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激光雷达大佬都来了,2019汽车激光雷达技术交流会重磅议题嘉宾抢先看!

发布时间:2019-10-29 阅读量:1122 来源: 发布人: Viva

国内外激光雷达大佬都来了,2019汽车激光雷达技术交流会重磅议题嘉宾抢先看!

 

image.png 

 

大会背景

1121-22日,智车行家携手中国信通院、上海易贸商务发展有限公司、数十家行业媒体以及科研院所将在上海主办 “2019汽车激光雷达前瞻技术展示交流会

 

这将是智车行家继成功举办汽车雷达技术交流会之后,在自动驾驶感知系统领域召开的第二场专题技术交流活动,将围绕着激光雷达行业趋势、传感器融合、性能技术等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打造专注细分产业多元资讯·高频交互·深层交流的平台。

 

2019汽车激光雷达大会官网:lidar.ienmore.com

 

重磅发言抢先看

 

1121| 星期四

激光雷达行业概况 & 测试标准

 

激光雷达的演进趋势以及其市场生态系统和供应链分析

发言嘉宾:Jean-Christophe Eloy,CEO,Yole Développement

 

自动驾驶量产的关键技术

发言嘉宾:郭继舜,智驾技术部部长,广汽研究院

 

车载激光雷达测试要求、测试项目以及主要参数测试方法探讨

发言嘉宾:麻云凤,常务副主任,国家激光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CEO焦点访谈

郑凯,总经理,苏州凌创瑞地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潘卫青,总经理,杭州爱莱达科技有限公司

石拓,CEO,北京一径科技有限公司

 

核心元器件及系统运用

 

经济型多光束闪光激光雷达关键技术

发言嘉宾:Clement Kong,亚太区总经理,Ouster

 

3D固态激光雷达Cocoon技术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发言嘉宾:Clive Szeto,中国区总经理,Leddar Tech

 

为高级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打造的智能激光雷达传感系统

发言嘉宾:LeiLei Shinohara,合伙人、研发副总裁,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长距离图像级激光雷达打造自动驾驶可靠安全的“眼睛”

发言嘉宾:邸明,中国区总经理,Innovusion / 图达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自动驾驶所需的车规级激光雷达及感知融合

发言企业:法雷奥(专家确认中)

 

全固态激光雷达的关键技术研究

发言嘉宾:潘教青,教授,博导,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用于自动驾驶中的可量产固态激光雷达

发言嘉宾:石拓,CEO,北京一径科技有限公司

 

FMCW激光雷达技术进展与产业化

发言嘉宾:潘卫青,总经理,杭州爱莱达科技有限公司

 

高性能工程塑料在激光雷达中的应用

发言企业:SABIC,特材事业部

 

特别鸣谢以下整车企业参与:

 

image.png 

 

 

 

会议亮点:

 

image.png 

 

 

 

 

谁将参加:

主机厂(AGV、机器人、无人机  30%

Tier1及系统集成商  20%

激光雷达系统厂商   15%

核心光学元器件厂商  10%

封装测试  5%

科研院所  5%

投资机构及媒体  5%

政府、协会及联盟  5%

第三方服务商  5%

 

活动特色:

 

image.png 

闭门“聚享汇”:15-20位激光雷达产业链企业副总及以上的高管参与;全程没有任何其他听众及媒体,在这里您可以畅所欲言,直击行业痛点,思维碰撞出能够“更上一层楼”的火花;

CEO焦点访谈:6位企业的CEO在台上围绕行业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听众也可参与提问,录制并在网络平台发布。

 

主办方介绍:

智车行家

深耕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致力于准确、及时分享行业新闻资讯、前沿技术动态、市场发展趋势的智慧共享行业互动平台。品牌旗下包含智车行家公众号、产业系列沙龙、专题公开课、行业微信群等。

 

联系人:吴先生

手机:18512119620(微信同)

电话:021-5155 1600

邮箱:icv@enmore.com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窥见电池灵魂:BMS数据采集如何成为电动时代的神经末梢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强强联合!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温补晶振(TCXO)核心技术解析:8大关键参数决定系统时序精度​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