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姿丰将于10月初与台积电、日月光、ABF三雄等主要供应商会面

发布时间:2022-09-22 阅读量:658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疫情之前,苏姿丰每年都会亲自来中国台湾参与COMPUTEX,也曾就N3E先进工艺以及半导体封装和测试(SAT)的产能问题与相关厂商进行谈判,但受疫情影响,苏姿丰及其经营团队已有3年未能到访,期间皆以线上方式交流,但效果远不及实地来访。先前英特尔执行长Pat Gelsinger等多位高层也原定于8月底会见台积电等重要合作伙伴,同样由于疫情干扰而将行程暂延至11月。  

 

据悉,本次苏姿丰亲自拜访台积电,还包括各部门主管等团队数十人,一周行程满档,与台积电的谈判将包括与台积电总裁魏哲家等高层商讨现有订单规划,以及2024年后在23纳米制程的合作细节,以及先进封装合作进度。  

 

除了会见台积电之外,他们还将拜访日月光、ABF三雄及宏碁、华硕、祥硕等半导体、电子相关厂商。先前由于ABF短缺,AMD曾大幅增加对ABF三雄的采购订单,大举包下数年产能,但目前随着需求回落,具体扩产与订单规模是否修正亦受关注。此外AMD与华硕的合作关系也甚为紧密,也将全力稳固订单,防堵英特尔抢回流失版图。

 

由于英伟达新一代RTX 40系列也采用台积电的先进制程,并且已经预定了3纳米制程产能;英特尔则除成熟制程外,对台积电7纳米以下制程追加订单,在3纳米合作更是备受关注。  

 

要知道,AMD近年发展势头正猛,台积电7纳米以下制程为AMD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但只依赖台积电的先进制程有可能会导致公司面临的风险越来越高,虽然台积电有着专业的代工服务,但随着先进制程与先进封装导入,若产能分配受限,自身无法准确掌握,就可能严重冲击营运表现,因此,AMD必须确认在台积电的中心地位,了解先进制程与先进封装进度与产能分配,规划投片与量产最佳契合时间点。同时AMD也在与已进入3纳米GAA制程的三星有所比较,进一步了解代工价格与分散风险,或许也会考虑与三星合作做两手准备。

 

AMD

 

AMD近年来在HPC领域奋起直追,与英特尔持续在数据中心芯片领域较劲,也与GPU龙头英伟达分庭抗礼。AMD更是率先采用台积电、日月光等多家厂商的先进制程、先进封测技术。比如晶圆级3D小芯片(Chiplet)、混合键合(Hybrid Bond)、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an-out)等。

 

在高端晶圆测试、成品测试部分,也无惧顶级芯片可能带来的“烧针”问题,大量向测试业采购,并且几乎是从研发端就展开与中国台湾厂商进行的高定制化合作。AMD的高端测试主要由矽品完成,IC测试基座(Socket)则由颖崴等高定制化产品支持,包括成品测试(FT)、系统级测试(SLT)Socket订单都持续以中国台湾厂商为主力。英伟达则主要由京元电子进行成品测试,探针卡由精测、颖崴、旺矽等分食。

 

AMD服务器HPC芯片的MI系列,最初由台积电CoWoS代工,近期的MI200系列订单交给了日月光,后续新产品则又将回到台积电。不过,由于HPC领域持续推陈出新,日月光与旗下矽品正积极争取再下一代先进封装技术。  

 

据悉,矽品针对台积电的晶圆级先进封装3D Fabric平台,已经有一系列载板封装技术可以对应,并提供较佳的成本竞争力。如台积电的InFO_3D针对智能手机与HPC的两层SoC 3D堆叠,矽品的FO-EB-T(with TSV) 也可提供服务,主要透过RDL作为中介3D封装。

 

尽管在2022年PC市场面临库存调整,游戏机主芯片虽然相对稳健但规模较小,然而HPC、服务器、AI芯片的中长期成长趋势明确,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台湾半导体供应链也曾表示看好HPC成长动能。其他龙头多采取保守稳健的态度,AMD表现出来的则是对于最先进半导体技术的渴求,它也可能持续带领供应体系共同推进。

 

中国台湾半导体相关厂商表示不对单一客户、特定厂商状况等,做出公开评论。AMD亦未给与置评。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相关资讯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解析:逆势增长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边缘计算新引擎:瑞芯微RV1126B四大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半导体IP巨头Arm:季度营收破12亿,AI生态布局能否撑起估值泡沫?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Arrow Lake的突破:混合架构与先进封装的协同进化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