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发布基于Xilinx的云服务器

发布时间:2017-11-20 阅读量:93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赛灵思与华为近日在美国科罗拉多丹佛举行的2017 年超级计算大会上联合宣布,华为FPGA 加速云服务器(FACS)平台首次登陆北美市场。该平台采用赛灵思高性能Virtex UltraScale+ FPGA,在当今市场独树一帜。

华为云在2017 年9月举行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发布了新的弹性计算服务实例----FACS FP1 实例。FP1实例支持用户通过易用的开发套件与基于云的 EDA 验证服务,快速开发、部署与发布基于 FPGA 的全新服务和应用。FP1 实例针对开发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定制和优化,让专业硬件开发者和高级语言用户均能受益。

2017 年超级计算大会上的交互式演示通过视频编码与压缩场景,展现了华为 FACS 平台相对基于CPU 的 HPC 级平台拥有强大的性能优势。来自华为云合作伙伴NGCodec和DeePhi的演示,则分别重点展示了视频编码与深度学习的功能。FP1实例演示采用赛灵思技术,为计算密集型云应用(如数据分析、基因组学、视频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提供10~100倍的计算加速。华为 FP1 实例搭载最多八个Virtex UltraScale+ VU9P FPGA并可配置300G Mesh互连拓扑结构以实现更优的性能扩展能力。此外,大会还重点展示了华为基本的云服务与平台技术解决方案。

目前FP1 FPGA 加速云服务已经通过华为云公开提供。


方案超市都是成熟的量产方案和模块,欢迎合作:

实现云服务器对接的Zigbee智能门锁 http://www.52solution.com/shop/3441.html
3U16Bay高性能存储服务器 http://www.52solution.com/shop/1745.html
高性价比存储服务器方案 http://www.52solution.com/shop/1713.html


快包任务,欢迎技术服务商承接:

智能产品云端服务器搭建 ¥20000 竞标中 http://www.52solution.com/detail/8605.html
N10GPRS模块通讯板开发 ¥8000 竞标中 http://www.52solution.com/detail/7719.html


>>购买VIP会员套餐

相关资讯
破局高端芯片!小米自研玄戒O1即将发布,性能参数首曝光

5月15日晚间,小米集团CEO雷军通过个人微博账号正式宣布,由旗下半导体设计公司自主研发的玄戒O1手机SoC芯片已完成研发验证,计划于本月下旬面向全球发布。据雷军透露,该芯片将采用业界领先的4nm制程工艺,核心性能指标已接近国际旗舰水平。

成本直降25%!揭秘Melexis磁传感芯片攻克工业控制三大痛点

全球微电子技术领导者Melexis于2025年5月16日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MLX90427磁位置传感器实现技术突破,成功拓展至工业控制、医疗器械及农业机械等多元应用场景。这款集成SPI通信协议与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凭借卓越的抗干扰性能与成本优势,正在重新定义人机交互设备的技术标准。

智领未来·创见新程:OFweek2025中国工业智造标杆力量年度盛典

当智能算法重构生产线,数据流贯穿制造全流程,一场由深度数智化驱动的工业革命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制造应用市场,正以前沿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优势,推动工业自动化向认知智能跃迁。在这场以"数据+算法"为引擎的转型浪潮中,如何甄选具有示范价值的创新力量,构建行业高质量发展坐标系,将成为影响中国智造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命题。2025年7月30日,由OFweek维科网智能制造全媒体矩阵打造的"智领未来·创见新程"年度盛典,将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揭晓工业智造领域的年度标杆矩阵,以专业视角绘制产业升级的技术路线图。

智感未来·洞见先机|维科杯·OFweek 2025传感器行业年度评选荣耀启幕

当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传感器作为打通物理与数字世界的"神经末梢",正以年均18.2%的增速重塑产业版图。从智慧工厂的精密控制到医疗影像的毫米级感知,从自动驾驶的毫秒级响应到环境监测的全域覆盖,这场由底层传感技术驱动的革命已渗透每个创新场景。在万亿级市场机遇下,《维科杯·OFweek 2025传感器行业年度评选》深度聚焦"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双轮驱动,依托国家战略指引与专业评审体系,致力于发掘深藏功名的行业标杆,让那些定义未来感知边界的创新力量从实验室走向世界舞台。

2mm²颠覆快充技术!ROHM发布全球最小双MOSFET芯片"

全球半导体制造商ROHM于2025年5月15日宣布,推出突破性30V耐压共源Nch MOSFET产品"AW2K21"。该产品采用2.0mm×2.0mm超小型封装,典型导通电阻低至2.0mΩ,兼具业界领先的功率密度与效能表现,标志着双向供电电路设计进入新一代技术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