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6 阅读量:851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进入5月,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商有台积电、三星、联电、中芯国际四家传出涨价消息。
台积电:传全面调涨晶圆代工价格5-8%
据外媒消息报道,台积电5月10日与客户提前开展2023年订单会议,并告知2023年1月起将再次全面调涨先进与成熟制程代工价格,按客户、产品与订单规模不同,涨幅约5-8%。
报道引用知情人士消息指出,台积电涨价原因是通膨担忧的压力、成本上涨,以及其自身大规模扩产计划。台积电希望藉此以帮助缓解全球供应短缺的问题。
供应链消息显示,这是台积电半年时间内的第二次涨价。2021年8月,台积电就曾宣布全线涨价,其中先进制程涨价约10%,成熟制程涨价约在10-20%。据悉,这是台积电十年来最大的提价。彼时台积电还表示,在其IC设计客户的产品进入量产且过程顺利进行后,将停止其每个季度为IC设计客户降价的做法。
台积电去年公开了其大规模扩产计划,官方表示到2023年将斥资1,000亿美元来增加产能。该计划仅在今年就将花费400亿至44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
扩产计划的顺利实施来自良好收益以及对未来收入预期的积极研判。据台积电Q1季度财报显示,营收为4910亿元新台币(约175.7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了36.0%,较前一季则增加了11.6%。由于成本改善,台积电第一季毛利率达55.6%,环比上升2.9个百分点。
台积电总裁魏哲家于4月法人说明会中曾说,今年产能维持紧绷,不会调降代工价格。台积电认为长期毛利率达53%以上的目标可以实现。
三星:整体涨价幅度或达15-20%
据《彭博社》报道,目前三星正在与客户谈判,预计2022年将对晶圆代工费用涨价20%,以应对不断上涨的材料和物流成本。
彭博社报道称,整体提价幅度大约在15—20%之间,具体幅度取决于代工芯片的复杂程度,传统制程芯片涨幅会更大。新的定价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实施,三星已经完成了与一些客户的磋商,但仍在与其他客户进行讨论。
对于涨价消息,三星目前拒绝评论。
去年,三星一直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定价策略。今年在高通胀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其代工价格上涨也在意料之中。
据悉,三星今年晶圆代工业务创新高。据三星电子最新财报显示,三星Q1季度营收为77.78万亿韩元(约合613.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5.39万亿韩元增长19%。其中,负责芯片业务的半导体(DS)部门第一季度营收为26.87万亿韩元(约合212.0亿美元),同比增长39%;而运营利润8.45万亿韩元(约合66.7亿美元),同比增长151.5%。
对此,三星高级副总裁兼代工市场和战略团队负责人Kang Moon-sooo在一季度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三星的芯片代工业务将在未来几年继续改善。“如果你看看我们未来五年的订单,订单总量大约是我们上一年收入的八倍,”Kang Moon-soo补充说。
联电:涨价幅度约为4%
此外,业界消息显示,另一家晶圆代工大厂联电也计划在2022年第二季进行新一轮的涨价,涨价幅度约为4%。
在4月底的法说会上,联电总经理王石就曾表示,2022年一季度联电的产能利用率达到100%满载,预计接下来第二季也持续维持100%,整体产能季增约4.5%。产品平均售价扬升3%至4%,毛利率达45%。
联电自2021年以来便逐步提价。据台媒此前报道,2021年11月,联电表示调升长约客户报价,将在2022年元月起生效。2021年12月末,联电再度发出涨价通知,在2022年三月起调升全品项晶圆代工报价,涨幅约5-10%。
近日联电公布了Q1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联电一季度营收为634.2亿元新台币(约22.2亿美元),同比增长34.7%,环比增长7.3%;归属母公司净利为198.1亿元新台币(约6.92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35.2%;毛利率季增4.3个百分点达43.4%,较去年同期增加16.9个百分点。
联电指出,虽然PC、NB、智能手机等特定应用需求转弱,但车用、工业、网通、云端运算等需求仍吃紧,预计今年晶圆代工业者成长将超过20%。
中芯国际:与客户协商调价
面对台积电、三星、联电的接连涨价情况,近日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在Q1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也谈到了公司的代工涨价问题。
中芯国际CEO赵海军表示,目前“各方面都在涨价,涨价幅度大的原材料甚至价格超过30%”,综合来看,这些物料的涨价至少会蚕食掉中芯国际10%的毛利率,高成本对业绩的蚕食尤其会在2022年体现,因为2021年所用材料仍是涨价前的一批。
但是,在涨价这件事上,“我们跟同行状况不完全一样”。赵海军表示,中芯国际也在与客户协商调价,但并没有宣布要统一涨价。中芯国际的原则还是跟客户友好协商,然后考虑到长远的战略合作。因为公司产能增长很快,我们要长久地跟有发展潜力的客户一起做,客户也要盈利,有足够的资金投资新产品和新研发,这样才能取得长远的共赢,而不是短期看谁赚到更多。
中芯国际Q1财报显示营收为18.4亿美元,环比增长16.6%,同比增长66.9%。毛利7.5亿美元,环比增长35.7%,同比增长200%。毛利率40.7%,超过了业绩指引。据悉,中芯国际今年全年的计划资本开支约为320.5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持续推进老厂扩建及三个新厂项目。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2025年4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历史性突破,彰显其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下一季度收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飙升126.56%。这一业绩表现得益于其“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下各板块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