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制造商MiR 2017年营业额增长两倍

发布时间:2018-01-8 阅读量:88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机器人制造商 Mobile Industrial Robots (MiR)制定的发展战略成效卓著,仅一年内营业额增长两倍,2017 年营业额达到 7500 万丹麦克朗,2018 年目标完成 2 亿丹麦克朗的营业额。为实现这一目标,MiR将在2018 年进一步部署全球性扩张,其中包括增聘 50 名员工。

MiR管理层在制定 2017 年公司预算时心怀远志。订立突破两倍增长的营业目标,在确认完成十二月份的最后一份订单时,MiR 宣告目标圆满完成。首席执行官 Thomas Visti 表示:“顺利实现目标与深入了解市场行情、科学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密切相关。此外,也得益于我们在 2016 年发现的一些积极行业趋势。对我们而言,订立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计划很重要,能够确保我们持续推进企业发展、产品生产和销售。我们公司的营业额增长情况展现了我们迅猛的发展速度。”

“公司 2017 年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几家跨国公司的订单,他们在对 MiR100 和 MiR200 机器人的生产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后,又订购了大批移动机器人。我们目前可能是全球智能移动机器人产量顶尖的机器人制造商。”Thomas Visti 补充道。

MiR的行业领先地位也得到了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ROBO Global LLC 的美国机器人行业专家 Frank Tobe 的认可。Frank Tobe 表示:“MiR 迅速崛起的同时伴随着另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点对点移动设备代替人力传送或拖航。并非单单 MiR 发展迅速,其他供应商的业务销售也远超预期,不容小觑。而MiR不仅迅速建立了全球销售网络,也找到了利用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在制造商工厂内进行本地交付的利基市场。”

本地化和全球扩张

MiR公司当前正在尝试调整机器人制造的现有流程和物流效率。除了将其位于丹麦欧登塞的总部规模扩大一倍,同时于2017 年在欧登塞成立一所大型产品检测和培训中心。MiR 要实现其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还将增聘新员工,扩大公司规模。2017 年公司员工数量翻一番,2018 年还将增添50 名员工。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统计,在 2016 年全球范围内所安装的 30 多万台工业机器人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机器人流向中国。作为机器人消费大国,MiR在中国将进行大力投资,以便应对来自工业和医疗卫生行业的强劲业务需求。2018 年,MiR 将在其 2017 年初成立的上海办事处新聘五名员工。

Thomas Visti 强调:“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指导下,整个中国在自动化生产和流程领域迅猛发力,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的跨国企业客户也希望向中国市场引进MiR机器人。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也急需丹麦的物流自动化解决方案。我们刚刚通过中国经销商蓓安科技(Bionlink-医疗设备供应商)完成了一笔 50 台机器人的订单,将于2018年交付。”

除了发力中国市场,2017 年MiR还在巴塞罗那、新加坡和多特蒙德分别设立了办事处,以便贴近当地市场需求。MiR目前在全球 40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 120 家经销商。今年初,MiR 还将在美国圣地亚哥设立办事处,这是继纽约办事处后MiR在美国成立的第二个办事处。

尚未开发的巨大潜力

随着内部物流自动化已成为当前的一大趋势,制造商纷纷重新思考其整个生产流程的物流和设计布局。在大型产品可变性不断加大以及小型和大型产品结构扑朔迷离的环境下,提高产品灵活性、确保更高产量不失为当下的理想解决方案。

MiR 在产品开发和组织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投资,以巩固和保持自身市场领导者地位。移动机器人市场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移动机器人在内部物流自动化方面存在巨大潜力,并预计将在未来一两年达到爆发性的繁荣态势。MiR 将积极应对机遇的来临,在爆发态势来临时,引领行业崛起。

2017 年春发布的重磅产品 MiR200™完美应对市场上的明确需求,促进了潜在应用的增长,成为MiR 在 2017 年取得重大发展的关键因素。该机器人能举 升 200 kg负荷,拉动 500 kg负荷,且已获得 ESD安全认证和无尘室认证,极具用户友好性的界面使得没有编程经验的员工也能应用自如,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机器人的简便性。

MiR 的客户包括跨国公司霍尼韦尔、卡姆鲁普、空中客车公司、联合利华、阿迪达斯、Flex 等。2017 年,MiR 的业务25%源于美国市场,另外20%源自俄国市场,15%源自中国市场 。

MiR员工出席公司全球会议

Honeywell Analytics应用:4台MiR 机器人自动收发产品部件



方案超市都是成熟的量产方案和模块,欢迎合作:

儿童语音陪护机器人
智能规划式扫地机器人
智能幼护DAVI机器人方案


快包任务,欢迎技术服务商承接:
远程移动机器人 ¥20000 竞标中
机械手上下料软件研发 ¥100000 竞标中
机器人移动平台 ¥300000 竞标中


>>购买VIP会员套餐



相关资讯
体积缩小58%!Vishay发布185℃耐受汽车级TVS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

SK海力士突破6层EUV光刻技术,1c DRAM制程引领高性能内存新时代

韩国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近日在DRAM制造领域实现重大技术飞跃。据ZDNet Korea报道,该公司首次在其1c制程节点中成功应用6层EUV(极紫外)光刻技术,显著提升了DDR5与HBM(高带宽内存)产品的性能、密度及良率,进一步巩固其在先进内存市场的领导地位。

日月光投控7月营收超515亿新台币 AI芯片封测需求引领增长

半导体封测巨头日月光投控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7月公司实现营收515.42亿元新台币,较6月份环比增长4.1%,与上年同期相比则微降0.1%。若以更能反映国际业务实质的美元计价,7月营收高达17.69亿美元,呈现更强劲的增长势头——环比上升6.5%,同比显著增长11.2%。这一差异突显了新台币汇率波动对账面营收换算带来的影响。

停产风波:宁德时代建霞锂矿暂停运营,全球锂市场再起波澜

据彭博社8月11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CATL)已正式暂停其位于江西省宜春市的建霞锂矿生产作业,此次停产预计将持续至少三个月。这一重大变动迅速引发锂产业链高度关注。

巨头财报亮眼:联发科高通逆势增,车用云端成新战场

近日,全球移动芯片两大巨头——中国台湾地区的联发科(MediaTek)与美国的高通(Qualcomm)先后发布了最新一季的财务报告,为洞察消费电子市场动态和半导体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窗口。两份财报清晰地展现了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两大巨头正积极寻求多元化突破,竞相布局未来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