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堆叠技术将给电子设备带来重大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24 阅读量:142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作为几乎所有日常电子产品最基础的一个组件,微芯片正出现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通常又薄又平的微芯片,如今却堆叠得像薄煎饼那样,由二维变成三维——这将给电子设备带来重大的影响。

芯片设计师们正在发现那种堆叠方式可在性能、能耗和功能上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好处。没有这种技术,苹果智能手表Apple Watch也就无法做出来,三星最先进的固态存储器、来自英伟达和谷歌的人工智能系统和索尼超级快速的新型相机也不例外。

这种3D堆叠类似于城市规划。没有它的话,随着产品需要内置更多的零部件,电路板上的微芯片会不断延伸,微芯片之间的距离会越隔越远。然而,一旦开始对芯片进行堆叠,你就能形成一个硅制“城市”,里面的一切会变得更加邻近。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种设计的优势显而易见:当电子需要通过铜线行进更长距离的时候,会消耗更多的能量,产生热量,同时也减少频宽。ARM旗下微芯片设计公司ARM Research未来硅技术主管格雷格·耶里克指出,堆叠式芯片更加高效,产生较少的热量,能够以光速在短得多的互联通道里进行通信。

虽然3D堆叠芯片背后的原理简单明了,但要制造起来可不容易。耶里克说道,该技术概念于1960年代被首次提出,此后零星地出现在一些高端应用当中,比如军用硬件。

堆叠式芯片通常是其他蜷缩起来的芯片“封装”的一部分。除了节省空间以外,还可让厂商们能够(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打造许多不同的芯片,然后多多少少将它们黏合在一起。“3D堆叠式封装”的做法不同于频繁用于手机的“系统级芯片”做法,后者是将所有不同的手机部件蚀刻在单一的硅片上。

从第一代开始,Apple Watch就由最先进的3D堆叠式芯片封装之一驱动。在该智能手表中,30种不同的芯片密封在一个塑料包层里面。为了节省空间,存储芯片堆叠在逻辑电路上面。要是没有芯片堆叠技术,该手表的设计就无法做得如此紧凑。

苹果的芯片只是堆叠成两层高,而三星却做出了名副其实的硅制“高楼大厦”。三星用于手机、相机和笔记本数据存储的V-NAND闪存足足堆叠了64层芯片。三星也刚刚宣布,未来的版本将会有96层。英伟达针对人工智能打造的Volta微处理器,GPU上堆叠了八层的高频宽存储器。

存储是芯片堆叠技术的一项自然而然的应用,因为它解决了长久以来一直困扰芯片设计师的一个问题:给从iPad到超级计算机的任何设备增加更多的核心,并不能换来所期望的速度提升,因为逻辑电路之间的通信延迟和所需要的存储能力。而将存储组件直接堆叠在芯片上,则可以让二者之间的连接路径缩短。

芯片堆叠也带来了一些全新的功能。有的手机摄像头将图像传感器直接叠加在处理图像的芯片上面。额外的速度意味着,它们能够对照片进行多次曝光,并将其融合在一起,在昏暗的场景里捕捉到更多的光线。

让芯片从二维变成三维,只是个开始。不久以后,芯片层将会通过光而非电流来通信。在更遥远的未来,随着我们用拥有前所未见的处理性能的闪亮晶体替换电路板,它们将会完全摆脱硅——可能转向人造钻石。


方案超市都是成熟的量产方案和模块,欢迎合作:

红外传感器在电子栅栏报警器解决方案 http://www.52solution.com/shop/3074.html
驾照电子考试系统中传感器解决方案 http://www.52solution.com/shop/3075.html
电子变压器解决方案 http://www.52solution.com/shop/4529.html


快包任务,欢迎技术服务商承接:

智能音箱 ¥10000 竞标中 http://www.52solution.com/detail/9000.html
imx6ul驱动开发 ¥20000 竞标中 http://www.52solution.com/detail/9015.html
声纹识别及音频实时转文字项目 ¥10000 竞标中 http://www.52solution.com/detail/9053.html


>>购买VIP会员套餐

相关资讯
成本直降25%!揭秘Melexis磁传感芯片攻克工业控制三大痛点

全球微电子技术领导者Melexis于2025年5月16日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MLX90427磁位置传感器实现技术突破,成功拓展至工业控制、医疗器械及农业机械等多元应用场景。这款集成SPI通信协议与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凭借卓越的抗干扰性能与成本优势,正在重新定义人机交互设备的技术标准。

智领未来·创见新程:OFweek2025中国工业智造标杆力量年度盛典

当智能算法重构生产线,数据流贯穿制造全流程,一场由深度数智化驱动的工业革命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制造应用市场,正以前沿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优势,推动工业自动化向认知智能跃迁。在这场以"数据+算法"为引擎的转型浪潮中,如何甄选具有示范价值的创新力量,构建行业高质量发展坐标系,将成为影响中国智造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命题。2025年7月30日,由OFweek维科网智能制造全媒体矩阵打造的"智领未来·创见新程"年度盛典,将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揭晓工业智造领域的年度标杆矩阵,以专业视角绘制产业升级的技术路线图。

智感未来·洞见先机|维科杯·OFweek 2025传感器行业年度评选荣耀启幕

当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传感器作为打通物理与数字世界的"神经末梢",正以年均18.2%的增速重塑产业版图。从智慧工厂的精密控制到医疗影像的毫米级感知,从自动驾驶的毫秒级响应到环境监测的全域覆盖,这场由底层传感技术驱动的革命已渗透每个创新场景。在万亿级市场机遇下,《维科杯·OFweek 2025传感器行业年度评选》深度聚焦"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双轮驱动,依托国家战略指引与专业评审体系,致力于发掘深藏功名的行业标杆,让那些定义未来感知边界的创新力量从实验室走向世界舞台。

2mm²颠覆快充技术!ROHM发布全球最小双MOSFET芯片"

全球半导体制造商ROHM于2025年5月15日宣布,推出突破性30V耐压共源Nch MOSFET产品"AW2K21"。该产品采用2.0mm×2.0mm超小型封装,典型导通电阻低至2.0mΩ,兼具业界领先的功率密度与效能表现,标志着双向供电电路设计进入新一代技术阶段。

AI驱动半导体产业革新,台积电A14制程引领技术突破

在2025年5月15日举行的台积电技术论坛上,其全球业务资深副总经理张晓强指出,半导体产业正迎来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动力的增长周期。台积电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值将同比增长超10%,而到2030年,行业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其中AI贡献的占比将达到45%。这一愿景的背后,是台积电在先进制程、封装技术及多场景应用生态上的持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