一套官方STLINK过去,用我的STLINK及USB连线一连就OK。很快发现是他的那跟USB线有问题,客户瞬间哑然。原来栽在那根线上面。
这里顺便多说几句。ST官方的STLINK的有个VDD脚要外接目标板的电源,用来检测STLINK是否与外面目标板相连。另外,目标板也必须自行供电,STLINK是不对外供电的。毕竟它根本不知道目标板可能会需要多大的功率。至于山寨版STLINK另当别论,是否有隐患自行斟酌使用。
案例2、串口显示不正常
某客户使用STM32芯片做产品开发,使用串口打印输出到PC上时发现显示数据异常。
调试时使用串口打印输出很常见,经常也有人在这里遇到点麻烦。单从异常来讲,原因依然不少。比如:UART本身的参数配置问题;PC端驱动问题;PC端串口助手的参数配置问题;线路连接问题;USB转串口适配器的问题等。几经折腾,后来客户发现,当换了另外一个串口助手软件后一切正常了。这个好像也经常有人碰到。
案例3、调用I2C发送功能后总线被拉低且无任何输出
某深圳客户,使用STM32L0开发产品时用到I2C外设,它反映初始化后,调用HAL_I2C_Master_Transmit()函数,发现在调用发送后,I2C总线被拉低无任何波形发生。
刚开始以为是时钟和时序方面的问题,反复排查和使用官方提供的现成I2C工程项目比对测试,异常依旧,只差没怀疑芯片质量问题了。后来发现硬件焊接时出现短路情况了,排除故障后I2C工作正常。
我也曾见过有人使用USART或CAN时将TX/RX管脚接反的情况。这些无意之错,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但小问题,小细节可以让人栽打跟头,浪费时间、耗时耗力。分享这些,愿各位的产品开发顺风顺水。
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根据金升阳官方技术白皮书数据显示,其最新发布的LM-R2S系列机壳开关电源通过8项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了工业供电设备在功率密度、环境耐受性及能效表现的三维突破。作为LM-R2系列的迭代产品,该系列解决了传统工业电源在设备小型化与复杂工况适配性之间的矛盾,为智能制造升级提供了高可靠性的供电保障。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存储器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DRAM与NAND Flash现货价自2月止跌回升,带动行业库存去化加速,需求端逐步回温。威刚科技董事长陈立白指出,存储器原厂自2024年末起减产调控供给,叠加AI服务器、智能终端等新兴应用需求增长,推动市场价格走出低谷。根据TrendForce数据,尽管此前预测Q1合约价可能下跌,但实际现货市场受备货动能及库存策略影响,价格反弹超预期,成为威刚业绩增长的直接推力。
MediaTek于5月14日正式推出天玑9400e旗舰移动平台。作为天玑系列的全新力作,该芯片凭借全大核架构设计、第三代4nm制程工艺及多项创新技术,在计算性能、能效管理和AI应用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为智能手机用户提供更卓越的游戏、影像与通信体验。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5月14日发布的《2025年4月ICT进出口趋势》报告,韩国4月信息通信技术(ICT)出口额达18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创下有记录以来4月份的最高值。同期贸易顺差为76.1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半导体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强劲表现。然而,对华、对美两大核心市场的出口增速显著放缓,反映出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