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0-14 阅读量:185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andytang
本文作者来自苏州市一个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商(所代理的两三个牌子不公开),前前后后在这个行业里经历了八年,算是集成界的一名老司机了。下面我们听听他的经验分享。
昨天,一个没怎么经常联系的朋友不经意跟我说起他做集成商半年多的大致经历,两个字,亏了,他所代理的牌子不说了。
刚开始入行时,他没说在做智能家居工程代理商,他后来的意思是所谓的当初不想抢我生意。但,这可能是他自己的狭隘了。
这么说吧,去年以来,我发现身边做智能家居经销商、集成商的人真是多了很多,有理性的,也有盲目的,各人冷暖自知。作为集成界干了八年的老炮,结合自己的一些见闻吐个槽吧。
1、硬件是自主研发吗?
智能家居,最核心的就是硬件!智能家居的产品研发看起来并不难,很多在校大学生都能捣鼓一个电路板出来,但是,测试版的智能家居和量产版的智能硬件是两回事,做到又稳定、用户体验又好、还能接受批量使用的检验,那就和实验室做研发是天差地别了。
所以,一个好的智能家居公司,硬件产品一定要有从设计、开发到生产的自主能力。但是,我的经历告诉我,智能家居行业里没有一家公司100%自主开发所有的硬件产品(当然,100%做自主研发可能没那个必要)。
主要产品线、核心硬件,如智能主机(有的管它叫智能网关)、智能开关面板和智能控制类产品,这必须是自主开发,不然的话,那是用了行业里的公模方案,或者干脆让别的公司贴牌生产。不得不说,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公司不多,大部分公司只有硬件开模、组装生产的能力。
除自主研发能力外,要看一家公司的硬件完整度,绝大部分公司不能提供完整的产品,极少数公司可以提供。
很少有什么行业像智能家居行业那样技术跨度大,我的理解是,自主研发公司的起步门槛,研发人员占比不应低于25%;自主研发中的创新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至少40%甚至更高。
2、APP体验好不好
通用的APP大家都用过,这不用我说点什么,但是智能家居APP,它是要连接硬件一起来用的。这是向用户直观呈现的交互体验,它的重要性不输硬件产品。谁要是忽略了这一点,他会掉进坑里的。
智能家居行业里的APP有三种情况,第一是纯自主开发,每一行代码(包括迭代更新的)都是自己写的;第二是半自主开发,APP开发甩给了外包公司,第三是用了APP公版,改一下APP的LOGO。
有人做过智能家居APP分类,智能家居公版APP不少于60%,外包APP超过30%,自主APP不到10%。如不是自主开发,APP一年半载是更新不了的,仅从成本上考虑它也不会更新,想要好的体验,可能吗?但另一方面,也见过平均不到一个月更新一个版本的APP,这样的速度连很多互联网公司不一定做到了,它的交互体验就算不是最好的,也是差不了的。
以我体验不下六七个智能家居APP来说,国内有极少数做到了跟一般资讯APP差不多体验的自主APP,而洋品牌APP那就呵呵了,它们可能要优先考虑国外市场而不习惯为国内用户改变,但这是一个典型的作死节奏。
3、品牌有影响吗?
品牌说起来比较虚,智能家居行业里也一样。很多公司标榜是XX品牌,或者是XXX第一品牌。这是很多集成商、经销商容易被忽悠的地方,前面提到那个做亏了的朋友,就是因为选择智能家居公司不慎中招了。
什么样的公司称得上是智能家居品牌?
洋品牌吗?以前是,放在今天不一定是,除个别洋品牌都是布线技术,价格高的非常离谱。智能家居这个东西,土壕早就不是主要客户,别想着年轻的有钱人像老土壕那样一掷千金。有这两大死穴在,你一年做死了能多过五六个项目吗,这都做不到,那不是找死是什么。
BAT大公司吗?也不是,BAT、华为、京东纷纷涉足智能家居了,它们的影响力也很牛逼,可它们不是智能家居行业里的什么品牌,要不你让它们自己提供点具体的产品试试。
本土的产品公司吗?是,智能家居行业里的品牌有没有强势一点的影响力,其实是容易看出来的。媒体对它有兴趣吗,资本对它有兴趣吗,有没有被巨头收购或者大项融资。还有,开发商对它有兴趣吗,有哪些开发商敢用它们的产品(注意了,不是签了战略合作协议,而是真实的批量安装)。
简单的判断是,智能家居还没有像其它行业到处打广告的时候,只看它被媒体提及的频率,经常出现的是影响力品牌,很少被媒体提到的公司,它很难是个品牌。话糙,但理不糙。
4、产品设计做的怎么样?
以前,做智能家居靠什么,可能要靠忽悠,彼此心照不喧。但实话说,干这行的老炮们,做到了今天,发现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功能差异已经越来越小了。硬件功能再好,没个好看的样子,谁给我忽悠试试?硬件要有好的外观设计,客户看了有买的冲动更好。
大家也不看看,现在那些建材、家居都玩出多少花样了,那些希望居室环境升级的客户,会选择一个丑的跟一坨屎一样难看的产品装上自家墙壁吗?不可能!
