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0 阅读量:996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SiC)、氮化镓(GaN)具备高热导率、高击穿场强、高饱和电子漂移速率等物理特性,因此其天然适合对高温、高功率、高压、高频以及抗辐射等恶劣条件要求较高的应用,被视为电力电子领域的颠覆性技术。
4月29日,TrendForce集邦咨询化合物半导体分析师龚瑞骄在“2022集邦咨询化合物半导体线上交流会”上介绍了第三代半导体市场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新基建,其中包括5G基站、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轨道交通等七大领域以及底层的可再生能源,而以SiC和GaN为首的第三代半导体则正是支撑新基建发展的核心半导体材料,因此也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备受资本青睐。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统计,2021年至今已有许多从事第三代半导体事业的相关厂商获得融资,碳化硅领域有泰科天润、瀚薪、同光晶体、天域半导体、瞻芯、派恩杰、芯粤能等,氮化镓领域则有GaNSystems、CGD、IVWorks、VisIC、英诺赛科、晶湛半导体、镓未来等等。
“近年来第三代半导体业者也在积极登陆资本市场,去年Wolfspeed和Navitas分为作为碳化硅和氮化镓行业领头羊成功完成上市,今年国内的山东天岳也已经登陆科创板,海外Transphorm公司则成功转板登陆纳斯达克,另外GaNSystems、Odyssey、天科合达、同光晶体等厂商也正在筹备IPO,整个产业的资本热度持续高居不下。”龚瑞骄谈道。
汽车、光伏储能等应用带动SiC市场迅速扩大
功率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能源转换革命。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智能电网、工业自动化等下游应用市场需求的多点爆发,功率半导体市场迎来了此轮高景气周期。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2022年SiC/GaN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成长至18.4亿美金,至2025年可达52.9亿美金。其中,汽车和消费电子应用分别主导着SiC和GaN功率市场发展。
“汽车应用将占据2022年SiC市场近67%份额,其中特斯拉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其他参与车企还包括现代、比亚迪、蔚来、小鹏等。”龚瑞骄分析道。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高,SiC将大规模上车应用,特别是在800V高压平台中。“相较于Si-basedIGBT,SiC功率模块在800V高压系统中的优势将会进一步放大,未来或将成为800V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中的标配功率半导体元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SiC已被应用至汽车主驱逆变器、OBC、DC-DC等组件中,其中主驱逆变器是SiC核心价值所在。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车规级SiC玩家主要有STM、Infineon、Wolfspeed、ROHM和Onsemi,均已与各大领先车企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近年来,亦有众多中国厂商在积极推进本土车规SiC进程,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其中包括瀚薪、泰科天润、派恩杰、瞻芯、爱仕特等,以及从事SiC模块封装的比亚迪、斯达、芯聚能等。
另外,快速增长的SiC工业市场亦不容小觑,重点应用场景为光伏逆变器以及UPS等,Infineon正凭借IGBT优势在此快速扩大市场。阳光电源、SMA等厂商已经开始推进SiC替代方案,期待提升光伏逆变器功率密度,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在轨道交通应用中,各国正在加大力度开发基于SiC技术的交通工具。
另外,SiC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比较典型的便是与GaN功率元件搭配共同应用至快速充电头中。
GaN功率元件于消费电子市场率先放量,工业、汽车应用潜力巨大
现阶段GaN功率市场由消费电子主导,快速充电头是当前GaN功率元件的最大应用领域,今年三星亦在其S22旗舰机旅行适配器中搭载了Navitas与GaNSystems产品,这再次印证了国际大厂对GaN快充产品的认可。
截止目前,三星、小米、OV、戴尔、联想等手机及PC大厂均已在其适配器产品中搭载GaN功率元件。除此以外,GaN功率元件亦将在超薄电视等其他消费电子场景发挥重要作用。
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光伏逆变器等工业市场亦开始逐步采纳GaN替代方案,其中数据中心和通信基站作为耗电大户,GaN电力电子技术可助力终端设备降低电力成本,并提高运行效率。与此同时,中国已开启庞大的“东数西算”工程,相信这将很大程度上促进GaN技术进一步渗透。
至于可再生能源方面,GaN功率元件十分适合户用微型逆变器,Navitas已与美国Enphase等领先厂商展开合作,共同推动GaN技术应用。
另外,GaN汽车市场同样备受期待,虽目前其规模仍然太小,但宝马、纬湃科技等车企或Tier1已经跃跃欲试,期待借助GaN技术生产出性能更佳的动力系统组件,例如OBC、DC-DC、逆变器等。
另外GaN的高速特性作用于车载激光雷达优势明显,EPC等公司长期致力于此,可助力激光雷达看得更远、更快、更清晰。相信未来随着硅基氮化镓元件向高耐压迈进,以及垂直结构器件不断突破,GaN将有望与SiC共同抢占高压汽车组件市场。
结语
第三代半导体SiC和GaN通过突破Si性能极限,来开拓高端应用市场,也将在部分与Si交叉领域达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系统性成本,因此被视为后摩尔时代材料创新的关键角色。
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已经开启,并向材料领域渗透,相信第三代半导体将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加速,车载系统对ESD(静电放电)防护的要求日益严苛。虹扬电子推出的车规级ESD保护二极管AH05C325V0L,采用SOT23封装,符合AEC-Q101标准,专为CAN总线、车身控制单元(BCU)及电子控制单元(ECU)等场景设计。其核心特性包括80W浪涌吸收能力、5V反向工作电压、单向电流设计,以及低漏电流和高抗静电能力(±30kV接触放电),为敏感电子元件提供高效防护。
全球显示面板核心元器件市场呈现企稳态势。根据TrendForce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面板驱动IC产品均价环比下降幅度收窄至1%-3%区间,第二季度虽仍存在价格下行压力,但降幅预计将控制在2个百分点以内。这标志着自2020年疫情引发的剧烈市场波动后,驱动IC价格曲线首次出现明显筑底信号。
在全球5G网络部署与边缘计算需求井喷的背景下,易飞扬创新推出基于O波段的100G QSFP28 DWDM光模块,直击城域网络升级痛点。该产品通过零色散传输架构与硅光集成技术,突破传统C波段方案在中短距场景下的性能瓶颈,以低于3.5W的功耗实现30km无补偿传输,同时兼容开放光网络架构。据行业测算,其部署成本较同类方案降低40%,为5G前传、分布式AI算力互联及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或将成为运营商边缘网络改造的关键技术引擎。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欧盟新电池法规(EU 2023/1542)的驱动下,旭化成微电子(AKM)于2025年2月正式量产AP4413系列充电控制IC,以52nA超低功耗、94.8%充电效率及多电压适配等核心技术,重新定义小型设备供电逻辑。该产品通过电容器预充电机制破解完全放电恢复难题,并凭借动态电压调节算法兼容光能、振动等微瓦级能源输入,显著优于TI、ADI等国际竞品。面对国产替代窗口期,AP4413依托BCD工艺与专利壁垒抢占先机,有望在智能家居、工业传感等千亿级市场替代传统一次性电池方案,成为环保供电赛道的标杆级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的领军者,贸泽电子始终以"技术赋能创新"为核心战略,通过构建覆盖1200余家原厂的供应链网络,为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智慧农业等前沿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新增物料突破8,000项,其中多项产品体现了行业技术演进的三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