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0-11 阅读量:113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andytang
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推动全球电能使用和管理智能化浪潮,推出新的模块化电力线通信(PLC)调制解调器芯片组。新芯片组让设备厂商能够灵活地设计电表、智能电网节点、路灯、家庭控制器、工业控制器,目前这款新产品被三家世界一流的智能电表厂商用于设计新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新芯片组整合了数据封装和转换所需的协议处理功能,可以发送数据,具有通过电网发送数据所需的线路驱动功能,让客户能够研制高成本效益的电力线通信产品,既可以是新设计的内部组件,也可以是旧设备外接模块的内核,能够完美满足某些特定法规的要求。在这些应用场景中,ST PLC调制解调器芯片组用作外部通信模块,用于连接现有的或新的电表或控制器。此外,灵活的可编程功能让多个不同型号产品柯以共用同一个硬件平台,支持软件现场更新,从而进一步降低拥有成本。
意法半导体工业和转换产品部总经理 Domenico Arrigo表示:“从推出第一代数字电表开始,ST为世界一流的智能电表厂商提供服务,今天芯片组部署数量超过6000万颗,遍布欧洲、中国和美洲的家庭和楼宇。利用在初级阶段积累的经验,全球下一代智能电表和其它物联网计划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而是我们的新芯片组是满足新要求的最佳解决方案。新芯片组是一个灵活且高成本效益的PLC连接解决方案,全编程功能可让其在全球部署变得更简单,而且支持不同的PLC标准。”
市场调研公司IHS Markit 称,目前智能电表年销量超过1亿台,预计到2021年销量增长速度超8%。
技术说明
新芯片组由两颗芯片组成:ST8500可编程PLC引擎和STLD1线路驱动器。
ST8500是一个系统芯片(SoC),包括一个高性能的四核DSP处理器和一个ARM® Cortex®-M4F内核处理器,前者用于实时协议处理,后者用于高层处理及系统管理。每个处理器在芯片上都有各自的程序和数据SRAM存储器。该芯片还提供一套智能电表专用外设接口,其中包括AES加密引擎,还集成了用于连接STLD1线路驱动器的模拟前端(AFE)。
ST8500的接收功耗低于100mW,确保新智能电表具有超低功耗,满足最新的能效标准,最大限度降低电网负荷。STLD1线路驱动器通信可靠性很高,甚至能够在有噪声的线缆上通信,在单端18V或差分模式36V宽压输出范围内,具有低阻抗、高驱动能力和高线性。
芯片内置通过认证的G3-PLC和PRIME电力线协议栈,并符合CENELEC、FCC和ARIB频带法规。
新芯片组即日起量产上市。ST8500系统芯片采用7mm x 7mm x 1mm QFN56封装,STLD1采用4mm x 4mm x 1mm QFN24封装。有关价格信息和样片申请,请联系所在地的意法半导体销售处。
产品详情访问www.st.com/powerline
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导体企业Rapidus于7月18日宣布,已成功试产国内首个2nm晶体管,标志着该国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这一进展是日本耗资5万亿日元(约合340亿美元)半导体复兴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重塑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在2025年RISC-V中国峰会的“高性能计算分论坛”上,Andes晶心科技CEO林志明正式发布了公司最新一代64位RISC-V处理器IP——AX66。该产品基于RISC-V国际基金会最新批准的RVA23 Profile标准,专为高性能计算(HPC)、AI加速及边缘计算等场景优化,标志着RISC-V生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成熟。
随着电子设备复杂度的提升和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已成为制造商面临的关键挑战。传统EMI测量方法效率低下,难以捕捉瞬态干扰信号,导致测试周期延长、成本增加。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推出的新一代PXE电磁干扰(EMI)测量接收机,通过突破性的1 GHz实时无间隙扫描技术,将测试速度提升3倍,显著优化了EMC认证流程,为工程师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测试解决方案。
全球电商及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近日对其核心利润引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部门实施新一轮裁员。据公司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本次调整涉及销售、市场及技术解决方案团队,受影响岗位达数百人。这是继4月影视与硬件部门优化后,亚马逊2024年内第三次公开披露的裁员计划,反映出企业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持续业务重塑。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边驱动器(High-Side Driver)在车身控制模块(BCM)、LED照明、电机驱动等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圣邦微电子(SG Micro)推出的SGM42203Q是一款专为汽车电子设计的24V双通道高边驱动器,具备模拟电流检测、高可靠性及智能保护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电阻性、电容性和电感性负载驱动。本文将深入解析该产品的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及典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