这不是说用得起智能家居的人就想好看的产品,而是说现在的人,家里用的、身上穿的,只要是买得起的东西,一定靠外观线条和它的配色说话。所以,也别低估了一些本土的智能家居公司,有的公司开发产品已考虑的非常细致了,如一件产品安装在墙壁什么位置、怎样的高度和怎么安装更好看。
以个人最近两年参加的五场展会看,智能家居行业里的工业设计,总的来说比以往有所进步,但要是说谁得到了市场公认,可能还没到那个牛逼的时候。
5、服务能接地气吗?
服务,总的来说也是虚的,代理商很在意的事项写进了合同,可能踏实一点,但也不用过于纠结条款本身。其实,判断一家智能家居公司能不能做好服务也不难。
专注度是要看的,如果智能家居是一家公司的唯一业务或者主营业务,专注度不会差到哪里去。比方说,海康、大华、菲利浦等,它们也有智能家居业务,但智能家居只是这些公司很小甚至忽略不计的业务,它们对智能家居的重视程度,那是可以推测的。
专业度也是要看的,大部分智能家居公司就是招个商,然后就扔在那里,爱死不死,爱活不活。不可能指望一个公司本部提供针对这个地区的宣传支持,但有的公司全年都没有宣传,这谈何支持?
另外,展架、展箱等VI物料齐备,这是起码的支持,光有这些也是不够的。代理商们随时出去拜访客户,怎么现场向客户提案。有的公司没有合适的工具,但有的公司也做的不错,上了PRM系统,经销商、集成商随时向客户提出方案、产品清单、安装位置、预览效果和项目预算,客户当场就能看到要用多少钱、装成什么样体验的智能家居。
6、做有线还是无线?
做有线还是无线,这通常不应该是个问题。智能家居最初是跟着有线技术来的,从楼宇自动化转向家庭自动化。那个时候,用智能家居的人少之又少。大概2013年左右,除了原来厂商坚持之外,有线智能家居没有新厂进入,新的智能家居系统都脱离了有线技术方向。
坦率说,有线智能家居多与洋品牌有关,它的一个死穴是单价太高(动不动二三十万一套是离谱的),与爱好换新的社会趋势都脱节了。对集成商、经销商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资源背景,那是玩不转的,只适合持有乙级以上工程资质的建筑智能化工程公司去做。像有的同行掉进了坑里,一半以上的原因是代理了有线技术的智能家居,客人不买账,库存用不出去。
一句话,有线智能家居一时半会还不会死掉,但作为一个要进入家庭用的智能家居行业,如果还不出现重大升级,就挺不过两三年了。大家可能也看到了,有线技术一直搞不定的市场,现在都留给了无线技术,并不是说无线技术有多了不起。
2025年8月11日早间,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及LED封装设备供应商ASMPT发布公告,宣布其间接控制的全资附属公司——先进半导体设备(深圳)有限公司(AEC)的股东已于8月8日通过决议,成立清盘委员会,正式启动对AEC的自愿清盘程序。
维信诺联合合肥市投资平台重磅打造的合肥国显科技有限公司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迎来关键里程碑——主厂房于8月11日顺利封顶。这条总投资高达550亿元、设计月产能达3.2万片超大玻璃基板(2290mm x 2620mm)的产线,不仅是维信诺产能跃升的战略支点,更因其全球首次搭载无精细金属掩模板(FMM)的ViP技术,成为显示行业颠覆性创新的风向标。
SK海力士HBM业务规划组织主管崔俊龙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对高带宽存储器(HBM)市场表达了强劲信心。他指出,终端用户对人工智能(AI)的刚性需求为HBM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预计直至2030年,该市场将以每年超过30%的幅度强劲增长。随着AI应用生态的持续扩张,亚马逊、微软、Alphabet等全球科技巨头正投入数十亿美元抢滩AI基础设施领域,为HBM需求的稳健增长注入持久动能,确保了后续订单的高度可见性。崔俊龙展望,未来几年需求将持续攀升,到2030年,定制化HBM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跃升至数百亿美元级别。
2025年8月11日,联发科(MediaTek)正式发布了2025年7月份的合并营收快报。数据显示,该公司当月营收达到新台币432.2亿元,相比6月份下滑23.4%,但较去年同期增长5.2%。这一环比下降主要源于部分市场需求已在上半年提前释放,导致季节性回调。然而,同比增长反映了公司在AI驱动市场的持续韧性。
据韩国媒体hankyung最新报道,英特尔备受瞩目的关键制程节点Intel 18A正面临量产延后风险。多方消息源指出,由于其核心客户产品Panther Lake处理器的良率表现未达预期,该制程的大规模量产时间已从原定的2024年底推迟至2026年第一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