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12 阅读量:120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
4月11日,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圆满收官。本届博览会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现场有超1500家参展商,发布了近万件新产品、新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电子信息产业的最新发展成果。同时,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近100场同期活动,吸引了超过10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500多万观众网上观展,共有500多家媒体参与了宣传报道。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顾本届博览会有哪些看点吧。
5G+应用:开启万物智能时代
1、5G+物联网
当前,我国5G建设呈现加速状态,物联网也迎来了实践应用的新阶段。凭借着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等优势,5G将推动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构造起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
在CITE2021上,华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联发科、芯讯通、鼎桥通信、中科创达、美格智能、移柯、广和通、机智云等厂商展示了5G+物联网应用场景。
2、5G+智慧生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智慧家庭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曾经,智慧生活作为一种描绘未来美好生活的概念出现在课本上,现在随着5G商用进程不断深化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在智慧家庭展区,CEC、荣耀、TCL、戴尔、海信、创维、同方股份、康佳等家电厂商及系统级厂商,带来了面向未来智慧生活的配套软硬件产品。
3、5G+车联网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它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具有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和应用市场空间,并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在智能网联汽车展馆,蔚来汽车、海康、大华、瑞为、易甲文、博实结、新石器、希迪智驾等厂商亮出最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海康汽车主要展示了公交车全盲区智能监测预警系统,通过视频与雷达融合,兼顾高低速场景目标智能识别预警,降低了车辆在复杂运行环境下发生事故的风险。
4、5G+工业互联网
2020年的疫情“黑天鹅”事件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的同时,也摁下了智能制造的加速键,倒逼制造业的转型升级。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支撑,二者融合将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其中,深圳联通多项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5G+工业互联网应用成果,包括5G+全联接工厂、5G+AR检修、5G+AGV小车、5G+冷链物流等,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助力。
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坚持自主创新应对“卡脖子”难题
目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是一项国家战略,同时也是当今形势下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发展信创是为了解决本质安全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在核心芯片、基础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服务器等领域进行国产替代。
飞腾公司、中国长城、麒麟软件、金山办公、360、金蝶天燕、优炫软件、永中软件、技德系统、申威、鼎捷软件、数科网维、泛微、万里开源、景嘉微、云天励飞带来各自在信息化应用创新领域的操作系统、软件、安全等技术。在博览会现场,中国长城发布了自主安全超薄笔记本——长城QF722,该款产品拥有自主安全产品线,采用了轻薄航空铝合金外观设计,内置双频Wi-Fi、指纹识别,支持便携适配器和快充等特点,适用于多种办公场景。
超高清显示技术:未来视频发展的必然趋势
超高清视频是继视频数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轮重大技术革新,将带动视频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发生深刻变革。
TCL华星、维信诺、立体通、天马、和辉、惠科、雷曼、光祥、帝晶、阿尔泰、柔宇等超高清显示产业代表亮相博览会。其中,屏幕供应商维信诺展示的AMOLEDU型贴合终端,采用领先的U型贴合技术,配合U型设备、模组叠层结构、PAD仿真设计、模组工艺等关键技术,将柔性屏弯折到智能手机背面,实现了无边框显示。
大数据存储:点亮数据价值
当前,数字经济浪潮正席卷全球,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这一时代下,数据成为继土地、劳动、资本之后的第四大要素。数据作为一种新兴资产,其发掘、存储、处理与使用变得愈发重要。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不断增长的数据量对存储系统提出了挑战,AMD、华为、西部数据、中科曙光、希捷、戴尔、易华录、紫晶、神州数码、联想、东芝、国鑫、信维、时创意、星震同源等存储厂商带来了新一代存储技术及产品,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存储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为期3天的博览会期间,还特别举办了“1+5+N”系列重要活动,涵盖5G+产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显示技术、基础电子和IC技术、大数据技术五大分论坛及其它行业活动,包含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论坛、2021中国(深圳)5G峰会、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2021中国车联网大会、第三届中国智慧家庭高峰论坛、首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产业大会、2021中国国际显示产业大会、2021深圳国际大数据与存储峰会、首届中国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峰会等在内的近百场论坛活动。论坛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士潘毅、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赵生捷、瑞典皇家学院院士Lars Samuelson、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齐铮等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聚焦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人工智能、可信计算、智能终端、新型显示材料等电子信息产业热点话题各抒己见,共同探讨电子信息产业未来。
写在最后: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大趋势。
于2013年创办的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至今已走过9年的发展历程。自创办以来,每年都会展现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从底层新兴技术推动产业变革,赋能实体经济,推动社会转型升级。目前,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已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高度影响力的信息科技高端交流平台,不仅为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巨大的贡献,更是成为了引领产业未来发展的一大“风向标”。
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的领军者,贸泽电子始终以"技术赋能创新"为核心战略,通过构建覆盖1200余家原厂的供应链网络,为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智慧农业等前沿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新增物料突破8,000项,其中多项产品体现了行业技术演进的三大方向:
V112E高精度振动传感器以1V/g超高灵敏度与纳米级分辨率为核心突破,重新定义了工业设备健康监测的技术边界。通过钛合金激光密封工艺与陶瓷剪切传感技术,该传感器兼具IP67防护等级与-55~120℃极端环境适应性,攻克了传统产品在高温、潮湿场景下的信号失真与寿命短板。其覆盖半导体制造、能源安全、医疗设备等高价值领域,精准捕捉微米级振动能量,为工业4.0智能化运维提供硬核数据支撑,有望在千亿级传感器市场中占据高端技术制高点。
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下,车载网络带宽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传统总线技术面临瓶颈,车载以太网凭借高带宽、低延迟等优势成为新一代车载通信核心。然而,该领域长期被博通、Marvell等国际巨头垄断,国产化率近乎为零。裕太微电子率先破局,推出中国大陆首款集成自研千兆&百兆PHY的 车规级TSN交换芯片YT9908/9911系列 ,以“全能、可靠、安全、不加价”四大技术优势对标国际一流,填补国产高端车载通信芯片空白。该芯片支持多域时钟同步精度<20纳秒、ASIL-D功能安全认证及国密加密算法,可满足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高实时场景需求,预计2025年带动国内车载以太网芯片市场规模突破293亿元,成为国产汽车芯片突围的关键里程碑。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面临重大政策风险带来的结构性调整。根据TechInsights最新发布的产业预测模型显示,美国关税政策的多维影响将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格局。基于动态关税情景模拟,研究机构绘制出三种潜在发展路径,揭示出不同政策强度下市场演变的深层逻辑。
在机器人智能化与精密制造的浪潮下,六维力传感器的微型化与高精度成为突破行业瓶颈的关键。宇立仪器全新发布的M3701F1六维力传感器,以6mm直径/1g重量的极致尺寸,攻克传统传感器难以兼顾的“维间耦合干扰”“微型化标定”等技术难题,将国产精度提升至≤0.5%F.S,成本降低至进口产品的30%。这一突破不仅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场景提供毫米级力控解决方案,更推动国产传感器实现从“跟随”到“领跑”的跨越。据预测,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15亿元,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60%,技术壁垒与产业链协同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