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28 阅读量:94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Miya编辑
期待已久的第92届中国电子展将于2018年10月31日-11月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展会规模50,000万平米,设有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电子制造设备、集成电路、物联网、电源、嵌入式等多个特色展区将多维度、系统性地展示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领先科技成果和产品。
陕西华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华星)是我国三大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之一,公司主要生产以压电技术为基础的石英晶体材料及器件;以陶瓷技术为基础的电子陶瓷材料、阻容元件、敏感元器件、陶瓷零件以及工业窑炉、无线电专用设备、仪表等。作为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陕西华星自然不会缺席此次电子行业盛会。
产品品质,享有声誉
公司于2000年被中国航天工业供销总公司授予“航天产品用电子元器件定点供应单位”称号;2004年被兵器工业总公司授予“兵器军用电子元器件配套定点单位”称号;2005年被信息产业部列入“军用电子元器件合格供应商名录”。就工业品、民品而言,公司已有近六十种产品分别获得国家或部省级成果奖,并获得CQC、UL/CUL、VDE、CSA认证,“华星电子”已在国内外客户中具有广泛地声誉。
陕西华星主要研制和生产以电子陶瓷技术为基础的高性能电子陶瓷材料及电容器、电阻器;以导航技术为基础的微波介质材料及微波陶瓷基板、谐振子、滤波器;以敏感技术为基础的氧化锌压敏电阻器、避雷器;以半导体技术为基础的红外光电器件及传感器;以压电技术为基础的石英晶体元器件;以工业窑炉为主的电子专用设备和多种无线电测试仪器;以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铝基覆铜板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并有能力承担用于特殊环境下有特殊要求的电子元器件的科研和生产任务。
积极参展,拓展市场
陕西华星携多款产品,积极参展,陶瓷电容器、晶体器件、电子陶瓷、线绕电阻器、膜式电阻、压敏电阻器、红外探测器、动力电池、自动化设备等相关产品将亮相第92届中国电子展。公司负责人还表示,今后重点发展方向,是新能源、5G等,相信不久就会有新品亮相。
陕西华星产品应用广泛,得到客户们的一致好评。①UM-5型单片滤波器:应用于国防及航天领域中的各种电子设备和仪器中。②RX21型被漆线绕固定电阻器:用于我国载人航天发射系统,并多次参加运载火箭发射试验。③RX6立式高负荷线绕电阻器、RX09G2立式高负荷线绕电阻器:适用于航空发动机。④MYG02型压敏电阻器、 MYG04型压敏电阻器、MYG09型防静电压敏电阻器: 用于军事领域、半导体器件保护、通信、测量仪器的过电压保护及静电防护。⑤HT-18锑化铟前卫18地空导弹用探测器: 为前卫-18小型地-空导弹配套用的。⑥MG94型硫化铅红外探测器:适用于坦克、装甲车自动灭火抑爆系统。⑦JA5石英晶体谐振器 、JA8石英晶体谐振器:广泛使用在飞机导航、移动电话、载波通讯、军用电台、卫星通讯、数字仪表等军工领域。
第92届中国电子展将吸引众多国际顶尖品牌元器件厂商参加,同时聚集一批国内追求卓越品质的生产厂商,通过不断交流合作,助力中国高品质、高标准、高水平制造,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陕西华星究竟会为我们带来哪些惊喜?让我们在第92届中国电子展上一探究竟吧!
全球领先的传感器与功率IC解决方案供应商Allegro MicroSystems(纳斯达克:ALGM)于7月31日披露截至2025年6月27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2.0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22%,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业绩增长主要源于电动汽车和工业两大核心板块的强劲需求,其中电动汽车相关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1%,工业及其他领域增速高达50%。
受强劲的人工智能(AI)需求驱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格局在2025年第二季度迎来历史性转折。韩国SK海力士凭借在高带宽存储器(HBM)领域的领先优势,首次超越三星电子,以21.8万亿韩元的存储业务营收问鼎全球最大存储器制造商。三星同期存储业务营收为21.2万亿韩元,同比下滑3%,退居次席。
8月1日,英伟达官网更新其800V高压直流(HVDC)电源架构关键合作伙伴名录,中国氮化镓(GaN)技术领军企业英诺赛科(Innoscience)赫然在列。英诺赛科将为英伟达革命性的Kyber机架系统提供全链路氮化镓电源解决方案,成为该名单中唯一入选的中国本土供应商。此重大突破性合作直接推动英诺赛科港股股价在消息公布当日一度飙升近64%,市场反响热烈。
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MPS(Monolithic Power Systems)于7月31日正式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本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多项核心指标实现显著增长,并释放出持续向好的发展信号。
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于2025年8月正式推出工业自动化资源中心,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前沿技术洞察与解决方案库。该平台整合了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及自动化软件的最新进展,旨在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