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14 阅读量:109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我爱方案网汇编
就在三星电子、台积电纷纷宣布赴美建立晶圆代工厂之后,中芯国际也加快了提升28nm及以上成熟工艺晶圆代工产能的步伐。最近有消息传出,中芯国际在深圳以2010万元获得了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配套厂房的交易项目。
根据相关消息显示:11月11日,深圳土地矿业权交易平台公示了坪山区名为G12205-0007宗地的交易结果,由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深圳”)以底价2010万获得,项目为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配套厂房。
据悉此项交易的土地面积为34703.84平方米,如果按照2010万元的中标价来算,每平方米土地的均价仅不到580元;而且还是50年的使用权。对于施工日期与竣工日期也有明确要求。那就是中芯国际须自《出让合同》签订之日起1.5年内开工,3.5年内竣工。
对于此项土地交易的用途,早在2021年3月17日晚间,中芯国际发布了《关于自愿披露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宣布将在深圳扩充12英寸晶圆产能,重点生产28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产能目标是每月4万片12英寸晶圆。项目的投资额估计为23.5亿美元,将于2022年开始生产。
不得不提到的是,对于目前芯片代工行业处于第一、第二地位的台积电、三星电子来看,2022年投入的重点是更为先进的5nm甚至3nm领域。而国内以中芯国际为例,7nm及以下的先进制程似乎还难以量产。很重要的一方面是EUV光刻机的采购受阻,虽然今年年初时ASML宣布之前采购合同依旧生效,但因美国政府的干预,中芯国际也仅能进口到DUV光刻机,因此先进工艺晶圆的生产或许还需依靠国内研发光刻机的速度。
根据调研公司的统计数据来看,2021年第三季度晶圆代工厂营收排名,中芯国际凭借14.2亿美元,季增5.3%的成绩进入了榜单前五。分析称这与中芯国际调整了产能分配与客户结构有关。第三季度中国国内客户占比逐季提高,一度已达近7成。
可见,随着中芯国际位于深圳的12英寸晶圆厂建成后,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安防、智能家电、汽车等领域的成熟工艺芯片的供给,但进军7nm工艺的研发与量产,也是中芯国际的重点投入项目。
美国为防止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中国,已秘密要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企业在出口至部分国家的AI芯片中植入追踪程序,以便实时监控芯片流向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电路板中常用到恒温与温补这两种晶振,恒温晶振与温补晶振都属于晶体振荡器,既有源晶振,所以组成的振荡电路都需要电源加入才能工作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