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公司零部件交付延迟,导致半导体设备交付难度加大

发布时间:2022-06-1 阅读量:1256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半导体

 

半导体设备公司面临“幸福的烦恼”。芯片制造厂纷纷扩产,设备公司订单增多。但受全球供应链紧张及疫情影响,零部件交付周期一再延长,导致半导体设备交付难度加大。  

 

“海外零部件厂商会优先保障本地设备厂商,国内设备厂商只能想办法多下订单,争取多拿一些货。”半导体设备产业资深人士李明(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1 订单饱满

 

“目前公司在手订单较为充足,生产经营正常,预计上半年业绩将保持增长。”北方华创副总裁、董秘王晓宁近日表示。  

 

北方华创是国内综合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产品主要服务于国内主流半导体企业的成熟制程。2021年年底,公司合同负债增至50.46亿元,较期初增长66%。  

 

国内刻蚀机设备龙头中微公司2021年新签订单41.3亿元,同比增长90.5%。公司的CCP刻蚀设备已批量应用于国内外一线客户的集成电路生产线。  

 

今年一季度,万业企业控股子公司凯世通累计新增集成电路设备订单超6.80亿元,包含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低能大束流超低温离子注入机。离子注入机为集成电路前道四大核心设备之一,研制难度极大,长期被海外设备厂商垄断。  

 

“公司产品需求强劲,二季度和三季度的产能已排满,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的产能也很紧俏。”国内清洗设备龙头盛美上海近期表示。公司合同负债从2021年年初的0.86亿元增至2022年一季度末的4.43亿元。  

 

目前,拓荆科技在手订单饱满,公司合同负债已从2021年年初的1.34亿元增至2022年一季度末的7.80亿元。拓荆科技是国内唯一一家产业化应用的集成电路PECVD、SACVD设备厂商。  

 

全球半导体短缺和芯片制造厂的持续投资,刺激半导体设备行业加快发展。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预计,2022年全球晶圆设备支出将再创新高至1070亿美元,同比增长18%。  

 

“国内晶圆厂和存储厂采购本土设备的趋势明显,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业绩增长确定性高。”某头部券商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表示。  

 

2 交付延迟

 

供应紧张蔓延到零部件端。全球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应用材料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由于零部件供应延迟,应用材料2022财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额减少了1.5亿美元。  

 

李明说,“海外零部件厂商供应延迟既有疫情因素,也有‘缺芯’带来的连锁反应。开关、控制器等零部件也需要芯片,芯片短缺会影响到零部件的交付。同时,部分零部件厂商不急于扩大产能,因为担心未来产能过剩。即使扩产,也需要一定时间,同时会面临人工短缺等问题。”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交付周期普遍延长,短则数月,长则半年以上。盛美上海表示,“海外零部件的采购以及向海外发货都受到疫情影响。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预计后续影响会逐步减小。”


相关资讯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下)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上)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3点区分TCXO温补晶振与OCXO恒温晶振

电路板中常用到恒温与温补这两种晶振,恒温晶振与温补晶振都属于晶体振荡器,既有源晶振,所以组成的振荡电路都需要电源加入才能工作

体积缩小58%!Vishay发布185℃耐受汽车级TVS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

SK海力士突破6层EUV光刻技术,1c DRAM制程引领高性能内存新时代

韩国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近日在DRAM制造领域实现重大技术飞跃。据ZDNet Korea报道,该公司首次在其1c制程节点中成功应用6层EUV(极紫外)光刻技术,显著提升了DDR5与HBM(高带宽内存)产品的性能、密度及良率,进一步巩固其在先进内存市场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